《靜坐引導》

2016.06.19

朱倍賢 主講

简体版


今天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練習。先講坐姿,有幾個大原則,請大家參考:

第一、是「端身正意」。「端身」就是讓脊椎保持端正。感覺一下,脊椎是不是一層、一層堆砌上去的。好像是蓋高樓大廈一樣,每一層都是上一層的基礎,所以,整個大樓非常穩固。

第二、在靜坐時,動作會慢慢趨於減少。但是,不要一開始就以這樣的目標前進,否則會變得傾向於壓制自己的活動。若壓制的話,身體容易覺得疼痛。最好的方式是,提醒自己整個打坐過程,甚至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都一直有細微的動作,在進行著。我們作一個簡單的實驗:刻意地以盆骨作為平衡的軸心,身體往前往後,自由地擺動,一邊擺動,一邊配合著呼吸;往前吸氣,配合吸氣的時間,決定往前的時間長短;吐氣時往後……身體往前時,感覺脊椎是被拉長、延伸的;吐氣往後時,感覺脊椎回歸到它休憩的位置。往前的時候,胸腔開展起來、延伸,讓氣流充分進入身體;往後吐氣,讓身體回歸到休息狀態。

這樣一開始很誇張的動作,可以慢慢地越做越不那麼誇張,變得比較微細一點,微細到不用刻意再調身體了。會發現呼吸自然地膨脹跟收縮的過程,自然而然隱約地讓脊椎延伸一點點、胸腔打開;吐氣時,剛剛延伸、拉展的脊椎,回歸到休息、放鬆的狀態。一個鍛鍊坐姿的方式,是提醒自己:要在這搖擺間,找到平衡;一個是吸氣時,儘量把脊椎伸展,sitting taller,坐姿看起來特別高;吐氣時,深度放鬆,把體重交托給地心引力。

如果我們身體姿勢不正、歪斜駝背,地心引力會是阻礙,使我們必須花很大力氣把身體頂起來。像一般禪修者的坐姿,其胸腔是被壓制的。坐久的話,因地心引力一直拉著身體,肌肉必須跟地心引力抵抗著,所以,會浪費很多沒必要的力氣,也容易造成痠痛感。

若坐姿端正,因脊椎端正、胸腔打開,所以,當地心引力把上半身吸下來的時候,會讓你坐得更穩,地心引力反而成為「助緣」,而不是障礙。跟高樓大廈一樣,因為有地心引力而「坐」得更穩了,若沒地心引力反而糟糕!用這樣的角度去感覺。

再來,另一個搖擺端,是呼氣放鬆身體,把身體交托給地心引力。這是靜坐開始調身時,可以參考的方式。在整個靜坐過程,留意著微微、不斷在進行的這樣搖擺的動作;不斷在進行的膨脹跟收縮動作,所以,身體是一直處在被按摩的狀態中,而不是僵硬的。是一直、一直在適(順)應著膨脹跟收縮的擺幅。其中一個交替微微擺動的方式是:脊椎伸展,與放鬆身體交托給地心引力。

一開始定力未開展,還沒有體會到身心被深的定力滲透、包圍、保護,自然而然的舒暢、柔軟、凝定,那麼就先用這樣的方法,允許自己把整個坐姿,把注意力放在身體的膨脹收縮。

再者,另一個要點:儘量讓膝蓋、小腿低於盆骨。如果做不到,膝蓋會翹起來,怎麼辦?可以想辦法調整,其中一種方式,是把坐墊墊高,可用毛巾墊高,起碼要讓盆骨高於膝蓋;若盆骨低於膝蓋或小腿,則幾乎無可避免,腿會痠麻、疼痛。若盆骨高於膝蓋、小腿,則自然而然讓脊椎隱隱約約往上提起,在吸氣的時候,胸腔容易充分地開展起來。反之,則開展的程度就沒那麼大。不是故意用力挺起來的,而是當盆骨抬高之後,承載著脊椎,自然而然就會提升起來,脊椎提升起來,胸腔就容易打開。

如果傳統盤腿的坐姿,讓你不習慣,造成你的困擾的話,可考慮以下做法:一開始的時候,不要那麼在乎坐姿。可以先坐在椅子上,或以跪坐的方法。跪坐時,把蒲團豎起來,坐在上面,小腿在大腿底下。因為臀部被蒲團墊高,所以,這種坐姿跟日本傳統的跪坐不一樣。日本傳統跪坐的問題,在於把體重都壓在小腿上,腿很容易痠麻,氣血不易通暢。若墊一個坐墊把上半身部分重量撐著,大腿就不會直接壓著小腿,小腿只是收在大腿下方。上半身也是一樣,胸腔打開來,脊椎在吸氣時會伸展。

當然每一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有的人受過傷,就依各自情況調整。基本上的大原則,就是要能舒適,不要造成傷害。隨著定力的提昇,會發現很容易用定力,讓身體深度的柔軟。在細部的地方,不斷、不斷地,一出現隱隱約約的緊或僵硬,即痠麻發生的先兆之前,已經被喜樂感所浸入、滲透,所以,不會像滾雪球般,演變成很不舒服的感覺。

花一點時間調整坐姿。嚴格地講,坐姿是沒有固定的狀況,是一直處在運動的狀態,可以在運動狀態中一直調整。利用這個時間觀察身體的觸感,讓這樣的坐姿,呈現的觸感是一種「打開」的感覺、平衡穩健的感覺、精神飽滿的感覺、鬥志高昂的感覺、容易幫助自己深度放鬆的感覺。

練習讓吸氣進來時,脊椎隱約地延伸,感覺更充分地讓氧氣滋潤著身體。吐氣時,深度放鬆,把身體交托給地心引力。也可以不要這樣交替進行,而是單只注意吸氣或呼氣:吸氣時,脊椎是怎麼延伸、如何讓身體飽滿;吐氣時,就像是休息的時候。或者,相反過來,專門只注意吐氣時,怎樣深度的放鬆;吸氣時,就是休息。

隨著身心沉澱、舒暢,漸漸把注意力從坐姿轉到禪修主題。或是,整座都是在留意坐姿的微調,也不失為一種身念處的鍛鍊。

總之,看怎樣的呼吸,能讓身體舒服。品味到,坐在這裡不是僵硬的、不是卡在這裡,而是乘風逐浪、正在被按摩的,隨時都有微調的空間。留意於,要怎樣去回應這些波浪;吸氣的波浪來了,要怎樣隱隱約約回應這樣的波浪;吐氣的波浪,要怎樣微調內在,順應、乘坐這個波浪。

接著講第二部分,這個部分與「色界禪」有關。「色」指的是身體內在的觸感。像現在你在這裡,把注意力放在手掌上,安靜地去感覺手掌,應該可以感覺到有酥麻感、電流般的感覺、水流的感覺、微微的暖意……等等,這就是觸感。我們的身體內外很多地方,隱藏著這樣的觸感。當注意力是放在感覺這些觸感,充分感覺觸感時,心就不會忙碌地追著過去、未來,而是跟當下相處。這是定力要發生時,最基礎的積木。大部分「色界」的定力,都是建基於這樣的觸感。讓心融入在這樣的觸感,或調整這樣的觸感過程裡,這就是一種定力。

現在試著把注意力,自由放到身體其它的地方,像玩遊戲般。去發現身體不同部位,隱藏著很多觸感;例如,觀察皮膚是怎麼接觸空氣、衣服。

如果放鬆、安靜地允許這些觸感發生,會發現觸感是個流動狀態,此起彼落,難以捉摸。身體的上下裡外,不斷地在呈現各式各樣的觸感。這些觸感的統合,賦予我們身體當下的感覺。不要強迫觸感發生、消滅。抱著允許觸感發生的態度,是什麼就是什麼,不用刻意想擠迫、變出一些特殊的感覺出來。

實際上只要留意,就會發現身體一直都有觸感的,不會沒觸感可觀察。許多細膩的觸感,此起彼落,發生在不同的部位。或者,同時觀察全身所呈現出來的通體觸感。不需要分析、不需用力盯,只要清醒、覺知,就可以感受得到這些觸感。

如果這些觸感此起彼落,讓你覺得不容易安定,其中一個做法是:把注意力的範圍稍微縮小一些,但也不要縮得太小。好比說,觀察身軀、胸腔、肺部這些既定區域。觀察在該區域波浪運動所生的觸感。不管呼吸的速度多快、多慢,都沒有關係,調成自然省力、舒服的。以身軀的部分舉例:吸氣時,胸腔打開、脊椎延伸的觸感;呼氣放鬆,脊椎回到它休憩時的觸感。

再以肺部的部分舉例:膨脹收縮,造成你內在的牆壁,跟不斷改變的氣壓接觸。吸氣時,氣壓增大,感覺在擠壓著內在的牆壁,可能是隱隱約約的;吐氣時,這個擠壓、推力,稍緩、消失,那是另一種觸感。

總而言之,最小的觀察單位,最好不要小於像胸腔、腹部這樣的範圍。因為我們接下來的練習,必須透過瞭解當下的運動而達成。如果心鎖在一個小地方,就不容易檢驗那些會影響身心經驗品質的動作。

不管你的注意力要放到哪種上述的範圍,另一個要點是:不要用力地鑽,不要皺著眉頭,不要死盯著。放鬆、開放~只需放鬆、清醒,讓觸感自己呈現出來。不用追著它們跑。呈現出來多少就是多少。

應對、調整、隨順著 來的波浪和去的波浪。當下是如何迎接面對這些波浪,怎樣乘坐這些波浪,不斷在對應著、調整著。呼跟吸的波浪來了,身體是如何地順應,像漂在海上的水母般,懂得如何隨波逐流,適應著來了、去了的波浪。

儘量讓紛亂思考的心、容易跑到過去未來、不同故事情節、飢渴不安的心擱置下來。輕鬆、全然地融入於「觸」。注意力留意在「觸」的範圍,感覺是更輕鬆、省力的,更直接可以觀察到當下的動作。

剛剛所講的這些,都只是一個參考的模式。留意看看,當你把身心套進這個方程式時,有沒有隱約地憋氣、造成緊繃。提醒自己:沒有百分之百對的;允許自己去探索、調整、實驗。

可嘗試專門注意,吸氣的時候,身體的擴張、脊椎的延伸,或胸腔裡面氣壓在擠迫、推壓牆壁的滋味。也可以專門留意,吐氣時,身心放鬆,推壓的壓力,消失減緩的過程。或者把這兩者當成一個延續的系列看待,氣壓不斷地在改變著它推拿的力道。

吸氣時,身體的膨脹、脊椎的延伸,不用很誇張的,自己去調整,怎樣程度的擴張、延伸、拉長,才是舒服省力的。

專心地覺察,身體的延伸、放鬆交替的過程,所呈現出來不同的觸感。或觀察內在的牆壁,怎樣被氣壓所按摩。氣壓在推、擠,然後消失、減緩…過程中出現不同的觸感,允許它們發生。胸腔~內在的牆壁,剛剛推擠的壓力消失了,取而代之可能有漣漪的感覺;或者是脊椎在延伸的時候,有一種隱約的能量,竄流全身的感覺,或竄流身體某一部分的感覺。

身體從延伸、脊椎拉長,又回復到休憩,知道整個過程正在呈現的觸感。

(靜坐結束)


【回向文】

我是生命的同情者,

堪作諸有情的善友。

願我遠離敵意、害意,

常住於沒有敵人、無可限量的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