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报告

透明梦柯登山报告

透明梦柯登山报告

一、山峰简介:

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雪山是祁连山的中断块而成的一个完整的小山地。其北为昌马盆地,东界疏勒河峡谷,南临野马河谷地,西至公岔达阪山口。长88公里,宽20至30公里,山地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大雪山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5483米,是祁连山北端最高的山体,由于大雪山地处西北气流直下的要冲,高山降水丰富。大雪山共有冰川203条,面积159.4平方公里。大雪山的老虎沟地区共有冰川44条,面积54.3平方公里。老虎沟内的12号冰川,长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是祁连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

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于1959年被中国科学院高山冰川研究站的专家们发现。“透明梦柯”是蒙古语,意为高大宽广的大雪山。祁连山区大雪山北坡老虎沟内的透明梦柯冰川,属于极大陆型的双支山谷冰川,有宽大的粒雪积累区。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东峰)海拔5483米。

二、攀登人员:(6人成行)

丫丫(太白3767,冬季小五一次,攀岩2)队长

北树(大五台3000,冬季小五一次,攀岩1) 攀登队长

十足(女)(大五台3000,无冬季经验,攀岩1.5) 后勤队长

狗狗(太白3767,无冬季经验,攀岩1,医生)队医

小闲(西藏多雄拉山口4221,无冬季经验,攀岩2)

阿萨(女)(小五2882,冬季小五,攀岩1)

(括号内表示攀登过的最高海拔,冬季经验,攀岩经验)

成行的六人均无雪山经验,从最高海拔方面,大多停留在4000以下,且狗狗在太白有高反。

三人没有冬季出行经验,事实证明我们在高山营地和高山作息上有很严重的问题,这成为我们未能完成攀登的主要原因。

由于未到达需要运用技术装备的区域,所以攀岩和技术经验的缺乏并没有体现出来。

三、活动行程安排:

D0(9.26)丫丫、小闲前队出发T69

D1(9.27)前队在火车上,后队出发

D2(9.28)凌晨前队抵达柳园,辗转至瓜州,住宿。前队安排好后队包车和住宿,前往石包城住宿。

后队火车

D3(9.29)凌晨后队抵达柳园,转至瓜州,住宿。上午包车从瓜州出发至石包城带上前队,寄存物品,并进入透明梦柯,下午到达BC。全队宿BC。

D4(9.30)BC出发,完成BC至C1的攀登,扎营在C1(4755)

D5(10.1)C1至东峰Top并折回C1,宿C1

D6(10.2)C1下撤至BC,并包车回瓜州,宿瓜州

D7(10.3)北树、十足凌晨T70返回,其余人继续游览,雪山之行结束。

四、装备:

雪山装备和用品清单 by 丫丫

————————————————————

头灯(满电)

雪套

保温壶(0.75L)

墨镜

防潮垫

登山杖2根

羽绒睡袋

大登山包70L

冲顶包35L

羽绒服

冲锋衣

冲锋裤

抓绒衣

薄毛裤

速干长袖

速干T恤2

速干裤

防水手套

毛线帽

头巾

围巾

遮阳帽

棉T恤2

普通裤

指南针

coolmax袜子3

普通袜子3

GTX登山鞋

内衣裤3

——————————————

本科学生证

身份证

银行卡

现金若干(卡加现金有4000左右)

铅笔

小本子

手机(备用电池一块,充电器)

小相机(备用电池2)

单反相机(充电器,镜头)

湿纸巾1包

面巾纸20包。

热帖 5大 4小

护膝一对

勺子

筷子

防晒霜

唇膏

口香糖

塑料袋8个

红景天(泡水喝)

能量合剂(狗狗给的)

云南白药膏药三帖

眼药膏

———————————————

个人技术装备

*安全带---1

*头盔--1

*十齿以上冰爪---1

*大冰镐---1

*主锁---2

*扁带---2

*辅绳---3

*下降器(8字,atc等)---1

公用技术装备

冰锥5个

高山帐2个

主绳:50米

直门锁(小锁):20个

透明梦柯旗帜,南开大学登山队旗帜各一面

共用露营装备

炉头 4个

气罐:7个

套锅:两套

药包:

GPS:2个(备用电池)

大手台:2个(备用电池)

五、登山过程:

D0(9.26)和小闲辗转上车,终于把气罐带上了火车,心中踏实。车上看书聊天,当夜硬座辗转没睡好。

D1(9.27)下午补到卧铺,睡了两个小时,聊天,晚上继续睡。路过兰州时,买的黄河啤酒,真好喝。

D2(9.28)凌晨抵达柳园,出站后发现可以联网售票。和人拼车至瓜州,戈壁群星灿烂。宿工贸小宾馆,第二日安排好后队包车(文师傅,13679395090,瓜州——BC来回接送各一次共1200元)和住宿,我和小闲前往榆林窟游玩,在榆林窟睡觉并参观,后搭车至石包城住宿。

D3(9.29)清晨在石包城湿地走了个环线,看到成群的野鸭在河流上飞翔,我鞋子进水了,晒干的时候躺在草地上很舒服。中午和后队会合,寄存好非登山物品,随着车离开石包城,出了石包城到达环境保护站时受阻,我预先知道这里可能会拦车收费,可是没想到这次连钱都不收,死活就是不让过。队员都很焦急,我到处打电话求助。耽误了一个多小时,万般无奈之下我给曾经通过电话的一个肃北县干部打了手机,他立刻答应帮忙,全队欣喜振奋。问题解决继续上路,心中无限感激。后得知这位康叔叔是肃北县马鬃山镇党委书记。一路风光壮美,随后到达BC。和文师傅合影,全队宿BC。当夜北树身体不适,吐了一次。阿sa萎靡不振,我和十足比较兴奋,狗狗、小闲状态正常。在BC还算能吃些东西。得知同行队伍有:西安极星队伍,分两批共20余人。新疆西盟户外,一批30余人,此外还有内蒙六人组合,以及我们。此外,我们的行程安排整体上比大多数队伍都早一天。同时发现有中科院的研究生在透明梦柯进行冰川演变研究,他们住在BC附近,每隔几天就要上下冰川数次。

D4(9.30)早上起晚,八点才陆续起床,烧水,煮早餐缓慢。北树、阿sa、小闲同帐篷,收拾东西很慢。丫丫、十足、狗狗帐情况略好。耽误到10点多才出发。一路沿冰塔林前进,有2-3人的脚印,沿脚印走,雪不实,开路较费力。公用绳子轮流背,丫丫开始。狗狗继续,后因实在太重,改为三人结组行进:北树,十足,丫丫。小闲开路,阿萨随后,结组三人后是狗狗跟随,至晚5点到达海拔4755m(同行西安极星队伍和晕晕狼队伍曾经的C1),阳光已经被山体遮挡,决定扎营。

阿sa、十足、狗狗、北树、小闲状态差。当晚大家都未进食,丫丫帐烧了少量水,大家喝水后睡觉。我当夜多梦,冻得浑身哆嗦,辗转反侧,口干舌燥,很不舒服。

D5(10.1)早上九点醒来。我状态不错,十足状态完全恢复,狗狗仍旧稍有头疼,北树吃药后恢复,阿sa状态仍不好。小闲在帐篷中一直未出来,他最终决定留守C1。大家收拾得很慢,烧了少量水,带了些干粮。我背上绳子,和十足狗狗在11点时出发。北树,阿sa在11点半出发。一路沿脚印向正南走,直至明显偏离东北山脊攀登路线。两队会合,开始结组行走。丫丫先开路,很缓慢,雪地无脚印,行走异常累。后改为北树开路,速度快了很多,我过于担心冰裂缝,走三步便拿冰镐用力探扎。全队在保护中依次通过最为明显的一条裂缝,大约半米宽。此时已经2点,海拔4900多。全队决定4点为登顶关门时间。解开结组,争取让有能力的人到达更高的海拔。北树和阿sa向前冲了半个小时,我、狗狗、十足都觉得动力不足,所剩时间已经无法登顶。北树一路向前冲到达5022m。此时三点一刻左右,天气转坏,黑云开始在东峰附近堆积,天上飘雪,风大。我决定提前下撤。全队折返。一路下撤至营地。我状态很不好,不愿意动,不说话,不喝水不吃饭,头痛恶心,一天未进食。狗狗十足状态尚可,睡下后三个人玩猜迷游戏。后来干脆只猜武侠人物,在脑力游戏中昏昏睡着。北树打算第二天早起尝试再次冲顶,但无人响应。

D6(10.2)早晨九点醒来,我状态恢复,开始吃饭,似乎适应了4700m的高度。北树最终没有去冲顶,遗憾。小闲状态恢复,阿sa状态仍然不好。全队收拾营地,开始合影照相。昨天从我们帐篷旁边通过的队伍开始冲顶,我们则坐在C1静静收拾东西准备下撤。中午11点一刻,十足、丫丫、狗狗开始下撤,将近12点小闲、北树、阿sa下撤。十足一路狂奔,我在奋力追赶无果后,最终放弃,开始自己慢慢在冰原上走。碰上其他队伍的人,都问是不是登顶了,我只摇摇头。碰到跟随极星队伍的QQ(为北京中科院户外的头儿,此前通过电话),合影。一路上状态不错,心情也很平静。十足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下撤,我两个小时。小闲两个半小时,狗狗三个小时,阿sa和北树三个半小时。回到BC大家状态恢复了不少,行驶至一开阔干枯河道,景色壮阔,纷纷下车合影。后来手机有了信号,收发短信,车回瓜州。雪山至此便告一段落。

六、总结和反思

环境保护站的拦阻险些就断送了这次登山,幸亏机缘巧合碰到了福星,这种情况在预先调查时我已经听说了,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想着到时总能解决掉并进山的。妥善地解决方法是找家旅行社,让它们代办我们的进山、包车甚至回程票业务,这样虽然价格高些但比较稳妥。其他的几个队伍都是这样办的,但也比我们多花了不少钱。

缺乏对个人身体高山反应的认识和高山营地生活经验,雪地行进经验是我们这次未能登顶的最大问题。每个人在高海拔都会有反应:有些时候头很烫浑身冷;一整天没有吃饭,看到饭甚至还很恶心;躺在帐篷里面就不愿意动了,不出帐运动也不烧水煮饭。这些现象每个人都会经历,但个人情况有轻重差别。总体来说,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如果因为这些反应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怀疑,就会大为降低行动能力,严重影响行程安排。规律的高山营地生活是雪山攀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低海拔的普通户外活动时似乎并不起眼,晚起一会儿,晚走一会儿似乎也没差那么多时间。而这次我们的安排却完全被拖乱了。BC上升至C1那天,八点起床,十点出发就已经很说不过去了。第二天C1出发去Top时竟然十一点才出发。(我们C1原本就比计划4900m低了很多,如果按照计划应该早晨7点出发)这是造成无法登顶的最直接原因。没有阻雪板的条件下,平整的未经踩踏的雪地行走起来很费力,我们第一天对此确实很不适应,第二天稍好,第三天下撤时则是沿着大部队踩踏出来的大路。

冬季小五台的拉练对于爬雪山来说,看来是必须。这次队伍中,我和北树经历过冬季小五台。我们俩一致认为这次雪山攀登的天气非常好,即便是刮大风,无太阳时气温也比我们07年初冬季小五台要高。所以在寒冷方面我没有感觉太多不适。

装备方面,防水登山鞋在攀登雪山时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出发之前新买的GTX+V底的LA登山鞋,小闲和北树的鞋也是GTX防水,我们三个脚部感觉都不错,只略冷而已,没有进水迹象。十足、阿sa、狗狗的些都是sympatex防水,性能较弱一点,同时狗狗的鞋上山之前刚用胶补过。他们都有过明显不适的感觉,脚前部有水渗入。高山帐+1500g羽绒睡袋感觉很好,晚上不冷。这次在bc,其他队伍都搭建的是普通帐篷。以后可以考虑携带质量和性能优良的高山双人帐,重量会轻不少。

对攀爬山体地形和路线的熟悉程度不够。我们这次在这方面做的功课明显不足,细节考察上太过随意了。在BC行进至C1可以选择沿右侧山体一直横切,而不用走冰塔林。此外,C1建的过低。东北山脊上山点的选择有偏差,造成C1到Top部分路段走偏了很多。

还是犯了轻视山体的毛病。在到达BC当天晚上,从中科院的人员处得知体力好的人可以单日往返,便对此次攀登有了轻视。转日虽然晚起了很多,10点才出发,但也顺利从BC行进至C1,这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所以,登顶日早晨虽然出发已经很晚了,但似乎仍然是信心十足的。其实当时我们完全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从4755m将营地搬到4900m附近建C2,并在转天和其它队伍一起登顶。如果这样安排的话,以我们的体力,也完全可以在登顶之后下撤回BC。但当时我很盲目的做了出发登顶的决定,致使丧失了登顶的机会。

总体来说,这次透明梦柯之行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回忆。也证明了我们的攀登之旅还未停止。或许,就在明年,我们还会向更高的海拔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