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挪威連續殺人犯所述,台灣確實是個排斥多元文化主義的畸形民族主義國家
我相信這幾天下來藉由不同巴友的轉貼和心得討論,各位都已經對挪威殺人魔略知一二了,但是很遺憾在台灣新聞媒體錯誤的認知以及PTT等缺乏國際觀的鄉民討論影響之下,大家對於布里維克所說的話並沒有正確的理解。
報導中摘錄的段落:
被冷血殺人魔稱讚,台灣網友出現激烈反彈,多數人表示,台灣絕對不算民族國家,相反地還很接納外來文化,「這不過是殺人魔腦袋混亂的發言」;不過也有網友說,對國際社會來說,台灣的消息多與台海關係有關,是很容易讓人以為台灣是一個排外的國家。
圖片下方文字翻譯:
反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成功民族主義國家包含日本、南韓、台灣。這些國家不必被討論,否則你會被當成同情納粹的人並受到迫害。
事實上,從某些網友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他們到底有沒有足夠的國際觀。錯誤的認知與偏頗的理解,都是嚴重缺乏國際觀所造成的結果。倘若今天如此「稱讚」台灣的是某個全球知名人士或國際巨星,這些網友還會有一樣的反應嗎?
在徹底理解一段文字背後的含意之前,讀者必須逐一理解文章裡所有的關鍵名詞。因此我們必須先花費一些時間做解釋,才能夠繼續探討下去:
多元文化主義:
又被稱為多元文化政策,是多民族社會用以管理文化多元性的公共政策,它採取官方手段在一個國家內部強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寬容。
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是,移民團體應該保留自身的文化,並且同其他的文化和平地交流。相對於南美洲著名的文化熔爐一詞,多元文化主義又被稱為不同種族共存的文化馬賽克,或者文化色拉碗模式。
在世界範圍內,官方實施多元文化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
雙重國籍
政府支持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報紙、廣播電台和電視台
支持少數民族的假日和節慶活動
在學校、軍隊和社會各界接受民族傳統和宗教服飾
支持世界各國的文化和藝術活動
鼓勵少數民族在政治、教育和其他社會活動中有自己的代表
民族主義:
亦稱國族主義、國家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種族、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主張以民族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無從區分。開化的社會過去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韓國的民族意識和他們的自卑感一樣強烈,幾乎沒有左派與右派的分別可言。以國際事件為例,只要牽扯到國家層級的運動比賽,哪怕是裁判把黑的說成白的,也要讓自己人獲得勝利,寧可放棄國家精神也要爭一口氣,為的就是面子。相信這一點是有目共睹。
日本的排外意識在極右派人士身上最容易感受到,他們的中心思想是「大和精神」,違背大和精神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大部分台灣人到現在都還誤以為日本人非常羨慕白種人,所以也很歡迎白種人,其實完全不然。比起純粹的羨慕,日本人的心態更接近忌妒。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和白種人一樣優秀的能力」,而非「自己完全變成白種人」。如果店家行號不歡迎白種人或異國人士不會出法律問題的話,通常都會將不同人種列為拒絕往來戶,這種現象特別容易出現在風化場所。
可以舉出來的例子還有很多。總而言之,日本和韓國確實是相當排外又不喜好多元文化主義的民族主義國家。
接下來我們將焦點拉回這次要探討的主題 ── 台灣。
台灣真的是不接受多元文化主義的民族主義國家嗎?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布里維克的說法,但是布里維克會做出如此的判斷,是有原因的,而且也深刻地反映出歐美國家對台灣的國際觀點與歷史印象。
考察歷史事實後在影片中對許多不同哲學主義進行分析,布里維克雖然是個冷血殺人魔但並不是腦袋燒壞的瘋子,因此這些可不是他沒有意義的胡言亂語。其實他是個很聰明的思想家,只是和我完全相反,把深思熟慮的能力完全用在錯誤的地方,進一步導向極端的思考方向。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決定利用反面思考的方式,以對答的表現手法呈現出布里維克話中的真正涵義。
問題一:台灣不是民族國家吧?
回答一:台灣民眾的主要構成是擁有漢人血統的華人,而原住民和他國移民依然是少數族群,政府也施行了不少特別關照弱勢民族的政策。在歐美人士的觀點中,台灣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民族國家。
問題二:台灣不是民族主義國家吧?
回答二:不管是藍營或綠營的政治派系,都主張台灣是一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差別只在於支持的是「中華民國」或「台灣共和國」。這其實是極端民族主義中的種族分離主義的體現,而且應付中國大陸的相關問題時當局總是抱持著消極排外心態。對於歐美人士來說,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歷史淵源實在太過複雜又緊密,這樣的舉動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正在進行獨立運動的民族主義國家的典型反應。
只不過台灣人嚴重缺乏民族認知,與團結抗外相比更擅長惡性內鬥,遠遠不及其他民族主義國家的國民來得團結,所以是畸形民族主義國家。
問題三:台灣這麼多喜好日本文化的動漫愛好者、盲從韓國偶像的粉絲族群、偏好外國男人的年輕女性,不是早就已經接納了不同的外來文化嗎?
回答三:文化並不是難以解析的專有名詞,其實指的就是特定族群的生活方式。台灣政府的確貫徹了多元文化政策,但是問題是出在台灣民眾身上。不光只是接納不同文化圈的流行文化(藝術或食物)就可以了,因為那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應該接納包含宗教信仰與生活習慣在內的文化本質。將生活方式全部聚集起來,才是完整的文化。
我們會認為遠渡重洋來台灣工作的越南、泰國、菲律賓外勞和我們的台灣勞工一樣平等,都是以神聖的勞動換取報酬的勞工階級,完全不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嗎?對於有大量外勞集中的區域,我們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呢?做為一個種族平等主義者,我已經說不下去了。更諷刺的是,這些外籍勞工幾乎沒有做出任何會產生文化衝突的行為,卻總是受到不少歧視與差別待遇。
根本就沒有理解文化的本質,怎麼能自稱是贊同多元文化主義的國家呢?
其中台灣社會大眾對於伊斯蘭教的刻板印象與偏見,就是布里維克讚賞並且特別提及台灣的原因。別忘了他是一個非常憎恨多元文化主義、文化馬克思主義、伊斯蘭主義和舊納粹主義的極右派份子。
穆斯林最主要的五個力行信條之一,就是「有財富的人一定要濟貧、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幫助弱勢的人」,這個被穆斯林稱為「天課」的觀念是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人可以反駁的,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人卻只知道穆斯林不吃豬肉,甚至連「大部分穆斯林都是激進派恐怖份子」這種鬼話也說得出來。
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佛教和伊斯蘭教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夠接納不同種族的宗教。對穆斯林來說,只要都是穆斯林,放諸四海皆兄弟姐妹也。他們絕對不會認為哪些膚色的人比較高級或低級,可蘭經和哈里發聖訓都很忌諱他們抱持著這種錯誤的觀念。
其實他們的阿拉真主,只不過是希望他們能夠死得重如泰山。然而在台灣沒有多少人敢公開承認自己是穆斯林,原因也不必我詳加解釋了。
布里維克將台灣視為不支持多元文化主義的民族主義國家,主要來自於台灣民眾對於穆斯林的錯誤認知。我再強調一次,問題不是出在政府的政策上,而是人民對於不同文化的基本態度。
因為人民的態度,外國人很難融入台灣社會。只要是外國人,永遠都會被貼上標籤,無論是哪種膚色的人都一樣。不過在台灣對於不同民族的態度,有些地方與歐美的民族主義是不一樣的:
1.歐美的民族主義充滿自我優越感,台灣的畸形民族主義卻充滿自卑感。
2.歐美的民族主義是全部排斥的,但台灣人總是將白種人和日本人視為比自己高級的存在,其他國家或民族的人則全部加以鄙視。
台灣確實沒有什麼新納粹主義者,也幾乎找不到身為種族主義者的極右派份子,不過還是有一群人經常在貫徹極端民族主義,而且你我都對這群人非常熟悉,總是可以在新聞裡看見他們的身影。
在選舉時被政客拿來大做文章的外省人與本省人議題,其實就是極端民族主義的體現。製造族群對立本來就是極端民族主義者經常使用的手段,例如希特勒於德國成立的納粹黨,俄羅斯的光頭黨,以及美國的三K黨。這就是布里維克在圖片下方要求同志們盡量別討論這三個民族主義國家的原因。
相關學者說台灣人非常欠缺國際觀,然而主要原因並不是民眾的英語能力不夠好,而是人民缺乏主動關心國際事件的態度。
你根本沒辦法問身邊的人「請問你知道美國增加舉債上限會對台灣的經濟造成什麼影響嗎?」,你只能問「請問你知道美國要增加舉債上限嗎?」
或許這個問題太過深奧了,必須要具備經濟學相關的知識。那麼我們就換個更簡單的問題吧,「請問你知道美國公民身分証和綠卡的差別在哪裡嗎?」
公民身分證代表的是美國公民權,而綠卡只不過是外籍人士在美國的居留權,但總是沒幾個人可以正確的區分出兩者之間的差異,誤以為華裔美國公民拿的是綠卡。這就是嚴重缺乏國際觀所產生的笑話。
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自己上網查清楚了,更何況是與台灣經濟相關的國際議題?
打開電視新聞,除了再次看見今天PTT八卦板的討論串、LAG多時的YouTube影片,不然就是行車紀錄器拍到的驚險畫面。會造成這種情況,全是因為台灣的新聞媒體只會報導台灣人想看的新聞,而非台灣人必須看的國際新聞。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大洲的國家早就已經被一條名為「經濟」的麻繩全部綑在一起,台灣人根本無法完全置身事外。但是對國際事件漠不關心,抱持著「與我何干?」的消極態度,台灣民眾徹底展現出實行鎖國政策的民族主義國家的國民所擁有的不健全心態。
因為嚴重欠缺國際觀,台灣民眾只會被歐美社會的新聞媒體牽著鼻子走,單方面的被灌輸伊斯蘭主義等於恐怖主義的偏頗思想,而這正好就是自詡為「聖殿騎士」的殺人魔布里維克最期望的發展。
經由以上分析,我相信各位已經理解,布里維克與大多數歐美人士眼中的真正的台灣,其實是一個受到不同國際勢力圍繞,以其為舞台互相傾軋對抗,看似和平卻充滿內部動亂,極度缺乏與鄰近國家的政治交流,逐步與世界脫軌的民族主義國家。
在我的人生格言中的前面八個字正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歷史就是前車之鑑。這種國家的國力如果不夠強大,人民也毫無半點危機意識,最終下場往往是被鄰近的強大國家所併吞。
台灣到底有沒有被別人當成一個國家,其實不是當下最重要的問題。
真正重要的是,在被強大國家併吞之前,台灣會因為意識形態而分裂成多少個民族主義國家?
我在探討敗金公主的議題時就說過,台灣社會已經病入膏肓。這與我的美國公民身分無關,只是我懂得思考別人不思考的事情,才能夠看見其他人看不見的真相。
看完以上文章後,現在你還覺得「天龍國」三個字永遠都只會是網路上的玩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