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願景

桃園市中壢區興國國民小學型塑「學校願景」

壹、 學校願景:

培養「健康」、「快樂」、「進取」、「創新」的國家未來主人翁。

簡義:

健康:鍛鍊身體優質的適應能力。

快樂:涵詠樂觀向上的成長鬥志。

進取:培養努力不懈學習的能力。

創新:建立勇於接受挑戰的觀念。

其內涵詮釋如下:

(一)確立新世紀國民教育的目標、培育新世紀的國民:具有健康的身心、人文的素養、生活與學習的能力、寬廣的胸襟、鄉土的情懷及國際的視野。

(二)營造快樂、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提昇國民教育品質:處處可讀書、人人有書讀。

(三)以學生為主、共謀學校教育發展:學校的行政權、教師的專業自主權與家長的教育參與權三角鼎立與協調、三合一的校務運作、來強化學生的受教權共謀教育的發展

(四)結合社區、發展學校本位的特色:把握課程改革的重點與精神、規劃設計符合學校發展的活潑課程。

貳、 學校經營理念闡述:

廿一世紀是個民主化、多元化、國際化、科技化與資訊化的時化,世界各國為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取得競爭優勢,紛紛進行教育改革計劃。我國此次教育改革中,教育部在國民中小學推行「小班教學精神計劃」,以發揮「多元化、活潑化及適性化」的教學精神,提昇教學品質;並自九十學年度起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希望培養學生「帶得走的基本能力」,成為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有優質的校園文化、適性多元的學習環境、學生多元智能充分開發,孩子的智慧得以啟迪、情操得以涵詠、自信得以培養。則童年是綺麗的、人生是彩色的。基於以上之認知,學校應統整學校各項資源,並秉持下列三個理念來推動校務,冀提升學校效能達成學校願景。

(一)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學品質。

(二)創造有利學習環境,激發學習潛能。

(三)暢通社區參與管道,善用教育資源。

參、 確立學校教育目標:

現今世界發展趨勢,國際社會已然成形,因而必須積極進行教育改革,以激發個人潛能、促進社會進步、提高國家競爭力。由於課程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故須不斷檢討改進,方能創造更優質的學校文化與教育成果,促進國家發展。基於學校經營理念,希望達成下列目標:

(一)學生方面:

1. 養成心善、行正、有理、勤儉的人格;培養時時心懷感恩、事事替人設想、處處為人服務的人生觀。

2. 養成努力不懈的鬥志;培養主動積極、樂觀進取、盡力而為的人生觀。

(二)教師方面:

1. 鼓勵教師從事行動研究,發揮專業自主權,調整教學與評量策略;培養學童具備十大基本能力,以適應與改善未來社會環境之能力。

2. 以輔導取代管教,師長用親切、關愛、合理的態度來輔導學生,把每一個孩子都帶上來,不排斥、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以營造出相互關懷與勉勵之人際關係。

(三)學校、社區方面:

1. 加強教師專業知能的提昇,家長教育觀念的成長,社區溝通網的機構,班親文化的建立,塑造優質校園文化與特色,達成社區總體營造之目標。

2. 結合社會資源,營造安全有利於學習之校園環境。

肆、落實之相關措施:

「學校願景」之建立本以學生的學習成就為核心,提昇學生學力為首要任務。故要達成願景應整體規劃融入學校課程與教學,鼓勵多元學習;其次要加強親師合作、開放社區參與管道,結合社區資源共同發展。再則協助學校老師專業成長奉獻教育,以學校教育目標為依歸,循以上之理念應是落實達成願景之正途。而具體措施如:審慎周延訂定學校課程計畫、重視獎勵學生與榮譽制度、實施教師專業成長計畫、落實班級經營計畫、實施日常生活實踐指導、配合各項教學與藝文活動…等。



願 景 健康、快樂、進取、創新 (2001.9)

 

健康:鍛錬身體優質的適應能力。

快樂:涵詠樂觀向上的成長鬥志。

進取:培養努力不懈學習的能力。

創新:建立勇於接受挑戰的觀念。

圖騰

精 神良師興國、更高更遠 (2004.11)

校 徽

視覺意義:

  1. 「圓」:象徵圓融、全方位、國際視野的教育宏觀。

  2. 「鷺鷥」:創校之前所在地為鷺鷥田園,象徵「飲水思源」;振翅起飛的鷺鷥象徵「自由人文與關懷自然環境的精神」,發揮學生潛能,飛得更高、更遠的進 取意志。

  3. 「綠色大地」:象徵「鷺鷥生長的綠色田園」,意即「社區環境」是培育幼苗成長的園地,是學生展現自我,邁向成功的基石。

  4. 「橄欖葉」:強調「以人為本」的新教育精神,象徵「專業教師的雙手」,以『良師興國』的精神,呵護培育學子們「飛得更高、更遠」。

整體意象: 潛能、專業、參與

學生-激發學習潛能 教師—專業教學品質社區—社區資源參與發揮人文精神,關懷自然環境、注入專業教學養分融合社區資源的參與明確表現出與時俱進之創新教育精神,全心輔育栽培幼苗成為新世紀的好國民。


校 旗


榮譽旗


校 訓 孝 誠 勤 樸 (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