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劍道
首頁
劍道評論
西村英久吃定內村良一
趙秦用vs.勝見洋介
第67回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評析-1
內村良一vs.西村英久
勇於入身 敢於攻擊
内村良一vs.林田匡平
安藤翔vs.趙秦用
趙秦用vs.安藤翔
西村vs.石谷
安藤翔vs.西村英久
內村良一 一本集
英雅遲暮 內村老矣
内村良一vs.安藤翔
西村英久vs.勝見洋介
正代正博 vs.勝見洋介
內村良一vs.正代正博
麗澤瑞浪森越vs.九州學院梶谷
星子啓太vs.梶谷彪雅
稽古省思
20200823三峽稽古省思
航母破浪劍解說
真刀對決的省思
切返的論述與省思
中教大社練
社練清單20200602
技法教學
迴旋操刀式
劍道
首頁
劍道評論
西村英久吃定內村良一
趙秦用vs.勝見洋介
第67回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評析-1
內村良一vs.西村英久
勇於入身 敢於攻擊
内村良一vs.林田匡平
安藤翔vs.趙秦用
趙秦用vs.安藤翔
西村vs.石谷
安藤翔vs.西村英久
內村良一 一本集
英雅遲暮 內村老矣
内村良一vs.安藤翔
西村英久vs.勝見洋介
正代正博 vs.勝見洋介
內村良一vs.正代正博
麗澤瑞浪森越vs.九州學院梶谷
星子啓太vs.梶谷彪雅
稽古省思
20200823三峽稽古省思
航母破浪劍解說
真刀對決的省思
切返的論述與省思
中教大社練
社練清單20200602
技法教學
迴旋操刀式
More
首頁
劍道評論
西村英久吃定內村良一
趙秦用vs.勝見洋介
第67回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評析-1
內村良一vs.西村英久
勇於入身 敢於攻擊
内村良一vs.林田匡平
安藤翔vs.趙秦用
趙秦用vs.安藤翔
西村vs.石谷
安藤翔vs.西村英久
內村良一 一本集
英雅遲暮 內村老矣
内村良一vs.安藤翔
西村英久vs.勝見洋介
正代正博 vs.勝見洋介
內村良一vs.正代正博
麗澤瑞浪森越vs.九州學院梶谷
星子啓太vs.梶谷彪雅
稽古省思
20200823三峽稽古省思
航母破浪劍解說
真刀對決的省思
切返的論述與省思
中教大社練
社練清單20200602
技法教學
迴旋操刀式
正代正博 vs.勝見洋介
第61屆全日本剣道選手権4回戰
之前提到,勝見洋介在2015年9月的世界盃被韓國選手趙秦用打了兩支快拍面,又於11月的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決賽吃了兩支西村英久的快拍面,快拍面似乎成了勝見的罩門。今天我找到了勝見在2013年(61屆)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的對戰視頻
「
正代正博 × 勝見洋介 (4回) 全日本剣道選手権2013-1103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HEBuMkwVI
。這一次他還是吃了兩支快拍面敗下陣來。勝見洋介的對手是正代正博,這兩人分別在之後的兩(62、63)屆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獲得亞軍。
我在分析過許多日本高手的對戰視頻後發現,他們比的往往不是十二字訣中的「綿、狠、猛、暴」,多數的時間他們是處於相互逼攻試探的糾「纏」中。常見的狀況是,兩人於劍尖交會的距離逼進,一邊撥弄對手的劍,直至進到劍尖與中結皮交會的距離,要嘛就是往前打擊(有時是出虛招),若是不打,就迅速退開至劍尖交會之外,如此反復進行。劍尖接觸到中結皮時已進入死的距離,打或不打要果斷決定,因此,第二階段很少出現在危險距離的對峙狀況,至於第四階段,則是雙方想要有默契的拉開距離,才會出現近距離的對峙。
第一本,冤枉啊!正代在劍尖與中結皮接觸的距離,劍往下沉,一來是要讓對手因自己的劍尖消失而心慌,二來則是藉此貯備發的彈道式的動能。這一擊因為勝見微向後退,只摸到面鐵一小部分,不能算是有效打擊吧,裁判該不會把勝見當成了韓國人!
勝見vs正代1.wmv
如果說這一場裁判的標準較鬆,那6分15秒,勝見這一擊小手沒被採也是冤啊!勝見往前逼攻,正代知其意在小手,於是打後之先的迴旋面,被勝見於第三時間打小手,正代的迴旋面後到是很明顯的。勝見真該馬上向裁判表態說:「我不是韓國人耶。」
6分15秒不採.wmv
第二本,正代抓住勝見往前移動的準出端,於第零時間打快拍彈道面得逞。
勝見vs正代-2.wmv
假設第一支和6分15秒這兩支因裁判因素相互抵消,正代的第二支可以讓勝見心服口服。勝見的準出端,表現在往前的步伐移動中,當他發現正代發動攻擊時,只能以出手格檔做反應,只是兩腳張開的狀況是難以做出互擊防禦的,勝見被打了那麼多快拍面,都是在這種狀況下發生的。先前,我在和老師稽古時,他總是嫌我兩腳張得太開、雙重,如今方知,就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也不容許這種狀態的出現。
黃隆民講評:
勝見相對於正代較矮,他有兩到三次機會已進入到危險距離,如果是我,我就會持續主動連發攻擊,但他卻放棄機會而退到遠的距離重新開始,讓reach比他還長十五公分的對手正代有機會在正代比較舒適的距離和勝見進行攻守,故而勝見最終落敗。相對較矮的人本來應該設法入身擠近去以綿猛暴的高頻刀決勝負的,但就是那個"必須在遠距離發起攻擊打進去的一支比較容易被裁判認定有效"的文化下 勝見被制約了,因而不自覺總要退回較遠的距離來重新發起攻擊。這個迷思,讓勝見老是不是在較遠距離重新再入身時容易被比他高的對手抓準出端,在想要從危險距離退出來時,也會被趙秦用抓兩次準出端而落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知己不知彼,勝算當然就低了!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