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走,自學力要有
教務主任 張淩翔
0403的地震情境相信大家是記憶深刻的!那個恐怖的氛圍真是難以抹去啊!不過,我在大家驚恐之後的表現,看見秀峰國小師生平常地震演練所養成的井然有序與處變不驚,這是非常寶貴的防災素養。
人生的路上,總可能會如地震般,出現突來的考驗,這時候衝擊到的就是自我蓄積的素養程度了。
在學習階段,大部分的能力驗收都是可估計的,大多是在老師的教學引導下充分的學習複習和精熟練習後發生,驗收的範圍也限縮在所學習的範疇內。而這樣被領導的學習歷程並不足夠支撐一個即將獨立自主的人,去面對人生每個階段的挑戰。
為自己提升充實的學習,就是自學,也可說是自我的探究學習能力。自學力常常源發於好奇所引發的求知慾,對於好奇的事物能提出疑問,也能自主搜尋相關知識或尋找入門的書籍閱讀,漸漸累積成專業知識,並且能清楚的進行脈絡化歸類而成為能用的素養。
不過,在小學階段,我很建議以累積基本能力的自學為主。譬如識字能力,除了國語課本上的生字外,應該盡可能自己試著把其它出現在各領域課本的新字都學起來,並能書寫會應用。另外增加識字的途徑就是課外讀物了,多堆疊文字和語句的學習,是未來追求各種知識的必要條件。除了識字能力外,表達、運算、推理、整合等能力,也都是可以自我提升的喔!
我想再談的自學力,是一種能自我檢視的能力,特別是對學習慣性與生活互動相關的檢視能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例如:有些人讀出聲音能幫助記憶;有些人則是安靜能更專注;有人透過書寫印象更深刻;也有人需要實作的配合等。養成有效率的吸收學習是要一些嘗試的,透過嘗試對自我學習效力的探索,找到更優的學習情境,就能提升自己進步的效度。
對於生活互動方面,我長久觀察有些孩子會一再陷入同一個互動困境的輪迴中,造成一些困擾。這點,很希望這些孩子能有一個信任的成人,能帶他檢視事件發生過程中,能夠轉圜的機會點作有效改善,再引導孩子能自我察覺與培養對事件發展脈絡的敏銳度。自學者能從經驗中思考改善的方式,為錯誤事件的發生過程設下斷點,改善不必要的生活消耗。
自學力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最有效助益,也是一個終生成長必須養成的習慣。能透過自我奠基與擴充的成長,加上從過往經驗累積中為未來超前佈署,大概就是福慧增長的實踐了。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