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資童軍議會於2022年6月19日舉辦香港深資童軍青年論壇,透過遊戲、討論及分享,讓總部總監和成員互相了解深資童軍支部的現況,研究成員正在面對的挑戰及討論應對方案。議會現推出《香港深資童軍青年論壇報告》,分享活動的詳細內容,並向青少年活動署、地域、區及深資童軍領袖提出具體建議,希望各單位攜手合作,一同完善深資童軍支部的訓練。
- 第十屆深資童軍議會
深資童軍議會根據參加者在青年論壇中的討論成果,訂立各項可實際執行的目標建議。深資童軍議會希望香港童軍總會各單位能攜手合作,正視深資童軍支部的議題,開展不同的工作以完善深資童軍支部的訓練。
為確保童軍活動更貼合年輕人需要,吸引年輕人參與深資童軍的訓練,深資童軍議會建議童軍各單位:
- 提升訓練班和考核的彈性,確保成員能夠以良好進度考獲進度性獎章,並吸引更多成員報讀相關課程;
- 加強領袖訓練,確保深資童軍領袖以至成員明白深資童軍支部的訓練目的和方法,並具備足夠能力策劃有進度性和富挑戰性的活動;
- 加強保留成員、支部銜接及招募,確保旅團人數達至足夠維持進行正常的童軍活動的水平;
- 使童軍活動更多元化,並提供適當場地及配套支援。
深資童軍領袖應:
- 積極出席總會/地域/區會的領袖會議及活動;
- 參與木章訓練;
- 加強成員招募及支部銜接;
- 充份參與執行委員會的會議,並提供適當指導;
- 協助成員訂立進度性章獎考驗的計劃;及
- 向成員充份解釋深資童軍支部的訓練特色和目的。
各區應:
- 研究混合教學的可行性;
- 增加訓練班期及時間的彈性;
- 製作網上自學資源;
- 定期舉辦聯誼活動,聯繫區內深資童軍;及
- 關注旅團的訓練和活動,並適切地為前線領袖及成員提供支援,例如指導旅團保留成員和支部銜接的要訣。
各地域應:
- 研究混合教學的可行性;
- 增加訓練班期及時間的彈性;
- 製作網上自學資源;
- 訂立深資童軍支部的宣傳策略;
- 定期舉辦聯誼活動,聯繫地域內深資童軍;
- 舉辦新興、多元化的活動,增加活動的趣味;
- 策劃獲外界認可資格的訓練班或活動;
- 加強宣傳童軍營地及場地,增加設施和開放的場地(如青年空間),讓更多深資童軍使用;及
- 向有需要尋找定期集會場地的旅團提供協助,例如提供免費童軍場地,或提供財政支援。
青少年活動署應:
- 修訂綱要,確保與時並進;
- 訂立深資童軍支部的宣傳策略;
- 舉辦新興、多元化的活動,增加活動的趣味;及
- 檢視及強調現時深資童軍支部的定位和訓練特色。
進度成獎章訓練是實踐童軍方法中進度性的重要一環。訓練綱要須與時並進,確保深資童軍成員訂立個人目標,考獲不同的獎章,並提供適切活動和訓練。深資童軍議會建議童軍各單位:
- 簡化考核的過程,讓深資童軍專注與考核內容的本身;
- 加強成年人的支援,讓深資童軍更了解進度性獎章的內容及要求;
- 提供適切的訓練班,確保成員跟上考取獎章的進度;
- 令《深資童軍訓練綱要》更多元化,更適合廣泛的深資童軍進行考核;及
- 建立電子教材,包括電子書籍及影片。
深資童軍領袖應:
- 主動了解各項目考核的要求,為成員提供協助。
各區應:
- 向成員清晰闡述各考驗項目的詳細要求;
- 為有意考進度性獎章的成員提供貼身指導,例如配對由榮譽童軍獎章持有人擔任的指導員;
- 根據成員的需求開設合適的訓練班;
- 策劃更多與考驗相關的活動和訓練班;及
- 建立多媒體創作小組,負責創作教學影片、製作訊息圖及負責社交媒體的運作。
各地域應:
- 策劃更多與考驗相關的活動和訓練班;
- 了解成員對考核和訓練班的需求;
- 了解轄下各區對各考驗項目的要求,並在地域層面達成一致共識,避免「各處鄉村各處例」的情況;及
- 建立多媒體創作小組,負責創作教學影片、製作訊息圖及負責社交媒體的運作等。
青少年活動署應:
- 適時檢討及修訂《深資童軍訓練綱要》;
- 增加深資童軍支部的興趣獎章;
- 檢視遠足項目在進度性獎章考驗的比例;
- 提供更多元的考核選擇;
- 增加綱要的進度性元素,例如明確區分童軍及深資童軍支部訓練及考驗的廣度和深度;
- 透過進度性獎章考驗,鼓勵成員進行具深資童軍支部特色的任務(如實行自務自治、策劃旅團行事曆、實踐青年參與決策等);
- 除考驗要求外,在《深資童軍訓練綱要》中附上訓練教材;及
- 確保各地域及區就各項考驗要求達成共識,避免「各處鄉村各處例」的情況。
為確保成員與各單位有適當的溝通,讓政策及活動更貼合年輕人需要,並提供適切的支援,確保前線童軍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深資童軍議會建議童軍各單位:
- 在制訂政策時,積極徵詢各持分者的意見,尤其旅團領袖及青少年成員,例如舉行集思會及發放問卷等;
- 提升行政透明度,適時透過公開渠道透露各專責小組的研究成果及項目進度;
- 加快行政速度,清晰訂立各項目的推行時間表,確保各單位能夠掌握各項目的發展進程;
- 簡化資訊,例如設計訊息圖及內容撮要,確保訊息流通;
- 加強宣傳現有的溝通渠道,讓更多前線領袖及成員參與其中;
- 推動真正的「青年參與」(Youth Engagement),讓年輕人在成年人指導和協作下承擔更重要的角色,達到青少年充權(Youth Empowerment);
- 多舉辦跨童軍單位的活動,加強會內的人際網絡;及
- 改善溝通渠道,確保各階層的領袖都能參與總部及各單位的政策諮詢,並儘早得知總部的最新政策,包括替代綱要的安排以及要求等。
深資童軍領袖應:
- 充分指導及協助成員處理行政事宜。
各區應:
- 與旅團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如定期發放電郵或建立文字訊息羣組;
- 確保區內各深資童軍執行委員會主席都獲邀出席區務委員會週年會議;及
- 鼓勵更多年輕人在完成其支部訓練後,出任區領袖或成為委員會委員。
各地域應:
- 與旅團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如定期發放電郵或建立文字訊息羣組;
- 鼓勵更多年輕人在完成其支部訓練後,出任地域領袖或成為委員會委員;及
- 持續推廣地域深資童軍議會,各議會成員提供適當的培訓及指導,使議會成員有意義地進行「青少年參與決策」。
香港童軍總會應:
- 定期舉辦領袖及/或成員諮詢大會;
- 舉辦深資童軍領袖大會,讓領袖分享經驗,探討有關深資童軍支部的議題;
- 發放電子表格,收集領袖/成員對特定議題的意見;
- 定期分享香港童軍總會各項目的發展方向及進度;
- 多以圖像形式摘錄文件概要;
- 以多種渠道發放諮詢,例如透過社交媒體、電郵、通告、通訊軟件羣組分享;
- 建立及運用電子租用場地系統,更有效地運用總會資源;
- 建立統一的電子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及
- 設立網上領袖自學資源,集中有關領袖訓練及政策資訊,確保領袖適時知悉最新的政策及安排。
籌委會
蔡沛晴、吳冠達、胡倬苠、林啟芃、鄭知行
組長
葉偉林、王旖晴、黃曦源、潘韋翰
講者
周易旻、鄭智健
嘉賓
邵鈞泰、招侃潛
參與名單
黃俊曦、陳頌仁、陳頌欣、董子謙、蘇博言、何卓嵐、鄧喬臻、黃俊皓、陳慧敏、吳倬僖、蕭卓文、陳彥博、黃頌靈、葉枋泓、涂梓灝、程力恒、張立衡、張芷瑋、霍梓柔、梁穎晞、侯卓恆、吳雨璁、梁啟傑
什麼是青年論壇?
青年論壇是一個正式的場合讓年青人思考各項議題,交換想法和經驗,制定政策建議,體現青年參與。每三年,世界童軍組織及亞太童軍區分別舉辦《世界童軍青年論壇》及《亞太區童軍青年論壇》,讓各國年青人聚首一堂,討論世界童軍的發展去向。此外,各童軍成員國亦相應舉辦地區性的青年論壇,凝聚年青人聲音,制定貼合時宜的政策。
最近舉辦的國際性童軍青年論壇:
2023年 東北亞地區網上青年論壇
2023年 International Scout Youth Forum on Scouting in the Post-Pandemic World: A Redefinition (香港)
未來將舉辦的國際性童軍青年論壇:
2025年 亞太區童軍青年論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