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紅鳳菜為涼性蔬菜,其豐富鐵質具造血作用,顏色越紅,富含的鐵就越多。並含鉀可幫助體內的水分代謝、消除浮腫、具降低血壓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紅鳳菜屬性偏涼,白天陽氣旺盛,身體陽氣相對旺,中午食用較合適。寒性體質者在晚上食用,症狀會變得更明顯。但若是加入薑絲同炒,就無此顧忌[2]。
紅鳳菜在臺灣雖然全年可生長,但夏季時天氣炎熱,葉片背面僅呈淡紫色,少有病蟲害,種植紅鳳菜常用扦插法,約取12-15公分末端帶有數片嫩葉的莖,將枝條下方要插到土壤的節位葉片修掉,上面留下4-6片葉片,要特別注意枝條粗度要比竹筷子略細,太嫩的莖枝容易爛掉。淺埋到乾淨、疏鬆且略微潮濕的土壤中約5公分,放置在陰涼的位置,約一個星期後枝葉會慢慢挺起來。[3][4][5]
兩色三七草(海南植物志)、血皮菜(四川)、玉枇杷、金枇杷、白背三七(貴州)、觀音莧、紫背天葵、木耳菜、水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