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習-關於策展

能源、 環境、 防災、 海洋、 資訊、 生涯規劃、 戶外教育、 科技

省思:廣達「設計學習」計畫 108學年度成果展覽

2030超前部署

110學年度參加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參與計畫的18所學校,以「2030….」為年度主題,進行教學與學習的任務設計。本次成果展綜觀各校師生展現出對於似遠還近的2030年,即將面臨各種類別、層次的問題,所提出因應之觀點、作為,期盼藉此「超前部屬」的行動,共同展望一個美好的未來世界。依據各校的任務特性分為三個展區來呈現:

主題一「新生機」-探討人與自然生態、周遭環境關係;

主題二「新安居」-自我探索到社區觀察、生態保育;

主題三「新生活」-以科技轉動解決全民關注議題,高齡、環境到商業。

各校由「未來學」的範疇中聚焦環境/生態、人口、產業經濟、住屋/定居/都市化等面向,並且以生活的情境、貼身的經驗出發,讓學生透過任務的學習歷程,從原本無感的未來想像,透過現在的各種生活探究、感知,一點一滴地從認識現在,建構出對於未來所冀望、並多元的想像面貌的樣子。


改變契機

新北市瑞芳國中,雖地處於瑞芳區中心,但在地社區嚴重缺乏藝文展覽活動及空間,美感教育刺激不足,希望透過廣達「設計學習」計畫點燃學生對美感學習的渴望,結合本校跨領域協同教學與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透過視覺藝術課程融入輔導生涯教育知能,讓學生在未來學習生涯中,埋下一顆多元感官、人文關懷的藝術種子。

情境任務介紹

「見黑金之微,感知黑鄉文化之美」

瑞芳山城早期以煤礦開採聞名,在地居民以採礦維生,因此深黑色的煤礦猶如黃金一般帶領地方經濟發展,期間孕育了豐富的人文資源,百年前,台灣第一位水彩畫家倪蔣懷在瑞芳為後進植下最早西洋藝術之苗,稍後有礦工畫家之稱-洪瑞麟藝術家,更是建構台灣百年美術史很重要的畫家之一,電影導演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更是以瑞芳為背景故事,不同世代、不同形式,莫不將創作生命的精華浸潤在這片泥土。因此,我們為瑞芳黑金文化尋根,了解自己的故鄉,運用多媒體科技紀錄過程,使用瀝青媒材創作,策劃一個前所未有的魔法展覽,來呼應黑鄉傳奇美的故事。


任務信


嗨!各位藝術魔法師:


瑞芳擁有美麗山河海,抱人文薈萃,就請你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魔法展覽,來呼應黑鄉傳奇美的故事!



委託人


新北市瑞芳國中 校 長 王綠琳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新北市瑞芳國中 美術老師 林英斌

學生創意

讓學生以決策樹,思考策展的主題方向,不斷的討論、歸納,形成共識,決定黑鄉傳奇的各個展覽主題,展示方式。並使學生透過心智圖學習,幫助學生在思考事情時能夠化繁為簡,掌握問題的本質,同時還能層次分明地整理出思考的順序,討論出如何融入各領域學習,如國文、英文、社會(多元文化、地理、歷史),自然(材料、材質),綜合(心智圖、決策樹),藝術與人文(美術、音樂),資訊(多媒體應用、數位科技)等的應用。最後透過實際佈展,從中學習策展的能力。


教學策略

瑞芳教學團隊從認識「瑞芳家鄉」為起點,結合不同領域教師,以「黑鄉傳奇」為主軸,探索瑞芳文化為主要任務,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以策展引導學生整合學習,發現問題,透過點子實驗室,激發學生創意思維,創造屬於瑞芳的山城之美。

在綜合領域,讓學生利用心智圖、決策樹來建構出學習的方向,並確認策展的主題;社會方面,從煤礦開始深入探討瑞芳的歷史地理,了解當時礦工的生活文化,以及時代變遷;在資訊方面,應用多媒體媒材、數位科技來記錄學習過程,以及成果的展現;在自然方面,了解瀝青這個材料,知道如何運用它來做藝術創作;在藝術與人文方面,了解從以前到現在,藝術家大師如何透過各種創作呈現這個黑鄉文化。最後透過實際佈展,來呈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