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巧 - 胃痛

在加州史丹福大學同步輻射實驗室,古文物復原專家運用紫外光與數位圖像電腦處理技術,讓阿基米德發明的一道遊戲重現天日。1998 年 10 月 30 日,《紐約時報》頭版登了一則報導: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有一本其貌不揚的古書,以美金 200 萬的高價成交。從外表看,這本書就像是中世紀某位修士的祈禱書,磨損不堪,布滿燒焦、水漬、發霉的痕跡。

然而在祈禱文的下方,隱約可看見幾乎被擦拭掉的、傳抄自古代科學家阿基米德的抄本。這祈禱書是教士約翰‧麥隆納斯於公元 1229 年 4 月 14 日抄寫,想在耶穌復活周年日,當作禮物獻給教會。羊皮紙從古代中世紀開始使用 ,由於價值極為貴重,通常經過皮面刮削後,重新書寫,被稱為再生羊 ,麥隆納斯將祈禱文書寫在再生羊皮紙上 。透過高科技的掃瞄,祈禱書最後一頁原本是阿基米德稱為《胃痛》的一篇文章。該文章並非談身體的疼痛,而是在論述一道組合學的問題,而且附了一個正方形的插圖。

這拼圖一說是阿基米德發明的,也有人認為更早之前就被發明,阿基米德只是研究過它而已。現在只有兩條線索知道這拼圖,其一是從阿拉伯文中發現這個拼圖,在這個方向上,大都把它看成類似中國的七巧版,當成一種益智遊戲,隨意的拼出各種造型的東西;另一條線索是從一本再生羊皮書所讀出的阿基米德手稿,在這手稿中,可以確定的是:阿基米德把胃痛拼圖當成一道組合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