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專案以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架構,好以促進大學校園的各永續面向。在此討論 SDGs 與永續校園的可能交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科技的大躍進,各種經濟與社會競合關係已 經緊緊的將全球人口的生活與發展前景聯繫在了一起。然而,這半世紀以來,由於人 類過度地追求經濟成長與發展,全球各地開始陸續出現環境生態與社會結構的失序。 因此自2015 年 9 月起,鑒於全球所有國家都面臨全球暖化、人口流動、社會動盪的各種挑戰,聯合國提出了「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做為全球到2030 年共同努力的方向,這一計畫主要在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 與「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之下開展出積極的行動方案。其中一共提出了17 個目標 (goals)、169 項細項目標(targets)以及247 項指標(indicators),包含231 項不重 複指標和12 項同時位於不同目標下的重複指標。這一目的為引導政府、機構和組織共 同致力於多個永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也被稱為「永續發展目標的在地化」(Loc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為了建立臺大永續校園之評估指標,本研究回顧了這17 個永續發展目標及其細項目標和相關指標,並試圖找尋能以應用於大學校園之評估指標,詳見下方連結。由於聯合國所提出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主要是為全球各國的政府以及相關的機構與組織所擬寫, 其指標大部分以單一整個國家為評估對象,少數指標則以全球所有國家為評估對象, 并且各項指標所涉及的數據也多以國家統計局所提供的官方分析數據或聯合國的國家數據爲主,例如指標1.1.1 涉及國家總人口數;指標1.2.1 涉及國家貧窮綫;指標9.5.1 涉及國内生產總值;指標12.1.1 涉及採用或實施特定政策工具的國家數量。因此,本研究沒有直接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指標套用於臺大永續校園之評估指標,而是參考了由永續發展方法網路(SDSN)和澳洲永續校園(ACTS)共同發表的「大學永續發展目標指南」,將「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僅作爲為展示大學影響力的架構(A framework for demonstrating impact),從而將臺大永續校園之評估指標的研究重心集中到更加具體且適用性更高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