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文本媒材與學習單-太陽光電-環社議題/能源轉型
環社議題 太陽光電(PV)之探究與實作及應用
太陽光電 漁電 農電 陸電爭議 新聞報導 專題報導
漁電(漁電共生)
當光電包圍漁村:七股漁電共生風波再起,居民在抗議什麼?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22/11/11 文字 林雨佑 攝影 余志偉林彥廷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張詩芸
https://www.twreporter.org/a/qigu-fishery-electricity-symbiosis
七股光電爭議 南市府:釐清生態敏感區建請中央退件 | 雲嘉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2022-11-03 18:42 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吳淑玲/台南即時報導農委會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6737467
綠土深掘1/是誰推動大潮溝光電? 台南市府甩鍋市議會 | 政治 | CTWANT 記者:甯其遠 2022-11-12 06:00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9476
七股大潮溝種電退還開發單位 地方要求不得再審 |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2-10-12 17:08
ey.gov.tw https://www.ey.gov.tw › FilePDF 漁電共生暨環社檢核機制辦理情形 - 行政院
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
https://m.facebook.com/qiguyouthsupervisesolar/
綠能政策下被犧牲的里海-蘆竹溝 – 閒閒罔哺豆 作者 閒閒罔哺豆編輯群 2021-05-10
【能源正義2】太陽能板比鄰而居 蘆竹溝蚵農憂毀當地命脈 - 壹傳媒 2021-07-15
https://yimedia.com.tw/investigate/132167/
光電板一蓋、文蛤餓慘慘,七股漁電共生誰得利? | 胡華勝 | 遠見雜誌 文 / 胡華勝 2022-11-09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6195
時事報導-野鳥安心棲息!國產署:高生態敏感區‧不提供申設太陽能光電 新聞出處: ETtoday財經雲(2020/11/04)
http://www.hengs.com/newsreport208.html
北美智權報 第296期:落實漁電共生的環社檢核機制,法律問題如何解套?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211110_1502.htm
七股光電引民怨 在地居民即將北上、籲政院出來面對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22-10-27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14638
在 YouTube 上觀看「光電強勢圈地 台南七股返鄉養魚青年:充滿無力感|20220722 公視中晝新聞」
YouTube 影片 https://youtu.be/miP523unbDg
搶救七股大地聯盟:開發無上限 七股淪光電白老鼠 | 環境資訊中心
2022年10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https://e-info.org.tw/node/235337
台南蘆竹溝光電說明會無交集 外人嗆「不是蘆竹溝人的」激怒鄉親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2021/04/12 21:22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97638
台南北門蘆竹溝反光電 居民赴巿府陳情|公視新聞網 PNN 溫正衡 /台南報導發布時間:2021-07-30 12:56 更新時間:2021-07-30 22:20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700
投書:錯失光電,台南蘆竹溝的漁村轉型又要何去何從? -- 上報 / 評論
在地人 2021年06月08日 13:50:00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15364 (需用複製網址貼到google連結)
七股大潮溝種電退還開發單位 地方要求不得再審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2022年10月12日
島嶼生機-綠電爭議未解 米迪亞 2022年10月2日
拒絕成為光電海!北門蘆竹溝蚵農堅拒光電圍村,水鳥熱區若開發將成生態破口 | 上下游News&Market 上下游記者 林吉洋· 愛地方·2020 年 10 月 27 日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40957/
浮力式太陽能工程(Taiwan Floating Solar)
阿公店水庫浮力式太陽能工程(Taiwan Floating Solar)
YouTube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ghHepp1zk
Floating Solar Power Plant Tainan 台南風之谷光電廠 水面型太陽能發電站
YouTube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X0GnFBxzNU
友達光電太陽能電廠實績_2018
YouTube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VPCKgzxU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能源 https://www.twreporter.org/tag/57ade51078252a100063bac5
#環境 https://www.twreporter.org/tags/575fc6bbe2a07b1000e8852a
讀者投書
【投書】「光」發電不夠,還要放對地方:綠能、生態與社會如何共好2020/7/16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electro-optical-environmental-and-social-considerations
讀者投書
【投書】「風」「光」如何更風光:減緩綠色衝突的能源轉型解方在哪?2020/10/22文字 王筱雯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onflict-of-greens-solution-integrated-resource-planning
9度廢核遊行後你該問的問題:再生能源進展如何?2018/3/13
https://www.twreporter.org/a/renewable-energy-working-progress
評論
洪申翰/巴黎氣候峰會後:我們需要哪種「能源轉型」?2016/1/6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energy-policy
評論
趙家緯/電價調整背後,政府沒說清楚的事2018/3/29文字 趙家緯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electricity-price-raise
讀者投書
【投書】解決地面型光電發展困境,應補足三大制度破網 2022/5/23
文/陳郁屏(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祕書長)、許博任(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責任編輯/張詩芸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ground-mounted-pv-systems-strategy
屋電
讀者投書
【投書】期盼台積電帶頭突破屋頂光電瓶頸,成為創造綠能的協力者2022/4/11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smc-green-energy
評論
趙家緯/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紀事:COP26對台灣帶來什麼啟示?2021/11/19文字 趙家緯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uk-cop26-glasgow-climate-pact
讀者投書
【投書】台灣不能再對「碳定價」置身事外:凝聚排碳者付費的社會共識2021/8/13
文/劉仲恩(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arbon-pricing
澳洲大火的全球教訓:政治與科學之間,民主國家如何「複製危機」?2020/2/7
https://www.twreporter.org/a/australia-fires
讀者投書
【投書】讓科學數據說話:以核養綠、非核減煤,誰能讓減污排碳少一點?2018/11/8
攝影 余志偉 文/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green-nuclear-vote
評論
蔡卉荀/台灣56年來最大乾旱在眼前,前瞻計畫綠能建設如何建立碳中和家園?2020/11/17
文字 蔡卉荀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foresight-infrastructure-plan-green-energy
讀者投書
【投書】解決再生能源爭議再思考:漁業、環境、綠電共存的發展方式2022/12/7
文/黃馨雯(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許博任(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責任編輯/黃鈺婷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onfronting-the-conflicts-of-greens
評論
趙家緯/解讀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政府不明說的三大矛盾點 2022/8/3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021-electricity-supply-and-demand-report-interpretation
「邁向2050淨零論壇」系列報導2
沒有循環經濟,哪來淨零排放?產業減碳需要更完整政策 2022/5/26
文字 賴品瑀 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陳思樺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2050-net-zero-forum-2
讀者投書
【投書】歐洲核電爭議給台灣的啟示:為什麼國際金融機構與開發銀行拒絕投資核電?2021/12/16
文/陳詩婷(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eu-taxonomy-climate-delegated-act-nuclear-dispute
評論】蔡總統第二任期挑戰:環境能源與經濟轉型
李根政/環境劣化的大開發時代,或邁向綠色成長的經濟轉型?2020/5/18文字 李根政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2020-advice-to-president-tsai-green-eco
讀者投稿
知本濕地光電案亂象:當原住民行使諮商同意權,投票設計卻爭議叢生2020/2/20
文、圖/林莉庭(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四年級學生)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indigenous-areas-chihpen-electro-optical-case
「邁向2050淨零論壇」系列報導1
環團推民間版淨零模擬路徑,籲官方務實提2030年中期目標2022/5/26
文字 賴品瑀 攝影 林彥廷馬雨辰 設計 黃禹禛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陳思樺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2050-net-zero-forum-1
評論
李根政/百年大旱的省思:以伏流水取代興建大水庫2021/9/1文字 李根政 攝影/傅志男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o-solve-taiwan-drought-crisis-underflow-water
地球愈暖化、流行病愈多?氣候緊急時代,COVID-19只是開端2020/12/16文字 蔡百蕙
https://www.twreporter.org/a/climate-change-pandemic
林電
週六現場【森林芬多精】
吳晟/致農委會、台糖公司:「砍大樹種光電」的三大疑慮 2021/8/28
(獨家)台糖又要砍樹種電!花蓮160公頃造林地恐毀,且侵犯部落傳統領域
上下游記者 林吉洋·愛地方 ·2021 年 01 月 12 日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44192/
延伸閱讀:
光電入侵麻園有機村01》300公頃心靈福地恐受威脅,台糖擬開發光電廠,居民籲撤案
光電入侵有機村02》曾旭正:地面型光電壓力不減,農地將持續失血
光電入侵東海岸最大濕地!環團抗議選址不當,知本卡大地布部落要求業者撤案
【與地球和好】第一集 砍46萬棵樹種太陽能板 這算綠能永續嗎?2020年6月23日
YouTube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Nl8k82MaY
調查報導Ⅰ 砍樹種綠電
記者/呂國禎 攝影/邱劍英、林有成 製作/Daniel Kao、林奕文、李郁欣、何綺、數創部UX Lab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17
https://web.cw.com.tw/climate-2020/deforestation/
20年造林一夕砍伐 屏東拿綠電取代綠樹,值得嗎?文 呂國禎 天下雜誌700期 發布時間:2020-06-16
屏東185號縣道沿線,廣大造林地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台糖花了20年造出的蓊鬱樹海,如今為了拚太陽光電,卻面臨砍伐命運。種樹又砍樹,帶來什麼改變?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0707
【砍樹種電】林地種電行不行│綠意與綠能陷兩難?( 我們的島 第1045集 2020-03-09)
YouTube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YRbM0NYSn4
屏東縣185縣道沿線,廣大造林地吸引許多遊客到訪。今日樹海景觀,全因20多年前,台糖農地轉作造林政策,全台約有一萬公頃農地,開始進行造林。 然而,這片保護生態的人造林竟有造林期限,台糖已計畫造林契約期滿後,將屏東200公頃的人造林,用來建設太陽能板光電場,進行營農型光電計畫,地方官員與環保團體紛紛表達反對。 台糖說明此計畫並非砍樹種電,而是讓農業與綠能共生,引進新農民從事農業;居民則希望台糖不要砍樹種電,另尋其他地點。來看200頃人造林,如何面對留樹或種電的兩難抉擇?
#屏東185縣道 #台糖造林 #光電 #太陽能板 #砍樹種電 ※完整報導》
●林地種電行不行 http://bit.ly/2TP3HKZ
※相關專題》
●當綠農碰上綠能YouTube 影片 https://youtu.be/uEBjT2t7-_k
●花東農鄉種光電:綠能選址惹爭議 https://youtu.be/S-EB2nmIEG0
首例成功擋住「砍樹種電」 萬巒鄉千人抱樹說謝謝 @newsebc
1997京都議定書,全球推動減少碳排放量,政府因此決定向台糖租地造林,從南到北有高達上萬公頃的造林地,一年吸碳20萬噸,不過現在為了滿足美國蘋果公司,對台灣供應鏈的綠電要求,決定砍樹種電,其中屏東萬巒鄉境內的沿山公路,就有230公頃被規劃為光電園區,當地居民大反彈,萬巒鄉長帶頭為樹請命,經過八個月,成了擋住砍樹種電的首例,到底他們是如何說服台糖與農委會的?
YouTube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qO3NVxdh4
造林
讀者投書
【投書】一場美麗的誤會:台糖上萬公頃造林何去何從?2019/12/6文字 李根政 攝影 余志偉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
平地造林,何去何從(一)
那些長不大的樹──平地造林20年亂象叢生,百億經費如何收尾?2019/12/3
文字 林慧貞孔德廉 攝影 余志偉謝佩穎 設計 黃禹禛 共同採訪/何榮幸
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1
平地造林,何去何從(二)
圈地大戰來了:光電、工業爭搶,台糖造林地會成為經濟提款機嗎?2019/12/3
文字 林慧貞孔德廉 攝影 余志偉蘇威銘謝佩穎 設計 黃禹禛 共同採訪/何榮幸
https://www.twreporter.org/a/afforestation-in-the-plain-area-2
空污
讀者投書
【投書】國衛院證實低濃度PM 2.5仍有危害,台灣空品標準應跟上WHO2019/7/30
文/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攝影/傅志男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air-pollution-national-ambient-air-quality-standards
高雄環境難民大風吹】集體失憶的汙染歷史,大社被抹除的遷廠承諾2019/2/15
https://www.twreporter.org/a/kaohsiung-environment-refugee-dashe
無所不在的海洋微塑膠入侵記2017/2/9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ocean-waste
宜蘭冬山、蘇澳是空汙重災區,你知道嗎?2016/5/20文字 方德琳 攝影 吳逸驊
https://www.twreporter.org/a/airpollution-ilan-cement
媽祖遶境空氣不清淨,PM2.5一路紫爆2016/4/25 文字 陳貞樺鄭涵文 攝影 吳逸驊
https://www.twreporter.org/a/air-pollution-dajiamazu
空氣品質變好了,香港做對的幾件事 2016/3/3文字 林韋萱 攝影 黃于倩
https://www.twreporter.org/a/air-pollution-honkong
空污檢測
六輕污染為什麼測不到?測到也不算數?2018/1/25
文字 房慧真 攝影 林雨佑吳逸驊 設計 黃禹禛 共同採訪/何榮幸、林雨佑
https://www.twreporter.org/a/fpc-sixth-naphtha-cracker-contaminant-detection
【產學聯手】六輕污染無定論的「科學煙霧彈」2018/1/25
文字 房慧真 攝影 林雨佑余志偉吳逸驊 共同採訪/何榮幸、林雨佑
https://www.twreporter.org/a/fpc-sixth-naphtha-cracker-academy-industry
首份深澳電廠健康風險評估:致命心肺危害,全台都躱不過 2018/9/11
https://www.twreporter.org/a/shenao-power-plant-coal-fired-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