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內有規劃相關交通設施
操場上有交通安全情境圖示,規劃有行人穿越標示與常見道路號誌,如標示路權歸屬之紅綠燈、行人優先與腳踏車優先等優先號誌、禁制號誌的禁止左轉和道路封鎖與禁止迴轉,還有期許學童影響家庭的注意行人、速限號誌與遵行方向等用路人號誌。
高空溜滑梯有安全按鈕,使用前需要按鈕,在溜滑過程中會有鈴聲,使用後需要解除鈴聲。學生需要依序使用,以確保遊戲安全。亦如人行穿越道的按鈕使用一般。
教室走廊、樓梯設有交通標誌供學生辨認,並在走廊設立停看聽、慢、此路不通、請勿進入……等交通號誌,營造交通安全教育情境。
2. 結合校外交通設施,規劃交通安全教育
111.10.17全校學生週會以校門口外內湖路的楔形標線與行人穿越道的按鈕為題,進行教學,並請全校學生筆記,事後獎勵筆記優秀學生,同時,製作宣導看板,以line傳至各班家長群組。
111.11.22六年級學生畢旅,在出發前,教師驗車並進行師生之逃生演練;上車後,先觀賞交通安全影片,了解搭乘注意事項;前往七股潟湖,學生在教師及領隊的指導下,學習搭乘交通船的安全事項,平安歡樂遊潟湖,留下美好的回憶。
112.02.05校長帶領課後班學生進行校外教學時,運用老街(中華路六段226巷)之指示標誌、禁制標誌之禁止標誌,引導學生認識交通號誌,並告知爸爸媽媽在老街不可隨意停車,以免影響救災行動。
112.03.15帶領六年級三班學生步行前往內湖國中交流,沿途介紹內湖老街、中華路、人行陸橋、交通號誌等交通設施,時時提醒學生交通安全守則及五大運動。
112.05.28四年級學生前往康樂社區進行校外教學,在搭乘槺榔輕便車時,由老師講述搭乘小火車之注意事項;前往古賢里參加飛機博物館,初步認識軍機。
112.05.24六年級三班學生分批步行前往學區的玲瓏窯進行玻璃翻模,教師帶領學生,沿途說明交通安全事項,並讓學生了解台一線與台13線的交接處,以及內湖正是台13線尖豐公路的起點。
3. 製作社區安全地圖
製作社區安全地圖,搭配課程進行教學:先由教師就學區利用GOOGLE地圖帶領孩子 認識學生交通環境;最後由學輔處製作交通安全簡報提供教師教學之用,利用道安資訊查詢網查詢學校周遭事故資訊,製作社區安全地圖供教師教學,讓孩子了解學校週邊的道路,並了解走哪些路線到校可以更安全。
4.配合校外活動,進行車輛安全審核及逃生演練活動
車輛安檢有表單,同仁會依照表單內容逐一檢查,相關資料均有留存。
行前觀賞交通安全影片,出發前會實地進行逃生演練,隨行人員依照座位分別從前後門進行緊急疏散,並練習安全門的開啟方式。
每回校外教學均有車輛安檢與逃生演練。
5.校外活動有行前說明與行程後檢討會議。
校外教學之行前說明:
需要過夜之行程如畢業旅行,則由班導與旅行社共同進行行前說明,並製作手冊給每一位學生。
短程之校外教學活動,不論是搭乘車輛或是步行,均由班導師進行行前說明,相關內容張貼於聯絡簿上。
行前說明
行前通知&手冊內容
校外教學之行程後檢討:
需要過夜之行程如畢業旅行,則由行政、班導與旅行社及時進行檢討。
短程之校外教學活動,不論是搭乘車輛或是步行,均由班導師及隨行教師進行檢討。
戶外教育後檢討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