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家長要知道的事

As An IB Parent

我的孩子想要進入IBDP就讀,該怎麼準備?

我們發現,一個能夠在IB課程中如魚得水的學生,通常具有以下特質:


  1. 優秀的語言能力

如同大家知道,IBDP的主要授課語言在臺灣為英文,若英文基礎弱,對於主要的知識接收也會比較不順暢,對於課堂參與意願也會比較低,甚至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也因此加強孩子的英語能力是必要的。

只是,該如何加強?


  1. 良好的閱讀習慣

承接上一段提出的問題,我們建議孩子的英文能力應該由長期的閱讀習慣去培養,而非僅僅著眼於單字文法的訓練。閱讀的素材應該視孩子的能力與興趣去挑選,讓孩子閱讀比自己程度再高一點的讀本或者材料,而且題材也盡可能廣泛、不偏食。閱讀的過程中,不能只是讀懂內容,可以試著問問孩子一些文章裡的弦外之音,尤其一些 why / how 等激發思考的問題,跟孩子討論,促使孩子發表想法。

隨著年紀越大,閱讀的素材就需要漸漸調整成文學性較高的小說讀本。文本分析也是IBDP第一學科組的學習內容所重視的。


  1. 流暢的寫作表達

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經常性的刺激思考,便是要孩子鍛鍊口說與寫作的發表能力了。IBDP課程的多元評量方式,常常會有機會讓學生撰寫報告,或者提出個人口頭意見陳述。清楚有邏輯的表達能力,在IBDP課程中絕對是關鍵。

寫作的風格也是爸媽在注重孩子寫作能力時可以注意的,好比說記敘文、說明文、論述、創意寫作等。

以論說文為例,一篇好的論說文,通常有幾個特點:

  • 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有支持的後續論說,而非盲目承襲他人想法

  • 有文獻等資料可以做為自己觀點的佐證 (因此查找資料的能力也是必須的)

  • 能夠綜合自己的論述,歸納出一個具有邏輯性的結論


  1. 高度的自主自制

IBDP課程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也期許學生是 independent learners (獨立自主的學習者),老師在課堂上講解重要的知識概念,同時在課前與課後也會派送許多的延伸閱讀內容 (想像一下,就像是爸爸媽媽們念大學時教授會指定我們讀很多額外的內容一樣),也因此學生課後會需要花很多時間讀書,對於非 IB 同學的遊玩邀約也要適度參與,使用手機也要非常克制。


  1. 嚴謹的時間管理

IB課程不要求學生成為書呆子,而是一個身心平衡的學習者,學生除了學科知識外,也必須進行體能訓練服務學習 (CAS)、撰寫論文(EE)。再加上每個學科的小考評量、學習報告、IB內部評量緊鑼密鼓,孩子一定要是時間管理大師才行。

看完了上述五個 IB 學生特質後,各位家長是否對於如何讓孩子提早準備有一點點概念了呢?

我的孩子即將成為IB學生,我要怎麼幫助孩子、跟學校合作?

  1. 參加學校的各項家長會議或者增能工作坊

身為IB學生的家長,如果越了解孩子所要面對的一切,也就越能夠同理並且幫助孩子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西松高中深知親師生共好的重要性,也懂得父母親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的無助,因此在學生入學後,會辦理一系列的家長研習或者工作坊,包括既有的「學校日家長會」外,還有「選課說明」、「五大政策說明」...等。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唯有親師生一起合作,才能陪伴孩子安心成長。


  1. 了解IB的專有名詞

「學術誠實」、「ATL」、「TOK」、「IA」、「EA」...這些都是IB學生每天都會聽到的專有名詞,身為IB的家長也一起來了解吧!對此,我們會透過上述的工作坊或者家長知能研習來幫各位爸爸媽媽熟悉這些名詞喔。


  1. 親近但不過度干涉的管教

國際部儘管是創新的部門,但我們伴隨青少年成長的經驗是很豐富的。觀察時下的青少年,其實多半需要的就是聆聽、陪伴、引導,而不是干涉、碎碎念,甚至是責備。當孩子真正犯錯時,對於行為能夠嚴肅的指正,但事後也要柔軟我們身為家長的身段,與孩子修補關係,談一談錯誤行為上可以怎麼修正彌補。孩子需要的是長輩們堅定的教養原則。

「當局者迷」。西松高中知道身為家中有青少年的家長可能會有的焦慮,因此我們不僅會陪著孩子,也願意跟著父母親一同度過這段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