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要正視,真相必須說出來。」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強調「真相」與「和解」,然而我們的社會仍對原住民族的歷史不理解、對相關的保障措施不諒解,進而加深了族群之間的歧視。展覽主題為:還「原」,是希望能透過展覽,還原歷史,讓社會認識族群文化的多元性;促進大眾能放下歧見,建立更多對話與了解的機會。
籠中鳥「紅嘴黑鵯」,代表泰雅族的滅火盛鳥;籠中花「金草石斛蘭」,代表鄒族的神花。比喻在白色恐怖時期被囚禁迫害的樂信‧瓦旦(泰雅族)與高一生(鄒族)。
原住民青年向前伸手,想離開牢籠、追求自由,然而牢籠的影子仍投影在身上,意謂即使過去政府的迫害不在,陰影仍籠罩......
1. 原住民的定義
關於原住民,我們需要知道的「十件事」?
1. 原住民無處不在
2.大部份原住民都講「主流」語言
3.原住民更有可能處於貧窮與弱勢的狀態
4.原住民通常壽命較短且教育資源不足
5.原住民女性更有可能被歧視和遭受暴力行為
6.原住民通常無法掌控他們自己的土地
7.由原住民團體帶領保護環境
8.原住民每天都在對抗氣候變遷
9.原住民是2030年永續性發展議程的關鍵
10.沒有全世界人民的支持,聯合國宣言不會成功
2. 原住民歧視議題
歧視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50元的檳榔還是小米酒,你選哪一個?
「山上的孩子都沒在穿褲子,山上的孩子都騎山豬撞柱子」
屋主不租房給學生、原住民、有養寵物的人?
#漢化 #皇民化 #平地化
#優越感 #我族中心主義
3. 各國原住民族迫害介紹
4. 我國原住民族正名運動與還我土地運動的介紹
民國73年,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發起「原住民族正名運動」。
#高山族 #山胞 #熟蕃 #化蕃 #生番 #土番 #高砂族
三方觀點:賽德克X泰雅X太魯閣
Tkadaya
居住:萬榮鄉明利村、壽豐鄉溪口村及秀林鄉佳明村。
Truku
居住:花蓮縣的秀林、萬榮、卓溪三鄉鎮為主。
Toda
居住:南投仁愛鄉的精英村、春陽村及花蓮卓溪鄉的立山村、崙山村為主。
【亞泥事件】亞泥礦場要轉型 超前部署快啟動
從租用到失去
展限
諮商同意票
環境評估
居住:萬榮鄉明利村、壽豐鄉溪口村及秀林鄉佳明村。
Truku
居住:花蓮縣的秀林、萬榮、卓溪三鄉鎮為主。
Toda
居住:南投仁愛鄉的精英村、春陽村及花蓮卓溪鄉的立山村、崙山村為主。
【亞泥事件】監察院調查報告
原住民族公共利益
現行礦業法不當之處
經濟部礦物局權責
未執行的環評?
花蓮縣政府責任
5. 阿里山鄒族白色恐怖歷史–湯守仁案與高一生案
菁英教育制度「先覺者」代表物
高一生:1908~1954年
湯守仁:1924~1954年
杜孝生:1922~2001年
武義德:1921~2013年
高澤照:1915~1954年
林瑞昌:1899~1954年
方義仲:1924~1954年
汪清山:1912~1954年
〈春之佐保姬〉詞曲 /高一生
誰か呼びます 深山の森で
静かな夜明けに
銀の鈴のよぅな
麗しい声で 誰お呼ぶのだろ
ああ さほ姫よ
春のさほ姫よ
誰か呼びます 深山の森で
淋しい夜ふけに
銀の鈴のよぅな
麗しい声が 森に響き渡り
ああ さほ姫よ
春のさほ姫よ
誰か呼んでる 深山の奥で
故里の森の 奥の彼方から
麗しい声が
誰かよんでいる
ああ さほ姫よ
春のさほ姫よ
是誰在森林的深處呼喚?
寂靜的黎明時候
像銀色鈴鐺一樣
華麗的聲音 呼喚著誰?
啊!佐保姬呀
春之佐保姬呀
是誰在森林的深處呼喚?
在寂寞的黃昏時候
像銀色鈴鐺一樣華麗的聲
越過森林
啊!佐保姬呀
春之佐保姬呀
是誰在高山的深處呼喚?
在故鄉的森林遙遠的地方
用華麗的聲音
誰在呼喚?
啊!佐保姬呀
春之佐保姬呀
菁英教育制度菁英
Q:鄒族為什麼培養出那麼多原住民菁英?
A:日本人為了要讓原住民歸順,設計了一個日本旅行給原住民領袖參加,當時的鄒族領袖參加後,體會到了日式教育的美好,開始在部落推廣日式教育。而高一生更是被日本人給收養,受到了更加完善的教育,讓他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持續積極的推廣教育。
Q:原住民會不會因為族群認同而不願接受日式教育?
A:原住民普遍對於國族認同是對自身的族、部落有認同感,而不是對這個國家,但只要這個國家不去招惹原住民,原住民不會做出太大的反抗或是排外,自然也不會對於教育有太大的反彈。
風雨後的鄒族與轉型正義
「人去樓空,徒留於高英傑的只剩下不解、寂寞與思念」
「記錄、敘述、對話:唯有揭開沈重的歷史,才得以迎來和解的曙光」
「一段永不會到來的花期,記錄著花季少女高菊花傷痕累累的一生」
「風情萬種是籠罩高菊花的一層薄紗, 欲蓋彌彰著生活對她劃下的傷痕」
上述的受害者家屬,有的曾視過去的一切為禁忌而絕口不提,有的傾盡畢生為此事留下紀錄,有的對過往漸趨坦然,有的則努力找尋遺失的真相。所幸,今日的我們得以透過大量文獻去理解歷史,但對鄒族而言,在漢人建構的史觀下,他們容易被遺忘。
6. 模擬法庭–白色恐怖的加害者與受害者
原住民之政治暴力創傷
原住民長期被外來政權殖民、統治,因此在追求自由化的過程中,相較漢人社會更有民族自治與反殖民的意涵,導致原住民爭取權益時,容易遭扼殺。為了讓原住民能順從政府政策與 範,國民政府延 續日治時期的種種理番政策,且讓原住民須承受比漢人更多的警備監控。
1.政治犯汙名使文化認同與身分認同受影響
2.連帶監控造成族內對立
3.受難者與家屬不願談論相關遭遇,為避免後代子孫自卑或影響生涯發展
【模擬法庭】有罪?無罪?
當我們了解這段歷史之後,讓我們來模擬自己是1950年的法官,試想文中「小杜」的事件,你會判有罪?還是無罪?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