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第三單元「動物世界面面觀」大多已在學校教完了,
由於疫情預計停課到6/14,請大家利用時間先行複習,
老師們將重點做以下整理,
請打開自然課本,跟著「課本內容」→檢視「學習重點」→完成「第三單元總測驗表單(目前建置中)」。
此總測驗將計算為平時考成績,請好好複習第三單元後,在6/14之前完成第三單元總測驗表單(目前建置中)!
若有其他問題,可以寄信和自己班任課的自然老師聯絡。
501 郭熙妙老師:r22139@mqes.tp.edu.tw
502-505 邱澤瑋老師:a12428@mqes.tp.edu.tw
506-509 李璿老師:a22613@mqes.tp.edu.tw
請大家從下面的網址,閱讀康軒五下自然課本電子書與影片
https://webetextbook.knsh.com.tw/Ebookviewer2/Ebook.html?id=2101072235015
若想自行瀏覽康軒五下自然習作電子書,加強學習效果,
可點選下面的康軒五下自然習作電子書網址
https://webetextbook.knsh.com.tw/Ebookviewer2/Ebook.html?id=2101072235182
3-1動物如何求生存
一、動物的運動(與身體構造有關)
(1)運動方式分類
A.空中-飛行(有翅膀)
B.陸地-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有腳)
C.水中-游水(有鰭、泳足等,可划水的構造)
可觀賞電子書P60影片---(動物的運動和構造)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49745
觀賞。
(2)以上動作都需要肌肉、骨骼和關節互相配合完成,
肌肉會收縮或舒張,帶動骨骼和關節。
手臂伸直時,內側肌肉舒張,外側肌肉收縮。
手臂彎曲時,內側肌肉收縮,外側肌肉舒張。
沒有骨骼的動物如蝸牛、蚯蚓,可以靠肌肉的伸縮 移動。
二、動物的覓食
(1)依食性分類,動物可以分成:
A.草食性動物-臼齒發達,磨碎食物,例如羊
B.肉食性動物-尖銳犬齒明顯,撕碎食物,例如虎、豹、獅
C.雜食性動物-牙齒均衡發展,例如熊、人
可觀賞電子書P62影片---(動物的身體與覓食)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可點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golDDk7VA觀賞。
(2)其他更方便覓食的構造
獵豹-可伸縮的爪子抓住獵物
蜘蛛-蜘蛛網
麻雀-嘴喙短小堅硬
長頸鹿-長長的脖子、捲曲的舌頭
三、動物如何適應環境
(1)調節身體溫度
A.恆溫(又叫內溫)動物 :
身體可維持一定的溫度,哺乳類、鳥類屬於此種動物。
例如:人類會排汗降溫、狗用喘氣與吐舌降溫、
北極熊與企鵝用身上的厚脂肪保暖、
剛出生的小鳥聚在一起取暖。
B.變溫(又叫外溫)動物 :
身體無法維持一定的溫度,易受環境影響。
兩生類、爬蟲類、昆蟲、大部分魚類屬於此種動物。
例如:天冷時龜曬太陽增溫、
太熱時蜥蜴躲在石頭下或洞穴中降溫、
有些蛙和蛇利用休眠度過寒冬。
可觀賞電子書P64影片---(恆溫動物)、(變溫動物)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
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49898,觀賞(恆溫動物)。
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49949,觀賞(變溫動物)。
(2)遷徙行為
因為要 : A.遷徙避寒(候鳥)、
B.找尋食物和水源(大象、斑馬)
C.繁殖(鯨魚、鮭魚)。
四、動物如何保護自己
(1)特殊行為和外觀-壁虎斷尾逃生、瓢蟲裝死、
龜縮入殼中、刺河豚鼓起全身的刺
(2)保護色-顏色或外觀和環境相似
(可以躲避天敵,例如竹節蟲、枯葉蝶;
也可以方便覓食,例如變色龍。)
(3)警戒色-顏色或外觀和環境差異大
(警告有毒性---雨傘節;或是不好吃---瓢蟲)
可觀賞電子書P67影片---(動物的避敵)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可點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mTEk1TlJk觀賞。
五、動物的社會行為(分工合作、階級制度等)
A.分工合作-螞蟻
(蟻后、雄蟻負責繁衍後代。
工蟻負責尋找食物、修築蟻巢、餵飼幼蟲等
兵蟻負責協助工蟻覓食、保護蟻巢等。)
可觀賞電子書P69影片---(社會性動物)、(蟻群的奧秘)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
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50077觀賞(社會性動物)。
可點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QZOTc5_Q&list=PL7zP71Dtd2JFsMZtUT2EQUq4f3x4I5suk&index=8&t=1s,觀賞(蟻群的奧秘)。
B.階級制度-臺灣獼猴
(階級高的,有挑選食物與活動範圍的優先權)
可觀賞(2015 東海大學 動物行為學 第13組-台灣獼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Gh6wWUyJw&list=PL7zP71Dtd2JFsMZtUT2EQUq4f3x4I5suk&index=10
活動一沒問題了嗎?
請502~509的同學們,點選下面的超連結,
完成第三單元(活動一)的小測驗吧 !
沒完成這個小測驗,就不算完成線上學習喔!
請502~509的同學們,務必完成小測驗 !
第三單元活動一 小測驗(502~509的同學們作答即可)
3-2動物如何延續生命(繁殖下一代)
一、動物的求偶行為
A.動物會利用聲音、閃光、氣味、外型變化等行為來求偶,
達到交配、繁殖的目的。
B.求偶行為的例子 :
(1)雄性腹斑蛙鼓起鳴囊發出鳴叫聲
(2)黃緣螢腹部發光
(3)雌性臺灣獼猴屁股變紅
(4)雄性台灣獼猴肛門變紅
(5)小白鷺出現繁殖羽
(6)雄性鍬形蟲打架
(7)雄性孔雀、雄性紅鶴跳舞
可觀賞以下影片---
A.(螢火蟲同步發光 是為了遇見對的牠)
點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lw20FO64s
B.(小白鷺如何吸引異性,繁衍後代? Breeding of Little Egrets)
點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1ttXeqnkI
二、動物的繁殖方式
A.(卵生)
定義為:母體將卵排出體外,由卵提供胚胎發育
所需的養分,胚胎在卵內發育成完整個體
後才孵化出來。
魚類、爬蟲類、鳥類、兩生類、
少數哺乳類(鴨嘴獸與針鼴)是用卵生繁殖。
B. (胎生)
定義為:胚胎在母體內吸收母體所提供的養分,
發育成完整個體後才從母體產下。
多數哺乳類(包含人)是用胎生繁殖。
胎生哺乳類動物有一獨有特徵---肚臍。
可觀賞電子書P72影片---(胎生動物)、(卵生動物)、(懷孕的奧秘)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
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50186 觀賞(胎生動物)。
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50114 觀賞(卵生動物)。
可點選下列網址,
觀賞(101科學教室:懷孕的奧祕《國家地理》雜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L4AdirxGY&list=PL7zP71Dtd2JFsMZtUT2EQUq4f3x4I5suk&index=17
三、代代相傳(遺傳)
A.動物的子代與親代在外型上有許多相同的特徵,
但也有一些差異。
B.人的外型特徵受遺傳影響實例:
眼睛是單眼皮或雙眼皮、
臉頰有酒窩或無酒窩、
食指比無名指長或比無名指短、
額頭上方的頭髮有長成美人尖或沒長成美人尖、
耳垂與臉頰分離或緊貼臉頰、
手的拇指豎起時會挺直或會彎曲。
可觀賞電子書P75影片---(親代和子代)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50262
觀賞。
四、動物的育幼行為
A.親代照顧子代的行為就是(育幼)
B.例如狗媽媽舔乾剛出生的狗寶寶、哺乳給狗寶寶
親鳥覓食餵養雛鳥、
小袋鼠住在母袋鼠的育兒袋中。
C.可一次大量繁殖後代的動物,育幼行為較不明顯。
繁殖後代較少的動物,例如鳥類、哺乳類,
育幼行為較明顯。
因為(1)後代已經不多了,若不好好育幼,
族群會更容易滅絕。
(2)後代不多,親代較能付出心力照顧後代。
可觀賞電子書P77影片---(動物的育幼行為)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50307
觀賞。
3-3動物的分類
一、我們可根據動物的外型特徵、運動方式、
生活環境與行為,來給動物進行分類。
二、(二分法)的原則,包含有:
A.分類的標準要清楚明確、客觀,
不可模糊不清、主觀認定。
B. 分類標準的句型,包含了
(1)(是/不是),是與不是連接的詞須一致,
例如(是哺乳類/不是哺乳類)
(是水生動物/不是水生動物)。
(2) (有/沒有),有與沒有連接的詞須一致,
例如(有翅膀/沒有翅膀)
(頭上有角/頭上沒有角)。
(3)(會/不會),會與不會連接的詞須一致,
例如(會游泳/不會游泳)、
(會跑/不會跑)。
C.五年級的二分法練習,與三、四年級的二分法練習相比,
不同之處為,老師可以要求五年級學生,分類不只一次,
一路分類到底。分到最後,最下層的格子,都各(只有一種動
物在裡面)。格子內只有一種動物時,才確定不能繼續分類。
D.動物根據二分法分類時,只能一路往下,寫進分類用的框中。
可觀賞電子書P78影片---(為動物分類)
電子書不能正常運作時,可點選https://vimeo.com/390750377
觀賞。
活動二、三都沒問題了嗎?
請502~509的同學們,點選下面的超連結,
完成第三單元(活動二、三)的小測驗吧 !
沒完成這個小測驗,就不算完成線上學習喔!
請502~509的同學們,務必完成小測驗 !
第三單元活動二、三 小測驗 (502~509的同學們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