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净土协会

加拿大安大略省

您现在的位置   法义学习 > 净土答疑

为什么我念佛多年,命运越来越差?

   :   为什么我念佛多年,命运越来越差?

  净宗法师答

① 杂而不专 。杂行杂修、三心二意,脚踏多条船。

② 专而不精。被某些人误导,跟错师父,把念佛当作练功夫修清净心,不了解弥陀的慈悲救度,念佛不安心,很多人一天念十万声还在担心能不能往生,显然是搞错了,误解了阿弥陀佛。

③ 执着冤亲债主,却不执着阿弥陀佛。很多人张嘴就是冤亲债主,回向也是冤亲债主,什么都为了冤亲债主,念念都是冤亲债主,却不知道念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你怕什么冤亲债主?阿弥陀佛有无量功德,你担心什么业债偿还不了?  

④ 执着自力功德,却不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⑤ 执着攀比世间名利,却没有愿生极乐世界之心。

⑥ 不念佛,命运可能比现在更差。

           念佛能否转换现世因果

       问:《大智度论》说有人出生一千年,每天走一千里路,天天不停,用走出这麽大范围的地下七宝供养佛,不如有人於後恶世称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个福德利益还大过前面。这是从往生极乐世界的立场来说的吗?还是从现世利益来讲的呢?

        答:这是从往生成佛来说的。

  现世利益,一般人都看得很重,在佛法当中,为了顺应众生的根机,有时候也会说,但究竟以佛的本怀来说,对此都是贬斥的。

  如同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说「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它的性质是颠倒的,是虚伪的,佛怎麽会以这个跟众生作交易呢?还跟你说多说少,说大说小,这都是颠倒虚伪。

  念佛能不能完全转换现世因果呢?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矛盾,因为你是在现在的世界当中,在这个时空环境里面,要转现在的因果关系;可是念佛是让我们出离三界。

  这就好像一个人说「我赖在水里不起来,你能把我救出水面上吗?你能不能让我赖在水里面不起来,也能把我救到岸上去?」

  念佛不是说不能转现世因果,而是彻底、究竟地转变了现世因果。

  打个比喻,像一个人做梦,他在梦里欠别人五千万,有两种方法还他这个债。

  第一种方法,就是也进入他的梦境当中,以神通力进入梦境当中。虽然梦是虚幻的,他在里面被人追债、讨债,用神通力到他梦境当中帮他还了这个债。

  第二种方法,乾脆就把他喊醒了,一醒了他还欠谁五千万呢?因为我们众生,都在大梦当中,念南无阿弥陀佛等於是这句名号把我们喊醒,世间所有的苦恼当下消失,得到究竟的清凉、安乐。

  但因为一般人把这个世间看得特别真,所以并不是盼望自己早点醒来,也不认为醒来有什麽好,而是希望佛菩萨「你有神通道力,你到我梦里面吧,把这五千万还了吧,再帮我挣一个三千万、五千万」,还是享受梦中虚妄的荣华富贵;而这在佛菩萨的眼中看来都是毫不真实。

  所以究竟的方法就是把我们摇醒。醒来之後,世间的因果是不是改变了呢?当然改变了。

  所以,也有人说「阿弥陀佛不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现世因果」,这句话从浅层次看也是正确的;从根本来讲,念佛往生一切都改变。

  接下来说「是不是布施、修福等等,转换现世因果的利益,会比念佛人更加明显有效,也比念佛的效果更好呢?」

  这仍然是刚才所说的,你也可以认为它是更有效、更好。比如你对别人笑一下,别人马上给你回一个笑脸;天冷的时候你穿一件棉袄,马上就暖和了,你念一千声佛还没有暖和呢!

  但是我们要明白,念佛是真实的功德利益;而世间福报,「人天诸善、人天果报,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所以它们之间不具备可比性。你认为这都是很好的,恰恰是虚伪颠倒。

  由於现在我们还在娑婆世界的梦境当中,在迷茫的状态下,佛给我们的好处、利益,我们完全不能理解。

就像儿童做游戏,「你看我盖了一栋房子」「火车开动了」,他玩得非常高兴,大人会把这个当真吗?他说盖栋房子马上一栋房子就起来了,对他来讲快得很,小积木一搭就好了。

  如果大人真的是盖一栋房子,还要找工人拉砖头,儿童还会说「那没有我的快」,当然不如儿童做游戏盖一栋房子那麽快了——但是那个不是真的,是假的。

  还有,像演员演戏,比如这个人没钱,或者一天才有几十块钱收入,「好,我给你写一张支票吧,五十个亿!」

  这是演戏,演员也觉得马上就得到五十个亿了。你看多快!但这不是真的。演戏有演戏的规则,不是真的也要当作是真的。

  在世间也是一样的。世间的因果法则,都是生灭无常,不真。虽然不是真的,但在这个游戏规则之内,你就以为是真的,这就是游戏规则。

  所以要理解,念佛的真实功德利益,和世间福报的不真实功德,两者不具可比性。

  念佛人不是也在世间得到福报利益了吗?比如心情平和、消除业障、福慧增长,生活环境改善,人事环境变得更加和顺。是的,这些都是影像。

  而且,念佛人得到的现世福德利益,跟仅仅在世间修福等等所得到的福德利益,表面上、形式上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实是不一样的。

  因为念佛所得来的,是随顺名号本身的功能,随顺我们本有的佛性所生长出来的。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活在这个世间,所以它就以这样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种以名号为根本所生长出来的福,是不可动摇的,是趋向於解脱的,它跟解脱生死、往生成佛是一条路线、一个方向的;其他仅仅靠修世间福报所修来的,是趋向於五欲,趋向於三界六道轮回。那能一样吗?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喝一杯可乐,一个人是坐在花园当中安静地品嚐,另外一个是坐在飞机上品嚐,可是这飞机没有降落场,很快就要坠毁在大海当中。可乐的味道是一样的,但是心情能一样吗?最後的效果能一样吗?

  所以,念佛人得来的福报,远远超过世间不念佛人的福报,超过仅仅以修世福得来的福报不知多少万亿倍,不是数量上可以比的。

  就像在梦中和醒来一样,梦中欠了别人多少钱、受多少苦是虚妄;赚了多少钱、享多少福也是虚妄。醒来安坐,清风拂面,好友聚谈,那完全不一样。

  总结起来有这麽几句话:

  第一,念佛不以转换现世因果为目的。

  因为现世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实,唯有念佛可以到达真实报土之境。所以,不以这个为目的。

  第二,念佛自然能转现世因果。

  为什麽?因为消业增福,名号自然具足这样的功能。

  第三,念佛究竟改转现世因果。

  为什麽呢?名号真实,现世因果、现世福乐虚伪,一实能破万虚,如同从梦中醒来。

这几点供大家参考,阿弥陀佛。

                                                                                                               转自 净宗法师 "念佛问答"

                  既然讲念佛往生,为何有人只是听到佛号还没念出来,也能往生?

问:《观经》的下品上生和下品下生都讲到「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而消业往生。下品中生的人,只是遇善知识给他开示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光明神力,听闻到就说消八十亿劫生死罪而往生,弟子一直理解不到他是靠什麽力量而消业往生的,他不但没念佛,其他任何行持都没有。请师父慈悲解答。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你看得很仔细。你的意思是下品上生还念了一声佛,下品下生也念了十声佛,经中说他消了业,还可以理解。可是下品中生只是听到了佛名,也没有念,其他什麽都没做,就这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往生了,想不通啊!怎麽这样就往生了?这样就消业了?

  这其实很简单,很好解释。就像昙鸾大师打的比喻,《往生论注》言:「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闇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黑暗的房间哪怕有一千年,黑暗再怎样深重,光明一来,当下就退掉了。佛的名号就是光明,并不需要开口念出来才可以灭罪,听到就灭罪了,是当下光来暗去。光来的时候,你喊一声「亮了」,难道是喊这一声才亮的吗?不是喊完之後才破暗的,那已经是第二声了,已经落後了。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一听到,当下光来暗灭。听到佛的名号,佛名号的当体,十力威德、光明神力就在了,这是名号本身的作用。所以我们去给临终人助念,他都没张嘴,怎麽就往生了呢?就像冰块儿一样,光照到上面,它会不会融化?光一来,罪就灭,就这麽简单。

怎样才算老实念佛?

问:老实念佛,是类似於老实打坐、坐禅那样的一种念佛禅吗?


答:不是这样的。


老实念佛,可以从心和行两个方面来说。就是心要老实,行也老实。心怎麽老实呢? 就认了,就是「机法两种深信」 ——虽然有那麽多的法门,但是知道自己什麽法门都修不了,什麽法门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只有老老实实、乖乖巧巧、毫无条件、专心专意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心的老实。


众生都是不容易老实的,所以总是跟别人挑战,挑战一回,被打倒在地;打趴下了,实在老实了,投降了。「老实」就是投降的意思,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归命,如果不老实,怎麽能归命呢?我们发现每次都被自己无穷的业障、无尽的烦恼打得鼻青脸肿,实在没办法降伏内心的烦恼,就老实了。


深切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无有出离之缘」的罪恶生死凡夫。所谓「机深信」,机深信就是老实,没有机深信,就没有老实。不是深信自己多有本事,多有能力,多有修行,而是深信自己造罪造业,无有出离缘,只有六道轮回,只有堕落,只有这样的份,这才能老老实实。唯一的依靠就是阿弥陀佛。


就像一个病人,如果他觉得自己身体还好着,那他就不会老实;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只有这个神医能救他,他遇到这个神医能不老实吗?


好了,在这种心境下,他一定是一向专念这句阿弥陀佛,不会说「还有更好的法门吗?我是不是可以修行更高的?」其实没有更高的了,所有一切法门的功德利益都在这句名号当中。


所以,老实念佛,有两项指标,一个是心专,一个是行专。


一个是心中老实,完全归命;一个是行上老实,一向专念。


一向专念,倒不在於说一定要打坐,行、住、坐、卧都可以。总之,是一心靠倒阿弥陀佛,一心愿生西方净土,一心专称弥陀名号,行住坐卧总是这样,从早上到晚上,从今天到明天,从今年到明年,从现在直到死,都不改变。

如何面对临终的孤独

问:有一位莲友已经到了人生的边缘,那种孤独的感觉只有他自己知道。我该劝慰的也劝慰过了,每天念佛回向给他。但他临命终,身边无一人陪伴,孤零零地躺在床上,颈椎骨断裂,全身浮肿,已经几天没有吃食物了;念佛求往生是他唯一的希望,念佛机是他最大的安慰。 请师父帮助,能为他开示几句,让他心里得到最後一点温暖,真正感受师父的慈悲关爱。


答:阿弥陀佛。我得到这个信息都比较晚了,处理得不及时,所以非常抱歉。不知道这位莲友现在是不是已经往生了。但我想说几句: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无量寿经》里说「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世间人为了回避孤独的恐惧,往往就采取娱乐、旅游、冒险、结婚、结成社团的方式,但这些方法都不能最终消除内在的孤独。热闹的时候只是暂时的一种逃避。其实,热闹容易失去自我,孤独容易发现内在。我个人认为孤独应当是来得越早越好,我们要善於了解孤独,正确地去面对它。


凡是一个念佛的人,要达到平生业成,他一定要经过孤独这一关,不可能有人陪着你一道去度过生死,也不可能有人和你一道去跨越二河的白道;必须是一个人面对面地、直接地、孤独地去面对弥陀的救度。


因为我们特别贪恋这个世间,到哪里总是想找一个伴儿。所以,如果我们平常信佛念佛,信愿具足,应该说这一关是过了的。当然,作为烦恼的凡夫,有些情不舍,那是一种烦恼的表现。但从内在来讲,对孤独的本质应该有认识,有体验,而且战胜它。


阿弥陀佛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果要免除人生的孤独,不管是在平生,还是在临终,其实都一样,一定要进入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光明;有阿弥陀佛的引导,有观音、势至作为好朋友,有清净大海众菩萨日夜的护念,即使我们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其实并不感到孤独。如果感到孤独,没有感到温暖,那或许是对这个法门还不深入,信仰还不坚定。


我想,我死的时候,哪怕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大桥下面,即使没有朋友来看,在世间觉得这是遗憾,但对我来说,有阿弥陀佛就足够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愿做静默往生人」,「静」是寂静、安静;「默」是沉默,无人知道,无人明了。这不是孤独,这是满足。


当然,我所说的话,凡人的话都是软弱的,没有力量的,不够温暖的,但这就是人生的实相。


希望我们所有念佛人都能在弥陀的光照当中,远离孤独的恐惧。


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人怎样积极利世

问:念佛人怎样才能做到积极利世?

答:这个问题很大,每个人的回答也不一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定义什麽是「世间」,什麽是「利益」。


如果对利益世间有不同的看法,那当然选择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觉得「建一个大公司,能发财,能为社会创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这就是一般人讲的给社会的利益。这方面当然也是一部分利益。


但如果从佛法来看,这不是究竟的利益,也不是在根本处着力,这些事情往往是有利有弊,都是短暂的,比较浮浅的。


这个社会是人和人共同组成的,当然,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就比较侧重於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繁荣,有的人可能侧重於文化艺术。


总之,能够促成这个社会祥和、人民安乐,这都有利於社会。


但我觉得我们念佛人或许有更好的层面来利益社会,一般人追踪不到,一般人也做不来,但反而能更加幽密、更加根本地利益社会,利益所有众生。


那就是我们尽量保持一颗爱心,保持从阿弥陀佛那里感受到的良好的生命状态,以这种生命的爱心,对待周围的一切人事,传递这份爱心,增加这份爱心。


它虽然不能即时产生经济效益、物质财富,但其实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的。现在整个世界,物质很发达,并不缺物质,但每个人的心中都缺乏爱。


所以,我们虽然平凡地活着,但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弥陀给我们的清净、慈悲的爱心,我认为这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而且这也是非常隐秘的,也没有抛头露面,也不会引起他人的忌恨,也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也不需要更多力所不能及的付出。


我们保持一颗爱心,即使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也可以为社会、为世界祝福;即使我们年老,体弱多病,躺在病床上,仍然可以微笑面对人生,仍然可以让爱心的火炉不断地舒放热量。


第二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信教人信」,自己念佛,也教别人念佛,这是对一切有缘众生最大的利益。


菩萨本来就是自利利他,当然,这也是从爱心出发,并不矛盾。


反面来讲,一个人尽量少一些不平、愤恨等负面的情绪,这就是对社会做的最有力的贡献。


如果你虽然创造很多工作价值,每天在努力地工作,但内心焦虑、恐惧、不安,也给周围的人带来这些情绪;自己身体也不好,情绪也不好,甚至又抑郁,让别人为你担心;又在攀比,谁好谁坏,整个心情七上八下。


那你说你发了财,你做这些事情恐怕还是资不抵债。


绝大多数人可能对这个社会并没有正面的加分,反而是一辈子活下来欠的债更多。那这样讲利益,能有多少利益呢?当然,这些都是各人的价值观念不同,对利益理解不同。

如何平衡生活与念佛?

问:如何平衡自己平时的生活和念佛?我总是分不清主次。因为年轻,所以总是被一些外在的事情干扰,信愿不坚定。如何让青年人坚定信愿地念佛求往生?


答:这就是「生活与生死」的问题。生死的问题当然是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一般人天天活着,好像生死离我们很遥远;反而觉得怎麽生活下去,这好像是更重大的问题。


所以,道理上虽然明白,往生净土,解决生死,这是大事。但是一般人并没有那麽深的无常感、罪恶感,所以还会在日常生活当中汲汲营求,尤其是人还年轻、身体还壮实的时候。所以,年轻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无常观,这是不容易的,那就是宿善,千万人中难得一二。


这些让别人告诉可能效果也不大,因为正如所问的,虽然道理都明白,但是遇到工作的事、学习的事、婚姻的事、挣钱等等,就把生死的事情丢到脑後去了。


在实际的操作层面:第一,要闻熏佛法;第二,要有人生的历练。


闻熏佛法,建立佛法牢固的知见、正知正见,对世间事情的看法,你就能主次分明了,轻重缓急就很清楚。


再来,通过在生活当中历练,就知道为什麽老年人念佛,心性能够稳定下来。如果把他们放在年轻的时候,他们也不行。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人生阅历,知道原来那些花花世界、恩爱情仇没什麽意思,心已经归於平淡了。


你现在年轻,总是会好奇,要去尝试,或者是撞到南墙了,才知道要回头。


比如觉得爱情很美好,一下子给你甩到冰天雪地里,你就凉了吧;觉得做生意挣钱很好,结果一下子背一身债务,你这下又累了吧;还觉得当个小官,被别人拥簇很好,结果突然因为一件什麽事被搞下台了,「门前冷落鞍马稀」,这下就凉了吧……


这所有的,挫折来挫折去,後来就知道要老老实实的,还是一句佛号好;其他的,跟别人结个缘就行了,结个善缘,能过日子就可以了,就是人生归於平淡。


那麽通过这些,把我们的生命重心放在念佛这一方面,念佛成为我们的生命,念佛成为我们的呼吸,所谓「本命元辰」。其他的都像衣服一样,都像家俱一样,是身外之物,钱财、感情、名利、地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念佛最重要。有什麽比这个更重要?身体也没有比念佛更重要。


这样就把自己当一个死人,牢牢地以出世心,以往生心,回到世间做事。这个时候,你的心是很清凉的,你跟大家都结善缘。


一旦掉到这个世间里,把自己当作世间的一个活人,那就很难跳出来,就一定跟别人有对错、好坏,然後在里面起情绪的波动。


我也一样,我只要把自己当死人一下跳出来,就感到清凉;一旦掉进去了,也是在那里做事。


其实,地球上的事跟你有什麽关系?这都是那些赖在这里长久不愿出去的人,是他们的事,你在那里瞎操心干什麽呢?但是你掉进去了,就容易被迷惑。


所以,随时要拔得出来,因为念佛法门,一句佛号起来,你就是作往生想,作已死想,作是极乐世界人想——咱就不是娑婆世界的,是来这里做客、旅游的。


好,我希望大家都好;不好,也抱着一份同情心、哀悯心,而不是在这里搞一个你对我错,这样轻松无挂碍。


总之,这里跟我们没多大关系,我们来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就是多劝几个人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是他们的。好,也就那麽长,它能好到哪里去?三界火宅。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才是我们的家,才是真正好的地方。


在这个世界是要学习,但是学习能学得怎麽样呢?不就是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吗?如果把我们的时间精力大把地放在所谓知识的学习、积累这一方面,除非你想在这里轮回,那你就去办;作为一个往生西方净土的人,这一方面适可而止,略知则足。


就好像白天鹅,误成了丑小鸭,牠在小鸭堆里面,牠有必要学鸭子的行为模式吗?怎麽到河里去抓螺蛳,怎麽晃着个大肚子,学鸭子怎麽去叫。这都是鸭子要学的知识,对这只白天鹅来说,并不需要,牠将来就要冲天一飞。


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要冲天一飞,往生极乐;人要学的知识,还是让给他们去学吧。


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灭罪与因果矛盾吗?

「念佛灭罪」和「因果不空」,很多人都觉得这里有矛盾。这就是我们凡夫对於因果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一方面太执着了,就以为世间因果是不可改变的铁律。其实,因果本身就是改变,没有改变就没有因果。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从因果本身来说,第二从念佛来说。


首先,因果本身。刚才说过了,它的全称叫「因缘果报」,它是空性互转的概念;如果不是空性,从因怎麽能到果呢?如果就是一,那因永远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常见,不可改变的。或者说它不可改变,那也不可能有另外一种局面出现,那就断灭了。所以断见、常见,有时候互转。如果说因果不能改转,那也就无所谓因果,也就讲不通。


所以,从「因果」本身这两个字来讲,就是从因到果,它是空性的,它才可以互转,从因转为果。


那麽,既然它是互转的概念,它是决定於什麽方面呢?决定於一些因素,比如因缘的变化,还有强弱。


比如说,一个玻璃杯,往地上一掉,按说是要摔碎的,如果这个缘没有改变,它不就要摔碎了吗?它的果就是摔碎。但是,你用手给它接住了,它没有摔下去,这个缘变换了,它的果就变换了,它还会摔碎吗?就摔不碎了。


我们起心动念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一定能得豆吗?缘改了,就不得了。阳光太充足,晒死了;没有水分,也得不着。或者说缘不一样,种豆的果就会有的丰收,有的收获少。如果因改了呢?虽然先是种了豆,但是後来把豆拿走了,种了一个瓜,这因都改了,就更不可能得豆了,只能得瓜了。


所以,就这个关系来讲,你看哪个强哪个弱。


比如说一个小孩子,他愿意玩手机、打游戏;他妈就愿意他学习,不愿意他玩手机。他妈就是他的一个对境,一个外缘。那你看谁的力量大。这个缘如果力量强,就能改变因。


这个小孩子一看,慑於父母的威力,他就不敢玩手机了。虽然有因,它有果吗?玩不成。好了,母亲进一步去教育他、开导他、慈爱他,他觉得「玩手机确实对我的身心健康不利,我也不玩了」,这样,缘就改变了它的因,他本身也不想玩了。


所以,因缘都在改变当中。因缘果报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它本身是个变化的过程。


这是讲一般的因缘现象。


如果讲罪,罪也是一种因果关系。「罪福」,这本身就是因果。既然因果可以转,那麽罪也可以转。如果你行善积德了,就会转这个罪,或者说抑止原来的罪。


不仅可以转,不仅可以抑止,也可以灭罪。灭罪的方法多了,不仅是念佛,只要是真实法,都可以灭罪。


比如说,你开了般若智慧,所谓「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罪业是虚幻的,像草上之霜一样,太阳一出来就没有了。或者你诵大乘经典,诵咒语,诵佛菩萨的名号,这些都可以灭罪。它的前提就是因为因果是空性,因果不实,因果可以互转。


第二,我们就念佛来说。念佛是实相法,佛是实相,究竟圆满的实相。佛,又称涅盘,涅盘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本身就是超因超果。有因有果就是有生有灭,从因到果,因灭了,果就生了,所以它是一个生灭的过程。佛之所以讲不生不灭,就是超因超果,非因非果,所以,他当然就能破这个世间因果。


说「佛能破世间因果」,这话一般人听了以後又担心了,又恐惧了。因为佛不生不灭嘛,因果本来是有生有灭,成佛的目的就是要跳出世间因果这个轮回的圈子,不然你成什麽佛呢?所谓念佛、念佛,就是念佛的这种境界,以佛这种不生不灭的境界作为我们的依止。所以,它当下就是可以超越,超因超果,所以说「念佛成佛」。


这怎麽说呢?因果的体性是虚妄、不实、空、生灭,一切万法,从体性来讲都不真。那麽念佛,佛是究竟、真实,实相法,所以一真能够破万妄。世间一切万法,不管是何种因果,遇到念佛,佛就是真,一个真,你再多的谣言,再多的说法,只要事实显示出来,所有的虚妄当下破除。所以,遇到念佛,所有这一切就止息了。


当然,这一点也希望大家正确理解,不要落入断灭见当中。


就好像一灯能够破长夜,念佛,佛是无量光明,那麽我们一般的世间轮转的因果事相,都是众生无明所感召,都是黑暗的。所以念佛,佛是智慧长明之灯,一灯能够破长夜,这是从比喻上让我们理解。


那不是说「定业不可改」吗?这也是看在哪个立场来说的。就我们众生所造的业,有所谓定业、不定业,就是这个业非常重,一定要显示出来,甚至当生或者次生就显示出它的果报等等,但是遇到实相法,那当然就不存在了,所以有《灭定业真言》,肯定是可以灭的。


一般的凡夫众生,所谓「假使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罪业非常多,虚妄当中套着虚妄,除了念佛,还有什麽可以灭罪呢?当然我们刚才说了,念经念咒也可以灭罪。《观经》说,闻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灭罪千劫;如果念佛,一声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功效、功能完全不一样。


当然,这里念佛,净土宗特指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有他的本愿——「称我名号,必定往生」,所以,这句名号的功能、力用,对我们凡夫来讲特别有效果。

佛弟子如何过农历新年?

问:又快到过农历新年了,有人问佛弟子应该怎样过新年,这里我先总的回答,然後就具体的问题跟大家分享。

答:一、【总的原则】

佛弟子过新年,我想有这五点。


第一,念无常

 时间过得非常快,一晃就一年。年、节都是关口,提醒我们过一年少一年,生命如少水之鱼,痛念无常能发起道心。当然,平常也是无常,可是平常之时心容易忽视,到过年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惊觉。


第二,念佛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团圆,子女也回到父母身边。我们要想到我们的法身父母——阿弥陀佛,我们的菩萨兄弟——观世音、大势至,他们都在极乐世界望眼欲穿地等着我们娑婆流浪的穷子早日回到极乐净土团圆,在极乐世界过大年。我们还在这里流浪,所以看见世间人回家团圆过年,要想到我们要回到我们极乐本家,跟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团团圆圆。


第三,念苦众生

本来过年是全民欢乐的日子,干嘛要念苦呢?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人类的欢乐往往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每到年节,有大量的动物被宰杀,所以我们念这些众生的苦恼,念佛为牠们回向。

同时,我们想到还有很多人,虽然过年了却不能回家,或在工作岗位,或在医院受病苦折磨,或在煎熬当中身心不自在,并不能像常人那样享受年节的安乐。

总之,这是一个苦恼的世界。所以,在大众欢庆的时候,我们另外具备一只冷静的眼睛,看见众生的逼恼苦迫,不迷失在看似欢乐的现象当中,而以念佛回向给一切有缘众生。


第四,可以随俗,但不失原则

年节假日各地都有一些风俗习惯,我们佛弟子也是普通的社会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入乡随俗,可以有一些随顺,但是不要失原则。

什麽叫不失原则?比如平常不喝酒的,不因为过年了,有朋友三请四邀就喝酒,那就失去原则了;平常不杀生不吃肉,过年了别人请客又吃肉了,这就是失去原则。

总之,信仰的原则不能丢掉。


第五,理性中庸,无过不及,保持平常心

一般人过年追求狂欢达旦,起居无常,在一块儿打牌,喝酒,娱乐,往往都不好好睡觉,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也不应该这样。作为佛弟子,虽然过年稍微随大家高兴一点,热闹一点,也只是稍微随意点,内在还是保持平常心。

只有人,才会编出一些日子过节、过年,然後在那里过多地动荡。你看地球绕太阳转,转一圈成一年,真正过年是地球在过年。但它都是很稳定的,它如果说「到哪个地方,过年了,我高兴就突然抖动一下」,那麽地球人不都完了吗?天体的运行都是常恒稳定的。

上面讲了几个原则,下面是一些具体问题。


二、【具体问题】


1.问:对传统文化、风俗禁忌,佛弟子如何面对?佛法是否对新年有任何忌讳? 


佛法教导我们要随时谨慎三业,身口意三业都不要造恶,造了恶因就要结恶果。在此之外,没有任何毫不合理的禁忌。如果身口意三业都能保持端正,那还需要禁忌什麽呢?所以,既没有,也毫无必要。


只有外道,平常放纵三业,然後会遭受苦报,他又不知道怎麽解决,搞一些「戒禁取」,自己编些东西,说要忌讳这个,忌讳那个,这都是迷信。比如一个人眼睛明亮,在大太阳底下走路,他就是坦坦荡荡走路。还有一个人眼睛看不见,又在黑暗的房间里,他就有许多忌讳,「不能直行,不能走快,一定要摸着走,要爬着走」。其实这些禁忌也不能保证他不摔跤、不磕着碰着。这都是无明。所以,随顺佛法因果的法则,坦坦荡荡做人,坦坦荡荡行路,没有什麽忌讳。


虽然我们没有忌讳,跟别人打交道,别人有忌讳,怎麽来应对呢?如果在私人空间,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当然完全依照佛法,没什麽忌讳的。可是融入大众,在众人中间,不能自己完全做主,这个时候要兼顾对方,所以不妨随俗;但是内心住於正见,并不是什麽忌讳,心里知道没这事儿。


因为这些所谓的禁忌,都是无明、迷茫众生的一种共业,「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大家都说有这样的忌讳,大家都这样认为,其实毫无根据。但是众生就是这样茫然,而且随大溜,跟风,习惯的势力特别强大。


无关紧要的事,如果你跟他对抗,一定要跟他说没这禁忌,你一千张嘴、一万张嘴也讲不过他,所以就不妨随俗。也不显出自己特立独行,好像我们佛法怎麽正知正见,跟别人不一样。如果一定要这样显示,只怕会生起一些不必要的违缘和障碍。


比如你在家里是个新来的媳妇,你信佛,你的老公公特别迷信,有很多忌讳。你偏偏在过年的时候哪壶不开提哪壶,使劲讲「老了死的」,说没有忌讳,他偏偏不爱听「老了死的」,这家里日子怎麽过?


所以,我们自己没有禁忌,没有这样的错误知见,但是要照顾对方的情绪和接受程度,特别是老人、长辈,他有这些讲究,要照顾他,爱护他。所以,我们学佛法不光是学到一些知见,还要在慈悲心这方面有感悟,要有表现。


比如有人讲初一不能扫地。如果你家里都可以扫,那你就扫。如果有老人说不能扫,那就听他的,「别扫,留着这个财气,今年可以发大财」,不过就是一句话说说而已。


其他种种规矩、忌讳,都这麽处理就好了。原则是不要造成自害害他。如果规矩害人,像以前祭祀河里的龙神、河神,要把活的小孩子扔到河里去,那就不可以。如果并没有大的妨害,是大家共同的约定,那就无妨。


2.问:除夕夜吃团圆饭,难免大鱼大肉、喝酒等,吃素的佛弟子在同桌吃饭时应该怎麽面对?家人新年宰杀鸡鸭,如何是好?新年是否一定要大鱼大肉?


关於吃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佛弟子吃素,平静,少语,多念佛。


吃素,不论在任何时候,饮食都以清素为宜,比较清淡、素简为好,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更不宜肥甘厚腻。现在的人都不缺吃的,三高特别多,吃出了一身的毛病。


平静,面对一桌子杀生菜肴,也不会很欢喜,怎麽能欢喜起来?但是大过年的脸色非常阴郁也不好,所以就是平静。


少语,就是少说话,但也不是不说话。人家跟你说话,你要应一句,也不要太怠慢了,特别是对老人、长辈。但说多了往往无益,而这种场合往往都讲吃喝,好吃不好吃,怎麽说?


念佛,就是心里多念南无阿弥陀佛。面对这种场景,都是杀生,不清净,很染污,那麽心中念佛,为满桌的鸡鸭鹅鱼超度,为吃的人祈福消业。这都是良好的善愿,而且也一定有它的作用。


遇到杀生,能止杀就止杀。比如你是个长者,你到别人家,别人为你杀生,「别别别,医生告诉我,我经常吃药,不能吃这个」。如果你没有能力止杀,至少在心里止,心里不同意、不赞赏这种作为,然後念佛为这些被宰杀的动物回向。


3.问:在除夕夜、年初一,有佛弟子争破头到庙里点头香,怎麽看待?还有开工选吉日良辰,还有生肖运程等,应该相信这些吗?佛法怎麽说命运?


关於选好日子,佛法里没有这个。心情好,天天都是好日子。只要你念佛,按照佛法去做,谨慎三业多念佛,日日都是好日子;你不念佛,不谨慎三业,即使黄道吉日也有遇灾星的,也有很多车祸。


至於除夕、初一点头香,对初机学佛的人来讲可以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他的虔诚心,另外鼓励他发长远心。为什麽呢?


中国人说「一年之计在於春,一日之计在於晨」,大年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是大清早,一日的最开始,说「我这一年特别忙,心思也没在佛法上用多少,今天我要吃素,斋戒清净,大清早冒着寒风我也到寺院去,好歹点个头香」,也可以讲是一年就押宝押在这一天了。从这个角度讲,是他对佛菩萨的一片诚心,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我觉得自己表达虔诚就好,不要跟人家比。有的地方说点头香多少钱,这就染污了。你恭恭敬敬尽到自己的一份心,啥时候去,排在人前人後,都是你的第一炷香,佛菩萨都知道。何况佛菩萨也不过年,这个头香跟谁点的呢?还不是自己想的。


再来,最好是日日念佛,平常念佛才重要,并不是这一天点完就算数。这就像一年到头不给父母打个电话,也不问候一声,过年了,半夜一点钟跑到父母家点个头香,这是对待父母的孝顺态度吗?这有点糊弄的意思。我们对佛菩萨不能糊弄,不能贿赂,平常念佛,功夫用在平时,感情好、虔诚也都在平时。


开工主要是各项筹备工作完满,这就是好日子;你有为大众服务的心,这就是好日子;你有念佛的心,这就是好日子。如果心中不信三宝,不信因果,想坑人,即使选再好的日子,开工都不能吉利。


不过,大家都那麽选,你也可以,比如开个吉利,有人讲初四,有的是初八,也未尝不可,这就是所谓随俗。


运程、运势,一般凡人还是有的。为什麽?因为是凡夫,还在三界之内,业力不自在。解决的方法倒不是什麽看八字、改名字,这都不是根本之道。根本之道就是修福念佛,求生净土。


你修来福报,命运就改;你念佛就能消灾免难,就有佛光普照,吉祥护佑;你能求生净土,人生的轨迹就变了。人生就像开路一样,你在六道轮回这条道上走,这条路很凶险,到处有泥石流,有山体滑坡,你怎麽走?迟早会被大石头砸着。


但是你往极乐方向这条道一转,那是一条光明大道,诸佛护念,平坦直达,也没有泥石流,没有高山坠石,你的方向一转,不就安全了吗?人生不同道路的选择,决定你会有什麽命运。


4.问:佛弟子在新年期间是否适合出席丧礼或友人的婚礼,或到医院探访病人?有特别的活动,需要忌讳吗?


没有任何忌讳。为什麽?参加这些活动,它能表达我们的友情,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和表达。爱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对待任何众生,它都是需要的,都是受欢迎的。


大过年的,别人都在热热闹闹过年,这个朋友在医院孤苦伶仃,寂寞难熬,你去看他,这有什麽忌讳?他多高兴。让众生的心欢喜,这样就能生起福报。


特别活动要忌讳的话,比如杀生、害人这些活动,这不仅过年要禁忌,在任何时候三业都要谨慎的。


5.问:佛弟子是否可以拿压岁钱、除夕放鞭炮、贴春联、送贺年卡、说新年吉祥话、互相送礼等等?


这些都可以做,以佛法的内涵,让这些活动更加清净庄严。因为过年,特别是互相拜年,也是人际沟通的一个良好机会。平常可能有些话不好说,就此机会来感恩,道歉,化解一年的误会,不也很好吗?再加上一些佛法的内容,不要搞得那麽俗,有信仰,有佛法,反而能提升生活品质、人生品位。


比如发压岁钱,有些佛教团体印的折价券就特别精美,也有佛法的内涵和意义,或者有一句佛号,能消业增福。贴春联也有佛教的内涵、良好的祝福意义,礼卡也是这样,说新年吉祥话也是这样。


6.有人问:其他宗教信徒到佛弟子家拜年,佛弟子应该注意什麽?


现在都是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家互相尊重。因为有些宗教有它的忌讳,来拜年,我们就谈友情,表示感恩。特别注意不要贬低对方的信仰,让人家难堪。


7.问:佛弟子新年前在家中大扫除,整理神主牌位,有什麽禁忌吗?


主要是保持恭敬心。神主牌位、祖先牌位跟我们都有关系,可以恭恭敬敬地边念着佛边打扫,而且动作也是很轻的,不要磕磕碰碰,乱摔乱扔。身体动作也能反映我们的心,心中珍重,庄重,那麽你的动作也一定是稳重、不轻浮的。


不管对方怎样,如果说「他都多少代了,都走了,哪里在那个牌上,随便」,不是那回事,不是给对方看,你自己心中敬重,所谓自求多福,你这样做,自己能增长福报。


有佛法信仰,过年更是可以在神主牌位、祖先牌位面前宣扬一番佛法的道理,念佛回向祖先,超度历代祖先往生净土,也希望历代祖先护佑你的子孙。


有人信神不信祖先,说「祖先怎麽能护佑子孙?」父母有父母的照顾,祖先也有祖先的照顾,这个不矛盾。像我们佛弟子,我们靠佛菩萨照顾,这是根本的法身慧命;但是中国人相信祖先,这也是不矛盾的。你在单位还要靠领导照顾,在国家之内也要靠国家护卫力量的照顾,这是不同层面说的话。


三、春节、清明、冬至、盂兰节、佛诞、中元节,包括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很多传统节日,跟佛教内容密切相关,甚至佛教的节日也加入了很多中国民俗的内容。


比如三个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未必都是佛弟子到寺院来,到庙会去,大家都来,也都尊重佛教的素食习惯等等,还有玩杂耍的,卖东西的,逛集市的,多着呢。我觉得佛弟子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利用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来跟大家广泛地结佛缘,这个时候跟他结佛缘,一般人都是很愿意接受的。


比如今年猪年,我们就印送了不少窗花,取名叫「摩尼宝猪」。今年是猪年,有一个福字,然後有头肥肥壮壮的小猪,还有一颗大宝珠,寓意非常吉祥。这样大家看着都很高兴,新年又发财,身体又壮实,还有一串念佛珠护着,有佛法护着,还有福报,他不就高兴吗?然後还有一句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跟他结上佛缘了。


总之,我们在娑婆世界是入乡随俗,这是别人的地方,我们的老家在极乐净土。在这里都是短暂逗留,还是回归极乐老家的好,这样才安稳。


南无阿弥陀佛,谢谢。

极乐世界的相也是虚妄吗?

问: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七宝池,金沙铺地,这些究竟是虚妄还是真实的?佛说诸行无常,但又说去了极乐净土就能得到荣华富贵、寿命无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到底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答:

这些佛教的理论,初学的人往往容易混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金刚经》的话,这是指什么呢?

指三界、娑婆世界,是就凡夫分别、妄想心所见,所以说“都是虚妄”。

比如说见了红花,见了绿叶,就认定这是红花,这是绿叶。或者买了房子,“这是别墅,怎么怎么好;那栋小房子很差”,在这里面执相以求,对这个“相”很执著,认为确定就是如此,大啦小啦,好啦坏啦,美啦丑啦,这样产生无量分别、烦恼,又造下无边的恶业。

佛就破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目的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表象虽然如此,但是它的性——“性”就是体性,不是表象——它的体、性质是一样的,就是空性,或者说真如性。

如果是悟道的圣人,他也可以说“凡所有相,皆是真实”。为什么呢?

因为一切万法本来寂灭,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他见一切万象、一切万法都是不生不灭、究竟涅槃的本来面貌,当然就是真实了。这一切万法显现为一切现象,所以只要不执著现象、心生分别,破这个相的话,就能契入真实。

这句话主要是对破凡夫在这有为有漏、虚妄共业所显现的世界当中的分别、情执,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极乐世界就不一样了,极乐世界不是凡夫的有漏业、染污业所感,它是法藏比丘清净愿力、无漏智慧所感现的世界,是随顺法性所显现的。《往生论注》就说“相好庄严即法身”。

极乐世界,比如说七宝树的一片叶子,一滴八功德水,都是究竟真理的显示、顺性功德的显现,都是无为无漏涅槃的境界。当然这些相就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

它的真实体现在哪里呢?

一,如果就悟者、无生法忍的菩萨、释迦牟尼佛来看,娑婆世界都是真实的,但是为什么对我们就是虚妄的呢?而极乐世界一片七宝树的叶,怎么对去往生的凡夫也是真实的呢?这是因为极乐世界的一片树叶、一滴八功德水,不管什么众生往生去接触到,当下就可以悟得真如实相。

比如七宝树,经中说,或者光触其身,或者闻其香味,或者见其光明照耀,或者吃它的果子,或者看树的颜色,种种这一切,都可以得无生法忍。极乐世界的水如果你沐浴了,都能荡除心垢,豁然开悟。它这种真实,有让众生证悟道法的功能作用,而娑婆世界的依报没有这样的功能。

至于经中说七宝栏楯、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铺地等等,这些都是借用娑婆世界的金宝等来比喻说明而已,真正的极乐世界是无可言说的,因为这是真理的境界、涅槃的境界,娑婆世界没法说明。

所以,这些都是比喻,不要执以为真。

二,再来,“诸行无常”,这就是佛法当中三法印的第一句,叫无常印;“诸法无我”,第二句无我印;“涅槃寂静”,第三句涅槃印。

“诸行无常”也是指有为法,众生有为法是无常的,不能常恒相续。但是,佛说无常的目的是要我们能够突破无常的束缚,契入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就是常恒不变的,超越生死轮回,超越无穷,超越无常幻灭的境界。所以,无常是让我们契入真常;涅槃的境界,就是不生不灭、真常。

佛的涅槃四德叫作“常、乐、我、净”。无常是苦,无常、苦、空,不能因为说这些,就说“佛说无常、苦、空,怎么还说常乐我净呢?”

正因为凡夫的流转是无常、苦、空的,所以要对治凡夫这样的苦空,那往生极乐就得到涅槃——常、乐、我、净。

极乐世界讲的荣华富贵、寿命无尽,这是就凡夫的语言来表达,其实是一种不生不灭的无量寿,超越时间概念。如果仅仅说活一百万岁、五亿、无穷无尽,还不是那个意思,它是一种真理的境界。

所谓“荣华富贵”,也就是我们自性当中所有功德,成佛的富贵功德;并不是说好吃好喝、山珍海味,要知道这也是娑婆世界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

这些需要多多地熏修,了解佛法的内涵。

所以,这个不会自相矛盾,两种说法都正确。一个是讲娑婆世界,一个是讲极乐世界。

比如我们讲一个人坐牢很不自由,正不正确?正确。从牢里出来了,就很自由,正不正确?也正确。所以,不能把坐牢的不自由,拿来说“你说不自由,怎么又说自由了呢?”我说自由是解脱以后,从牢房出来之后才自由,在牢里哪有自由呢?

所以,在娑婆世界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行无常,无常、苦、空、无我,这是娑婆世界,三界之内。

那么净土,三界之外,当然就是真实,就是“无衰无变,建立常然”,就是涅槃,就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是常乐我净、大涅槃境界,这都正确。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空性吗?

问一:法师说任何时候都不离开缘起和空性,那西方极乐世界如何说起?

答一: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缘起,也是空性。

缘起有「染缘起」和「净缘起」。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随顺法性,以清净大愿业力缘起清净国土,所以极乐世界仍然是缘起。娑婆世界是凡夫造业的染缘起,是违逆,不顺法性的,所以才成破败、颠倒、五浊、苦痛的世界。


极乐世界当然是空性,或称为「法性、佛性、涅盘界、无生」等等。昙鸾大师说「相好庄严即法身」,极乐世界的一切相好庄严,当下就是法身、法性的存在。而且可以让极乐的众生,眼见耳闻,六根所对的当下就悟入法性。


娑婆世界的一切当然也是空性,可是它不能让你六根对境就能悟得空性、法性,反而让你执着分别。因为娑婆世界是染污的缘起,不像净土是清净的缘起,有那个功能和作用。


问二:阿弥陀佛慈悲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譬如一切众生是阿弥陀佛的孩子,那众生有佛性是如何说?

答二:不太了解问的是什麽意思。众生有佛性,才是阿弥陀佛的孩子;众生没有佛性,怎麽谈得上是阿弥陀佛的孩子呢?

孩子是秉着父母的气血,秉着父母的基因。因为佛圆满证悟佛性,而众生身上也有佛性,所以众生才能成为佛的孩子。只是众生的佛性被掩盖,被烦恼所染污,所以才需要佛来开导,来救度。


问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和宇宙又是怎麽说?

答三:「宇宙」是在我们人类的立场上来说的,站在人的观察角度,以人的观感,对所谓客观世界的认知,或者说把自己所认知的世界称为「宇宙」。


极乐世界不在宇宙的范围之内。为什麽呢?它是涅盘界,是超越时空的存在,而宇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时空的存在。当然,极乐世界也不离开我们所感悟的时空。因为是超越嘛,所以就可以在当下的状态当中而显示它的超越性。


打个比喻,往生的时候,好像一个人做梦,梦里面的时空跟外面的时空,根本就不是一个境界,但是从床上一醒来,你就在你的房间当中。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像大梦一醒一样,这里当下就是净土。

就佛菩萨来说,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染污世界也是清净的。可是以我们现在心灵的觉悟,感悟到的维度没有到的话,只能见到染污的世界。


问四:弟子是有老实念佛,弟子的心态处於什麽阶段呢?我现在想知道药方,应该不过分吧?

答四:不过分,因为凡夫都好奇。

出於什麽心态呢?出於还不老实的心态,常没凡夫以凡情测佛智。如果真想了解,到了净土究竟明白。

在这个世间可以多读一些大乘经典,不过,即使读得懂,也是说食数宝,不如老实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

只要愿往生不称名也能往生吗?

问: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只要发起一念愿生之心,当下往生决定。请问,只要愿往生,不称名也能往生吗?


答: 昙鸾大师所说的「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这个「愿往生」是真的愿往生,也就是所谓的「克念愿生」。


善导大师解释六字名号说「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这「南无」两个字就是「发愿回向」,这就是「愿往生」在这当中了。


为什麽一念愿心起,往生当下决定呢?


因为这个愿生心是以阿弥陀佛作为他愿生的本体,「『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所以,一念愿心发起的时候,万行都具备了,怎麽能不往生呢?


所以《无量寿经》里面就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十八愿成就文里面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但是,如果是想靠自力自己修行,而不是以佛的名号、佛的功德作为自己愿生之体,那不要说一念愿生心,即使从早到晚,从今年到明年,也往生不定。


为什麽呢?因为这不是真愿往生心,他所仰仗的资本——体是不一样的。

就像坐船过海,一念上船,只要是这个船坚固就能过。如果这是个纸船,就是念念上船也没用。


所以,这里说的「一念愿生心」,不是不称名,他的愿心当体就是名号,怎麽会不称名呢?他这个愿心就是名号铸就的,只是说没有念出佛号,是在某种因缘下,比如说时间短,来不及,快要死了,或者舌头僵硬、喉咙管发不出声了。


这都没有问题,因为这一念,体就得到了;如果不是这些情况,一定会念念相续。

弥陀救度与上帝救赎有何不同?

答:不论何种救赎皆可贵、感动,略说二者有十点不同。


1.空间不同。上帝救赎仅限地球,弥陀救度遍及十方一切世界。


2.时间不同。上帝救赎有末日审判之截止日期,弥陀救度尽未来际永不止息。


3.广狭不同。上帝救赎只及於人类,弥陀救度广及一切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之六道众生。


4. 机率不同。上帝救赎,一人只有一次机会;弥陀救度,人人都有无数次机会,即使今生不得度,下入三恶道,弥陀仍然随逐不舍施以救拔,或令再度转生为人而得度。上帝救赎不完全,必定有一部分人永陷火狱,不得救度;弥陀救度则即使造罪已入地狱众生,也誓必一个不漏地加以救度,故从无穷时劫来看,任何众生皆有百分之百机率被救往极乐净土。


5. 角色不同。上帝既是救赎者又是审判者;阿弥陀佛纯是救度者,不是审判者,慈悲哀愍众生造罪受苦,越是罪苦,越加救度,乃至永陷阿鼻地狱众生也誓必救度。


6. 难易不同。上帝救赎单一强调信,似乎缺少具体明确简易的手段,有人信不来或信心无法坚持,便不得其门而入;弥陀救度可以随时随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方便简易,令愚痴众生不论懂与不懂,信与不信,信深信浅都能与阿弥陀佛对接沟通,蒙受阿弥陀佛光照保护。


7. 利益不同。上帝救人生天,并未能与真理完全同体,因受造物与造物主永远不能平等;弥陀救度众生往生极乐则皆平等成佛,与真理究竟一体,无二无别,是绝对平等的真理境界。


8. 慈悲不同。如上可知,上帝救赎,慈悲小而有限;弥陀救度,慈悲大而无限。


9. 理论不同。上帝救赎以创世论为基础,即上帝创世造人,而人违背上帝意旨造罪,上帝爱其造物故予救赎。弥陀救度以佛性及缘起论为基础,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清净平等,一体不二,为真理本体,无造无被造。众生迷此佛性,自己颠倒造罪,因而受苦受难;诸佛菩萨觉悟此佛性得大解脱自在,怜愍众生迷惑颠倒造罪受苦,自然流露平等大慈悲心而欲救拔。


10. 觉悟不同。如果说「爱即真理」,则爱的深度广度取决於对真理觉悟的深浅。二相对比,很显然有神宗教所宣称上帝(主、神)的爱与阿弥陀佛的慈悲究竟不能相比,说明其对真理的觉悟有限,如雾中观花,含有臆测的成份,难以经受合理的质疑,非如佛教,由大彻大悟,起大慈大悲,其理与事皆经得起任何质疑。

如何理解「别人是自己的镜子」 

问:弟子一直难以消化「别人是自己的镜子」之类的道理,「看到别人的不足,说明自己内心分别、执情重,还不够慈悲」,这样还可以理解。佛陀关於「别人是自己的镜子」这类的道理有经文依据吗?到底重点在哪里?


答:如果不了解佛经,这句话看起来真的是难以接受,难以消化。


「别人是自己的镜子,别人干的不好就是我干的不好吗?」因为镜子只能反映出照镜人身上的情况,是乾净,还是肮脏;是庄严,还是丑陋。如果照出镜子里面的人很丑陋,我们不能怪镜子。关於这点,一般人确实难以接受,但它确确实实是大乘经典的要义。


《华严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所见到、所闻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造出来的,那外面的世界当然就是我们内心的镜子。我们所遇到的依报环境,所遇到的一切人事,内心一切起心动念的烦恼,完完全全、百分之百要我们自己负责任。


唯识宗里说「万法唯识」,道理也是一样的。心造天堂,心造地狱。遇到不好的人,这是我们的心感召来的;遇到不好的事,也是我们的心造作而成的。


佛经里有「一水四见」的案例。同样是水,天人见的就是琉璃,人见的就是一般的水,饿鬼见的就是火焰,鱼、虾见的就是牠的住宅。所以,一切万法无有自性。


比如,一个人你见他是坏;可是,他对自己的父母、妻儿却很有爱心。别人见他就是好,怎麽遇到你就变坏了呢?这个我们要感到深深惭愧。

什么我们往生称为「回家」?

问:为什么我们往生称为"回家"?我们有去过极乐净土吗?


答:我们没有去过极乐净土。那怎麽叫「回家」呢?一个是从众生的佛性来说的,一个是从弥陀的慈悲来说的。

我们众生的佛性跟诸佛一样,佛性是我们的本有家乡,但是我们因为无明,逃离了佛性的本有家乡;极乐世界是佛性的完全展现,我们回归极乐净土,就能完全证悟佛性。依此来讲,称为"回家"。

另外,众生虽然从来没有往生极乐,也不知道自己跟阿弥陀佛是什麽关系;可是阿弥陀佛视一切众生如同他的独生子,他也怜悯我们众生有佛性,可是背离佛性在外面漂流。

所以他建立极乐净土,以光明名号摄受我们回归净土;我们回归净土,也就如同孩子回到了慈爱父母的怀抱。依此来讲,叫作"回家"。

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间福报

问:印光大师说,念佛不求世间福报,但自然得到世间福报,比如说长寿无病等等。这是从哪里得出来的结论呢?经中大多数提到念佛都是得生极乐世界的利益,谈到念佛可以在世间得到真正很好利益的,有哪几部经呢?


答:首先,「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这是说念佛人是应当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根本目的,不是局限在求世间的福报。


有人担心说「求往生极乐世界固然很好,可是我还在世间生活,也希望在世间得到福报,可不可以求呢?或者说有没有效果呢?」 所以,印光大师说「你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世间福报不求也自然得到,而且更加丰富」。 那麽,这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这可以讲是必然的道理。就像我们种一棵树,我们的目的,如果是果树当然是要结果的,如果是风景树当然是装饰,如果是用材树当然是为了取木材。


不管你为了什麽,你种下一棵树,虽然不是为了求树的影子和树荫,但是你种了树必然有树荫。树荫就比喻世间福报,树的本身比喻往生极乐成佛度生的功德利益。


因为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心跟佛的愿力,跟佛的光明完全相应,跟我们本身的佛性、宇宙的真理法性也完全相应,这样就能消除我们的业障,改转我们的命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不求世间福报自然也就有了。


这种福报的来临,因为是随顺佛性和法性的,所以非常自然,而且很稳定,不会丢失。

以净土三部经来说,固然是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根本宗旨。

至於世间利益,像四十八愿里说的「触光柔软」,这也是世间的利益。

你念佛,你在世间会安详,少脾气,心情比较好,心灵平静安乐,这不是世间美好的福报利益吗?


又比如说「天人致敬愿」,念佛,在这世间获得别人的尊重,还得无生法忍,这都是今生得到的利益。

《观经》下品往生说,念一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也是现世福报。灭罪就能增福,这也是讲现世福的。


当然,他的目的是往生,不是为了求灭罪,可是自自然然地就能灭罪。像《观经》下辈三品往生,按照他们本身的造业来讲,经中说临终的时候地狱相现前,「地狱众火一时俱至」,这个人应当堕入地狱,多劫受苦,而且在临终的时候都是苦逼慌乱的,种种苦恼。


可是因为在慌乱心中受善知识的引导念了南无阿弥陀佛,他没有求世间福报,也於念念之中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不是得到了吗?

「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这时临终的巨大苦恼就改变了,这也是现世福乐利益。这些他都没有求,而自然就有的。


又比如《阿弥陀经》说,念佛之人蒙受六方恒河沙诸佛的护念,这也是现世福报。蒙诸佛护念,当然就会安乐,就会遇难成祥。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说到念佛有五种增上缘:


  第一灭罪增上缘;

  第二护念得长命增上缘;

  第三见佛增上缘;

  第四摄生增上缘;

  第五证生增上缘。

「增上缘」,就是靠佛的力量得到这样的功德利益。前面三种灭罪、护念、见佛,这都是现世的利益,後面两种是讲往生的。


「摄生」就是摄取众生往生极乐。


「证生」就是证明决定往生,增长信心。


引用的经文呢?

善导大师引用六部往生经,这六部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般舟三昧经》《十往生经》《净度三昧经》。其实还不止,另外有《灌顶经》《月灯三昧经》《文殊般若经》,总之也不少了。


这一切世间福报还是从我们心中所出生的,当一个人心地善良、柔软、利他,这样就有福报。阿弥陀佛的心地是最善良、最柔软、最利他的,慈悲至极。


阿弥陀佛的名号称为福慧两足,无量光明是智慧圆满,无量寿命是福德圆满,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自然有福、有智慧,而且这是究竟圆满出世解脱成佛的。


出世成佛的福报是根本的,世间的福报是枝末的,得到根本,自然就有枝末了。

什么他人念佛灵,我念佛祈求就不灵

问:南无阿弥陀佛。有好多人看《念佛感应录》,好像他人念佛都很灵,祈求什么都有感应,可是落在自己身上,念佛就不灵。


答:比如这里有位居士就说他在基层工作,想要调到县城去,念了230万声佛号也不灵光。所以,他心里非常着急,而且得出一个结论:念佛往生是管用的,念佛祈求世间福报大概没什麽用。他在「佛知道」平台提问了好几次,也有一些法师、莲友给他回答,但是一直没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他急得要命。


我看那些回答都还不错,我来回答也不能比他们答得更好,也不能立即就给你找一个城里的工作,再给你介绍个好媳妇——这是你的愿望。你念阿弥陀佛230万声了,向佛祈求,发了这麽多信号,都没有解决,凡人哪有那个本事呢?


这里我想说几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念佛都是灵的。


念佛当然是正定之业,决定往生。这句名号是无量光寿,是一切功德的总体,所以它对於世间消业增福,作用也是毫无疑问的。


为什麽像刚才讲的有人念佛就很灵,到了自己身上,似乎实行的就不灵光呢?

关於这个,慧净上人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序文当中,从教理上有说明。


念佛感应有四种形式:显感显应,冥感冥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所谓「冥」,就是隐藏着、暗地里,我们个人心中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它存在,所以说「冥冥之中」。


《念佛感应录》因为要给大家作说明,作个案例,所以只能是记载显感显应的例子。就是这个人明显在念佛,他也在祈求,然後他的效果明显展示出来,这叫「显感显应」。


很多人很虔诚地念佛祈求,这是显感,「感」就是众生来念佛,来感通佛。

像这位居士,你已经念了230万声,这是显感,但是没有显应,没有明显地回应。但是这里面有冥应,就是佛已经回应你了,但是隐藏着,还没有明显让你知道。

我们要知道,显感冥应也是一样的,声声不空过,你每念一声都有效果的。另外,这种感应的大小、强弱,其实和我们的心态相关。像你那麽急切,甚至有愤恨,这个感应就弱了。


下面我们再分析。


第二,我想说一个比喻。


比如说我们要坐车到前面去,只有一百米远,请人家把我们带到那里去,几秒钟就开到了。


同样也是一百米远,比如在河对岸,你想过去,可是没有桥。要不然就绕很长一条弯路,找到一座桥,可能花掉好几个小时;如果就地新建一座桥,可能要花掉好几年。


所以,同样是一百米远的路程,有人很快就可以到达,有人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


同样,求转换一个工作,有人很快就换到好工作,怎麽我们求就那麽难呢?


比如你想从基层到城里来找一个好工作,这中间有一条「河」,你前世在这方面没有铺垫这个缘分,包括找对象等等这一切。


你既然拜托佛了,佛说「那里有桥,我带你走吧」,你又不愿意,「绕那麽大弯干什麽?直接过去不就行了?」直接过去,就栽到河里去了。


坐车就像我们念着佛,靠阿弥陀佛,佛就带你从那个桥头过去。这就是冥应,每一步都在往桥上走着。你还没看出来,你还着急着呢,「怎麽离开对岸越来越远了呢?」


这是一个比喻,就是同样的目标似乎都不难,「都是小事,你怎麽不能帮我解决?」因为人在这个凡俗的世界当中,佛来利益我们,他也是就我们过去的因缘、周围的环境施展他的工作。


第三,我们怎样向佛祈求。


既然这件事情自己没有办法做,拜托佛就要全部交出去,交给佛。如果自己有本事,就自己做。交给佛,就是让佛按照他的意思和智慧来成全,不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思和想法。


不要一根筋地一定要怎样。你交给佛了,就让佛来想办法解决。你有本事,就自己解决;你又解决不了,还让佛按照你的方法来解决,那还不如你自己成佛好了。


我们众生就是一条线,单根筋。就好像一维空间,一条线走到黑;又像一只蚂蚁在一根单线上,只能往前走。佛可以三百六十度转弯,是全平面、三百六十度的方向。这不光是一维和二维的差别,佛还是立体的,可以在空中走。


佛对众生的观察,不光是说这件具体的事,他还要综合考虑你全面的业力——你的过去、今生、未来,你现世的幸福,还有你未来究竟的幸福,往生净土成佛,这所有一切通盘考虑,这样给予一种最优化的方案。

可这种方案我们不接受,说一定要按我们这一条线,单根筋去做。那样的话,佛就不称为佛了。


我们拜托佛,就是完全仰赖、完全任凭。我们只把信号发出去,不管是什麽结果,我们都坚信是最好的结局、最好的安排。如果我们抱有这种想法,即使具体的目标没达成,也会收获非常多。


比如说这位莲友,你想到城里工作,或许在半年、一年之内没能到城里工作,你现在心情怎麽样呢?

不仅烦恼、急躁、愤怒,甚至仇恨;既无奈、疑惑,又绝望、纠结、矛盾等等,甚至说要自杀。你这样念佛,不仅没得到幸福安乐,还增加了这麽多的苦恼。


如果你完全随顺,交给阿弥陀佛,即使你的具体目标没达成,但是你收获也非常多——在信仰上会更加深入。因为你完全交出去了,所以你觉得这个信仰特别踏实,有力量,甚至会感受到更加细腻的佛恩。


只有完全交出去,才有这种感悟力。


如果你一股脑说「我一定要到城里工作」,你就会抱怨,「你看怎麽不灵啊?」这怎麽能感受到佛恩呢?如果你完全交出去,就会觉得「佛在秘密地替我安排着呢」。而且你心里立马就有平静,就有平安。


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佛的提携、引导,人生的境界不断昇华,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对人情的处理,都会非常通达。


所以,只要我们完全依赖於佛,即使我们具体目标好像暂时没达成,其实我们也会收获特别多,全方位、立体地感受。


就像刚才讲的这位居士,你那麽多的负面东西,如果完全交出去,心里不就有平静、平安了吗?至少不会造成这麽多的负面东西。


很抱歉,我也没有立即解决你的问题,只是供大家共同参考。


还想说一点,我们要把握根本的目标——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把这个作为我们人生的定盘针。


如果这样,人生就顺利。至於其他的,都随缘。这样,佛对我们的加持效果也会特别明显。


像这位莲友,我当然不能说你没有愿生心,也不能说你对弥陀救度有怀疑,你自己说相信念佛是正定业。但是我觉得往生这件事情可能还没有成为生命的主旋律,没有成为决定的意志和根本的价值。


如果你知道念佛一定能往生成佛,念佛往生就会成为根本的意志,世间的事就真的不足为道了;即使受到打击、挫折,抗打击能力也会增强很多。


南无阿弥陀佛,谢谢。

虽念佛仍然贪瞋重,是否没有机法深信?

问:我深知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这辈子能接触净土法门解决往生大事,和一般不信净土的人比,那是强了很多倍。但是有时候遇到一些烦心事,不平不公的事,心里还会起烦恼,起瞋恨心,对世间的利益、钱财看得还是很重。不知道这是不是没有机法两种深信?平时在家修行,应该怎样加强这些呢?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或者计划之类的?或者您推荐给我哪些书?


答: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相信念佛决定能往生,这就是具足「机法两种深信」。


具足两种深信,为什麽还有这麽多烦恼呢?遇到烦恼事起瞋恨心,钱财看得重,这是正常的。虽然有机法两种深信,你仍然不是圣人。


各人表现不一样:有的人贪财,有的人贪色,有的人贪权位,有的人贪名声,这才说明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不然怎麽相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呢?


你穿金戴银,住着豪宅,让你相信自己是穷人,你怎麽信得来呢?穿的又破,吃的又差,住的也漏,这不就相信是穷人了吗?


所以,我们有很多的缺点、毛病、恶业、烦恼,这正是「罪恶生死凡夫」的真实写照。


平常应该怎麽办呢?平常就是要对境练心,针对我们目前种种的情况来历练,用「机法两种深信」来勘破它。想想看,「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我这样的人念佛能往生」,这样就把你那种埋没贪瞋的心转过来了。


所谓「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烦恼犹如污泥,反而能够滋养念佛的信心莲花。可以讲,这种状态对我们维持念佛,保有机法深信,一心靠倒阿弥陀佛,我个人认为是有帮助的。


我们也就是苦苦恼恼,不能自由自在,不能自主,万事不如意,也只有在这种压力、苦恼的逼迫下,才会一声一声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觉得什麽都轻松愉快,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恐怕就不怎麽念佛了。凡人就是这样。


我曾经遇到一位莲友,他原来在坐牢,念佛念得特别勤快;後来坐牢期满了,出来了,他说「哎呀,我怎麽念佛赶不上在坐牢的时候了?」那肯定啊,坐牢的时候什麽事也没有,心心念念想着早点出去,想的就是念佛;出来了,要做生意,要讨老婆,又没有身心的逼迫,他感觉自己可以做很多事。


所以,佛为什麽说在人间修道比在天上容易呢?因为在人间有种种的苦恶逼迫;天上享乐放逸,就不怎麽念佛了。


所以,方法、计划之类的,阿弥陀佛都给你安排好了。生活当中遇到的这些事,可以讲就是你修行进步的原材料,抓住这个机会,没有什麽计划比弥陀计划得更好。


至於说读书,弘愿寺这一系列的书,或者音频、视频,都可以听,都可以看,随便哪一本,你觉得相应的就往下看。


其实,每个念佛人也都这样,贪瞋心都是很重的,只是各人表现形式不一样。所以,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里就说「贪爱如水」,水河深无底;「瞋憎如火」,火河也是深无底。在贪瞋水火二河当中有一条念佛往生的白道,并没有说你念佛,贪瞋水火都灭了,不是那样的。


所以,我们反而是因为这样的现实,更加明确地观照到自己的根机特点,而更加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念念之间更加增长我们的机法深信和一向专念。


南无阿弥陀佛。谢谢。

怀孕时念佛、听经,肚里的宝宝可以得利益吗

问:怀孕时念佛、听经,肚里的宝宝可以得利益吗?母亲默念可以起到胎教的作用吗?


答:太得利益了,绝对蒙受利益。


有人请法师去开光加持,那毕竟东西还在外边。你这个放在肚里面加持,不得了,很厉害啊;而且母子同心、母子连体,效果特别大。如果等他生下来了,长了几岁再加持他,就不一样了。所以,宝宝在肚里这十个月,现在赶紧利用这个机会天天给他加持。放心,非常好!


「母亲默念可以起到胎教的作用吗?」绝对的。我们念佛的时候,周身会释放出佛法的光明,孩子在母亲肚里就非常舒服,感受到慈悲,会消业障。他已经和别的孩子不在一个起跑线、一个平台上了。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将来优秀,不是到学校里给他上课,让他考满分,是在肚子里时就给他底肥打足,天天念佛,把他的福德加足,他一出来就已经和别人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