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感謝的人
余欣殷
「滴水之思,當湧泉相報。」我最想感謝的人是常出現在我身邊的人,也是媽媽的神隊友,那就是我最親愛的爸爸,因為有他的細心呵護,我才能成長茁壯。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爸爸每天一大早就出門上班,每天都很晚才回家,他每天這麼的辛苦就是為了給我們一個温暖的家。有時候,我的學校功课不太會時,爸爸總是不厭其煩的教我許多題目,讓我的成績漸入佳境。但是有一次,因為我的粗心大意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我為此難過了好久好久,但 是爸爸卻安慰我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就好了!」,我那時心裡既温暖又幸福。
爸爸除了教導我功課外,也很關心我在學校裡的生活,籍機教導我做人處事的道理。他常常和我一起看電視或打電動,假日有時會帶我去逛夜市,偶爾也拿一起去郊外走走。我很感謝爸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陪我玩之外,也會用遊戲的方式來教我許多道理和知識。
「施恩不圖報,受恩定銘心。」,爸爸總是默默的付出,是一位很有責任感的人。我很感謝他給我一個安穩、無夏無慮的家,希望他能注意身體健康,我會做一個乖小孩的,也會用功讀書來報答他的!
我最感謝的人
李芯儀
是誰?帶我走過了許多風風雨雨,又是誰?在我傷心時給我最大的鼓勵,那個人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那就是我的「父母」!
走在黑暗的未來道路上,總是充滿著許許多多的挫折,是父母一次次的把我拉起,不管我選的道路是否是正確的?他們總是無條件的支持我。為了我們,父母失去了自由;為了我們,父母改變了自己。他們傷心時只能默默忍在心裡,這就足已讓他們成為我心中最感謝人。
父母用一滴滴汗水澆灌著我們像一個勤奮的農夫,努力的栽種自己的稻米,風吹日晒雨淋,只求稻米能夠豐收。他們一生都在為我們清理路上的「絆腳石」,修補路上的破洞,永遠不求回報,只希望我們走在這條道路上,能少一點挫折與傷害。
雖然父母知道風筝總會飛遠,我們總會離開他們的身邊,但父母只想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父母的所有努力也都是為了我們,所以等我長大後,也要向滴水之思,當湧泉相報一樣,回報父母的恩情。
奇特的米食文化
陳宥熹
米是東方人的主食之一,我們每天至少會有一餐吃米食,在臺灣處處可見稻田,米食不只是主食,還可以做成許多奇特的米食點心。
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粽子有很多種類,有肉粽、粿粽、豆沙粽……,粽子的製作過程很簡單,首先準備糯米、粽葉及餡料,接著浸泡糯米,清洗並燙粽葉,然後用粽葉包裏糯米和餡料綁緊,最後將粽子煮幾個小時,直到熟透,就成了一顆顆飽滿好吃的粽子。
清明節食用草仔粿有保健的作用,草仔粿有特殊的香氣和顏色,這是因為加了艾草。艾草可以驅寒、抗菌等功效,這些功效讓草仔粿更受大家的喜愛。
老先祖的巧思及現代人的創意,讓米展現了多樣的變化,成為臺灣特有的米食文化,米食點心的香氣,也一代代飄送下去。
我的運動夢
曾宜萱
「夢想,是一個目標,是讓自己進步的動力,也是讓自己開心的原因。」
大家應該都有自己最喜歡的運動吧?像我就最喜歡打羽球,因為打羽球可以訓練協調力和增強手跟腳的力量。每當看到電視上的羽球選手,內心則非常崇拜,想像他們一樣。
為了追求這個夢想,我努力跟老師學習打羽球。從最基本的發球,接著是跟同學對打,訓練自己的反應及應對能力,即使沒接到球,我也不會輕易放棄,因為我知道只有努力練習,才能一步步達到目標。
除了不斷練習羽球,我還會觀察羽球比赛中,選手們的技巧、姿勢與心態。每次我想放棄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他們日復一日的練習與專注,激勵著我要更加努力與保持自信。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不懈,總有一天能嘗到豐美的果實。未來,我希望能參加更多的比赛來挑戰自己。我相信只要足夠努力且不斷的鍛鍊,一定可以在羽球比賽中有最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