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蟬鳴響起,畢業的腳步悄悄來臨。為了讓孩子們在離別前有機會梳理情感、留下回憶,我們特別規劃了以「畢業、感恩、離別」為主題的藏頭詩創作活動。這不僅是語文創作的練習,更是一場心靈與記憶的對話。
課程一開始,我帶領孩子們認識藏頭詩的特色與表現形式,從古典詩詞中的含蓄寄情,到現代詩中自我風格的展現,學生們學習如何運用簡單的文字傳達深刻的情感。
每組同學選擇一組藏頭詞——如「畢業快樂」、「感謝老師」、「再見朋友」等,在小卡片上寫下自己的藏頭詩。有的孩子感性地回顧六年的校園生活,有的用幽默的語調訴說對朋友的不捨,也有人將滿滿的祝福送給老師和朋友。那一張張小卡,不只是詩句的排列,更是孩子們情感的投射與成長的軌跡。
我們將所有作品收集,布置成一場名為《詩中有情》的畢業詩展,成為他們在校園裡的最後一份共同創作。身為閱讀推動教師,我總相信「文字會留下痕跡,情感會透過閱讀與寫作延續。」這次活動讓學生在創作中整理思緒,也讓離別不只是結束,更是一段旅程的溫柔告白。
祝福這群將要啟程的孩子們,在未來的道路上,也能繼續以文字為舟,溫柔而堅定地航行。
一句溫暖的話語,像陽光灑進心裡的窗;一段感人的文字,能在低落時悄悄扶你一把。正向且有溫度的文字,或許不會立刻改變世界,卻能悄悄改變一個人的心情、勇氣,甚至是人生的方向。它像是在心靈深處點亮的一盞燈,提醒我們:你並不孤單,有人懂你、有人也曾走過類似的路。當我們閱讀這樣的文字,彷彿獲得了一種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力量,慢慢變得更加堅強、有希望,也更願意對自己與他人溫柔以待。
在這個單元,我們一起讀了《如果我有一枝魔法鉛筆》這本感人又充滿力量的繪本,走進了馬拉拉的真實故事。她用一枝想像中的鉛筆,畫出夢想,也擦掉了不公不義;她小小的身影,卻發出了改變世界的聲音。
透過馬拉拉的故事,邀請孩子們思考:如果你也有一枝魔法鉛筆,你想在我們的校園──思賢,畫下什麼?你又想擦掉什麼樣的不安與煩惱?這不只是一次閱讀的體驗,更是一段走進自己內心的旅程。我們鼓勵每一位孩子為自己發聲,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學習用文字表達、用想像創造改變的可能。
文字,是溫柔但有力的開始。希望這堂課,能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勇敢發聲的小種子,未來的某一天,也能像馬拉拉一樣,用文字、用行動,為世界帶來一點光。
這次配合圖書館主題書展「走進爺奶的故事」,我們邀請孩子們走進長輩的日常生活,觀察他們的需要與心情,再運用創意與想像,設計一款專屬於爺爺奶奶的魔法零食。不只是吃起來美味,更能幫助長輩解決生活中的小困擾,或是為他們平凡的日子增添一點點樂趣與驚喜。
孩子們的創意令人驚艷,有人設計了可以一邊吃一邊回憶童年的「時光倒帶糖」,也有人發明了能幫助記憶、讓身體更有活力的「好精神巧克力」。每一份作品背後,都藏著他們對家中長輩的關心與愛,還有那顆溫柔體貼的心。
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不只閱讀故事,更延伸到生活裡的觀察與共感。孩子們在創作中學會換位思考,也學會用行動表達對親人的愛。相信這樣的閱讀與創作經驗,會成為他們心中溫暖的記憶,也讓圖書館成為創意與感動的交會點。
全六年級學生一起投票選出最想在畢業典禮上播放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