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美術館裡頭,總是靜靜地陳列著歷史與文明的軌跡。
但你是否曾想過,那些畫作、雕像、古文物.是從哪裡來的?又曾經經歷過什麼故事?
本次書展以「博物館與它們的產地」為主題,從一本本跨越時空的書出發,帶你認識藝術創作的誕生背景、自然科學的奧祕起源,以及文明與信仰的交會地點。
我們精選一系列圖像豐富、文字精彩的新書與暢銷書,適合所有愛閱讀、愛探索的你!
📘 展覽書單精選(節錄)
📖《博物館與它的產地》|探索全球博物館的秘密與歷史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重新看見自然如何以「生命之網」彼此連結
📖《達文西密碼》|藝術與陰謀的推理旅程,揭開西方藝術的宗教符號密碼
📖《顧爺的幽默藝術講堂》系列|最不無聊的藝術入門,從神話、文藝復興到印象派,一次看懂藝術
📖《穿越故宮大冒險》全套九冊|文物X奇幻X穿越,少年少女的文化冒險
賀!本校榮登《好讀周報》專題報導——閱讀改變孩子的契機
本校黃奕學老師參與於世界和平會「閱讀力培力計畫」中,帶領學生展現卓越的讀報教育成果,獲選為《好讀周報》(2025年3月31日出版)專題報導學校!
本次報導以「改變孩子的契機」為主題,深入介紹各校老師如何透過引導學生閱讀報紙,結合社會議題、文化理解與生活體驗,讓孩子們不僅提升閱讀素養,也在閱讀中學會關懷他人、關注世界,甚至重新思考自我價值與人生目標。報導中也呈現出學生豐富的學習成果——包括閱讀回饋單、感謝卡與主題製作作品,充分展現孩子們因閱讀而激發的創造力與同理心。
本校致力於推動多元閱讀與自主學習,未來我們也將持續透過讀報教育、閱讀推廣課程及主題活動,培養學生關懷社會、拓展視野的能力。讓我們一起為黃老師與706的孩子們喝采👏,也歡迎全校師生踴躍參與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每個人成長的重要養分!
國語日報網站使用說明
好消息: 桃園市的「國語日報雲閲讀」已串接好,師生都可以用Open ID登入,自2024年2月1日正式啟用。
學生輸入身分證後四碼和西元生日8碼
以後隨時隨地可用平板或手機來讀國語日報、國語日報週刊、中學生報。
登入方式詳見影片說明: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LgITkLefSrw
分類號。登陸號。索書號
如同人有身分證、學生有學號一樣,學校的館藏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身分證字號,那就是「登陸號」,「登陸號」通常貼在書的封面或封底,找找看,你借的這本書的登錄號是幾號?並將它寫在表單上。
「分類號」代表著書籍的類別,台灣的圖書館通常使用「中國圖書分類法」來分類。在圖書館找書時,可以從「分類號/索書號」找尋書籍所在的位置,所以「分類號」相當於這本書在圖書館的地址喔! 「分類號」標籤通常貼在書脊位置,標籤內還會註明很多關於這本書的資訊喔!
本校圖書館使用「中國圖書分類法」排放,簡要分類如下:000~099總類,100~199哲學類,200~299宗教類,300~399科學類,400~499應用科學類,500~599社會科學類,600~699中國史地類,700~799外國史地類,800~899語言文學類,900~999藝術類。了解分類號,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書喔!
如果你看了半天無法確認你借的這本書分類號也不用擔心,歡迎從本網站連結進入本校圖書館,從左上角的「館藏查詢」輸入書名就可以找到囉!!!
實施特色
閱讀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透過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和資源,使學生在日常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與價值,逐步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
規劃每週三早自習為全校晨讀日,當日早自習不進行任何學校活動或廣播、集合,由各班老師帶領全班學生,進行自由閱讀或共讀。備有班書約230 套(含英文班書),供班級借回班上閱讀。
鼓勵學生接觸並探索各類型的書籍,無論是經典文學、現代小說、科學讀物,還是多元文化作品,都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拓寬視野,尊重並理解不同的觀點與文化。
將閱讀與其他學科教育相結合,通過跨領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能夠將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不同領域,提升整體學習效果。
善用數位科技資源,推動電子書、線上閱讀平台等現代閱讀工具,拓展學生的閱讀方式,促進數位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