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級碩士班
謝昱陞
張柏堂
112級碩士班
陳仕軒
111級碩士班
吳哲嘉
碩士論文題目:在生成對抗網路中使用特徵選擇與資料分佈特徵提升聯邦學習中模型準確性
詹騰清
碩士論文題目:基於聯邦遷移學習應用於工業物聯網以實現異質入侵偵測系統
110級碩士班
林瑋駿
碩士論文題目:提升非獨立同分佈數據在聯邦遷移學習中的學習效率以實現異質網路入侵檢測系統
許祐豪
碩士論文題目:在5G核心網路中使用UPF動態資源調整以強化傳輸穩定性
109級碩士班
林宜賢
碩士論文題目:以生成對抗網路強化深度學習以實現5G核心網路之入侵偵測
王翊竹
碩士論文題目:以生成對抗網路強化網路封包之分類辨識以提供5G 核心網路之QoS服務
108級碩士班
王詩晴
碩士論文題目:以生成對抗網路實現核心網路入侵偵測
107級碩士班
鄭穎謙
碩士論文題目:以軟體定義網路實現下一代行動網路之動態網路切片
江冠毅
碩士論文題目:以網路虛擬化技術實現具動態資源分配之網路切片
106級碩士班
詹亞樹
碩士論文題目:以深度學習實現MOS為基礎之LTE行動網路換手預測機制
許朝瑋
碩士論文題目:在軟體定義網路中以深度學習實現即時入侵偵測與預防系統
105級碩士班
賴彥辰
碩士論文題目:強化Orchestra 6TiSCH網路下動態QoS排程管理與頻道選擇機制
林志仁
碩士論文題目:以深度學習實現軟體定義網路之網路攻擊入侵檢測與防禦系統
104級碩士班
陳紀良
碩士論文題目:強化6TiSCH網路下的QoS最佳頻道選擇與時槽排程管理機制
簡介:近年來6TiSCH為工業無線感測網路(IWSN)熱門議題之一,6TiSCH在IPv6使用TSCH由RPL對於低功耗和有損網路(LLNs)大量部署網路後,透過通道跳躍方式能簡單且有效解決同頻訊號干擾問題,這樣協定更能適應在IWSN環境。現有排程函數(SF0)採取隨機亂數方式進行,在資料傳遞可能會有機率產生較大的延遲,目前研究著重於資料在於較快速的時間內及最佳通道上進行傳輸,來提升整體樹狀拓樸多跳路徑之傳輸效率。
劉彥緯
碩士論文題目:強化IEEE802.15.4e之無線感測網路下6TiSCH的QoS 排程管理機制
簡介:隨著工業4.0概,工業無線感測網路的需求逐漸增多,但工業環境複雜有著許多相同頻段無線異質性網路造成傳輸干擾,為了解決同頻段干擾問題,提出了IEEE802.15.4e擁有著TSCH(Time Slot Channel Hopping)以頻道跳躍的方式解決同頻干擾問題,能夠與能夠與Wi-Fi 802.11 、Bluetooth等無線異質性網路於相同在ISM 2.4GHz頻段上共存。而我在6TiSCH協定下提出自己的演算法,結合6top Protocol(6P)指令與目前正在熱議Internet-Draft:6TiSCH 6top Scheduling Function Zero (SF0)以做擴增優化,在網路節點中依序設定優先值,使較緊急節點優先傳出資訊增加即時性,並將節點排程緊密達到無碰撞情形,以增加封包吞吐量、可靠度,如此,利用OpenWSN於IEEE802.15.4e環境中完成提高傳輸效能及緊急封包排程。
103級碩士班
曾昱豪
碩士論文題目:以軟體定義網路實現IEEE 802.11行動無線網路之QoS管理
簡介:軟體定義網路(SDN)是一種新型網路架構,其基本設計構想是為了提供在現有網路中針對大規模數據流量與數據應用之解決方案,以便提高網路的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問題。其基本架構是把當前網際網路節點中決定封包如何轉發的複雜控制邏輯從交換機與路由器等設備中分離出來,以便通過軟體程式設計來實現硬體對資料轉發規則的控制,最終達到對數據流量進行操控的目的。SDN分離傳統網路設備的Data Plane和Control Plane兩個功能模組,通過集中式的控制器 (Controller) 以標準化的介面對各種網路設備進行管理和配置。但是,在現有的OpenFlow protocol架構上,對於有線網路的支援已日趨完整,而對於802.11的支援卻還遲遲未出現,因此,本研究專注於OpenFlow Protocol 1.3上,擴展OpenFlow Protocol的架構,結合802.11,並在OpenFlow Controller 上提出自己的演算法,並建立test-bed進行效能分析。
鄭為中
碩士論文題目:基於軟體定義網路實現無線感測網路之QoS機制
簡介:由於近年來軟體定義網路(SDN)的興起,透過SDN的外部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各個路由器的行為,方便且設定快速;無線感測網路(WSN)連線設備的快速增加,使得無線感測網路與網際網路的互通日益重要。結合無線感測網路與軟體定義網路可以更加方便的得知無線感測網路的節點狀態,並在SDN controller達到簡易設定封包路由的功能。而目前所支援的6LoWPAN與Internet轉換的異質網路閘道器並沒有openFlow的功能;因此,本研究目標為為開發結合無線感測網路與具openFlow之嵌入式閘道器,在6LoWPAN與Internet的異質網路閘道器的基礎下,擴展SDN的架構到WSN中,並利用openFlow的傳輸概念去建立傳輸的封包路由系統。
102級碩士班
林旻映
碩士論文題目:基於IEEE 802.15.4e時槽跳頻機制之多通道RPL路由協定以改善無線感測網路在非理想通道環境中的傳輸效率
簡介:IETF於2012年增修IEEE 802.15.4e標準,主要是實現在無線感測網路的多頻道網路通訊以及多跳時間同步配置等擴充功能,使得原IEEE 802.15.4 MAC 能使用多通道跳頻運行方式進行傳輸。傳統IEEE 802.15.4路由使用單一通道進行傳輸,多個節點同時傳送會有同頻干擾問題產生,像是碰撞、隱藏節點問題、暴露節點問題等等。因此,目前研究著重於每一跳選擇最佳通道來建立路由。
李致謀
碩士論文題目:基於IEEE 802.15.4e時槽跳頻協定之動態多通道跳頻傳輸機制以改善無線感測網路在Wi-Fi共存環境中的傳輸效率
簡介: 目前,越來越多的工業應用的核心為無線網路技術,其中以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IEEE 802.15.4較為常用,而此標準低速無線個人區域網路(Lr-WPAN)可使用於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ISM Band)—2.4Ghz,而許多協定使用於此頻段,ex: Wireless Network、Bluetooth、Microwave oven,而這些協定使用於頻段上,勢必會產生影響,使得該頻道日益複雜。IEEE 802.15.4e為IEEE 802.15.4-2006之修訂,主要修訂為Internet Stack中之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修訂的目的為提高與增加功能,其中以Time Slotted Channel Hopping(TSCH)較為研究者討論。而本研究將以IEEE 802.15.4e為研究重點,著重於2.4Ghz 上 之IEEE 802.111 b/g/n 之干擾下以提昇效能。
101級碩士班
謝祥紳
研究方向:6LoWPAN與Internet之整合
簡 介:現今有許多不同的Gateway,最常見的就是AP,其整合了有線網路與Wi-fi,或者是手機,其整合了Wi-fi、Bluetooth還有3G網 路,看到許多整合之Gateway,但是就還沒有看到整合6LoWPAN之Gateway。在之前的大學專題中,已有實作過整合WSN與AP之異質網路閘 道器(heterogeneous gateway),但是其之中之路由協定還是分開的,WSN走802.15.4,AP走的是IPv4,目前的研究就是讓他們之間是透過IPv6來溝通,讓 WSN可透過IPv6與網路連結。
王朝仕
碩士論文題目:以軟體定義網路QoS機制實現網路觸覺同步之研究
簡介:Haptic interface(觸覺介面)或force-feedback devices(力回饋)的出現,實際的互動下增進了人對虛擬世界的真實感,在有線網路裡的研究已有許多成果,其目的是將觸覺和力道經由有線網路傳輸到另一端讓使用者感知觸覺及力到回饋,並結合openflow來達到測試有損耗之網路狀況進而加以改善。而Haptic devices較常見的應用是在於醫療和3D圖像製作。醫療設備的研發目前主要是利用虛擬手術提供外科實習醫生訓練真實手術感覺,達到給予新手醫生正確的手術程序臨床環境或技術的傳承。
100級碩士班
温智皓
研究方向:以能源消耗分析建構入侵偵測系統用於在6LoWPAN 中
簡介:6LoWPAN 為物聯網的標準之一,因此安全在此狀況下更是重要。在此提出能源模型用於分析能源消耗和效能。此能源模型在co-channel 的情況下考慮重傳的因素以及封包的傳送機率,並且分別針對兩種不同特性的路由協議提出了不同的模型。在此主要針對Dos 攻擊做為主要的攻擊,Dos 攻擊主要為在網路中廣播大量封包來癱瘓其餘節點。而此入侵偵測系統主要分析節點的能源變化來判斷是否遭受到攻擊。
謝明駿
研究方向:基於IEEE 802.11和IEEE 802.15.4共存之無線網路環境的影響性研究
簡介: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線網路相關技術已經充分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之中,如廣泛應用的無線網路、智慧電網、無線行動通訊 等。2.4GHz 頻帶是一個被普遍使用的頻帶,因為此頻帶之頻率範圍為 2.400 ~ 2.4835 MHz,正是所謂不用額外申請的 ISM (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 無線頻段,而在2.4GHz 頻帶中目前最常使用的通訊種類,再加上無線電話、和微波爐等干擾,使得該頻段日益擁擠。其中IEEE 802.11b/g/n 和IEEE 802.15.4 在2.4GHz 頻帶為這兩種規範重疊的部分。因此將二者相結合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例如此兩種無線技術,常會在物聯網 (Inter of Things)與6lowpan等應用中整合。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們將以IEEE 802.11 和IEEE 802.15.4 無線技術所共存的異質無線網路環境為例,探討處於同一頻率上同時使用,如沒有妥善安排相互間的排程機制,各無線技術間將會發生嚴重的干擾問題。本研究將以 IEEE 802.15.4 作為研究之核心,著重於如何使處於這種苛刻條件下的無線感測網路設備獲得最大的效能。其研究將會探討IEEE 802.11 和IEEE 802.15.4在不同的傳輸範圍所造成干擾情形將會有所不同;最主要分為三個區塊;Range 1:IEEE 802.11 和IEEE 802.15.4互相可以聽到彼此正在傳輸;Range 2:IEEE 802.15.4可以聽到IEEE 802.11正在傳輸,但是IEEE 802.11 聽不到IEEE 802.15.4正在傳輸;Range 3:訊號很弱但還是IEEE 802.15.4仍然感覺的到IEEE 802.11 正在傳輸。
江宏修
研究方向: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oute-over and mesh-under routing in 6LoWPAN
簡 介:6LoWPAN是將IPv6的封包在IEEE 802.15.4上作傳輸,主要目的是希望WSN能與IP Network進行溝通,而6LoWPAN的路由機制分為route-over和mesh-under兩種,前者為IP網路的路由機制,後者為PAN內節 點對節點傳輸的路由機制,由於6LoWPAN的底層PHY和MAC都是以IEEE802.15.4的protocol為依據,因此要找出兩種路由機制的傳 輸成功率需考慮多個節點競爭存取通道的關係,以Makov chain model分析IEEE 802.15.4的CSMA/CA機制,並加入非理想通道的條件,提出數學模型針對6LoWPAN兩路由機制作效能評估。
99級碩士班
傅鈺中
碩士論文題目:應用單一行動錨節點於無線感測網路非理想通道之三維定位研究
簡介: 無線感測網路在節點定位上的應用,多數是依賴於接收訊號強度來測量訊號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距離。當待定位感測節點其週期性的發送Beacon時,負責定位 之錨節點江蕙基於接收到的Beacon進行定位。然而接收訊號的穩定性將會對此種定位系統造成嚴重的干擾。因此在本研究提出兩種定位演算法,一為「單一行 動錨節點定位法」,二為「割線定位法」。兩者均以無線感測網路為基礎,利用裝載GPS接收器之單一飛行錨節點,在三維座標系統裡動態地移動。透過接收待定 位感測結點之Beacon,並應用數學模式計算出感測節點之位置。在單一行動錨節點定位法,以單次移動只改變一個軸向的方式,進行定位移動與計算。模擬結 果顯示,單一行動錨節點定位法之誤差百分比僅有平均0.04%,而割線定位法為1%。因此,單一行動錨節點定位法適合於具高精確度且不要求即時的應用上, 而割線定位法則適合用於較廣範圍的節點定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