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簡介

壹.環境教育特色

一、組織與計畫:

  • 成立環境教育保護小組。

  • 定期召開環境教育會議,檢討相關措施。

  • 成立學生環保服務隊,協助資源回收工作。

  • 結合社區家長成立環保志工隊,協助整理學校環境,支援學校環境教育。

  • 培養正確的防救災觀念,進而建立自救救人的技能,達成校園防災的目標,奠基永續安全校園。

二、校園環境:

  • 校園設置許多教學園區,開放的空間更能讓蝴蝶自由自在飛舞,本校的鳥類眾多,蟲鳴鳥叫聲不絕於耳。

  • 校園植物設有標示牌,提供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參考。

  • 校園推行全面禁菸活動,教師能做到以身作則。

三、資源利用:

  • 指導學生正確的洗手方式,並提倡節約用水。

  • 常利用朝會時間,宣導學生養成隨手關電燈和電風扇的好習慣。

  • 辦公室影印機邊與行政電腦旁設有「可再利用回收箱」,盡量做到紙張重複使用。

  • 各班教室亦設有資源回收箱,做好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工作。

  • 設置資源回收場,每週固定回收。

  • 增設落葉堆肥區,落實大自然循環再利用。

四、環境清潔:

  • 學生每天定時打掃廁所,維護情形良好,製作小卡片加以美化之。

  • RO逆滲透飲水機供師生飲用,定期保養並檢測水質,安全無慮。

五、活動與宣導:

  • 舉辦節約能源、資源回收的宣導活動

  • 設置環境教育專欄,並舉辦美化廁所、有獎徵答等學藝競賽。

六、課程與教學:

  • 運用社區的地理環境進行鄉土教學。

  • 運用社區資源進行環境教育:辦理環境教育進修活動。

七、環境價值與認知:

  • 由一系列環境教育的宣導及融入各科的教育活動,提昇師生對環境議題的熟悉度

  • 培養師生對環境議題的關心,養成環保的態度、價值觀,興起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

  • 培養師生正確的防救災觀念,達成校園防災目標,永續校園安全。


貳.環境教育願景

環境教育願景:自主、尊重、永續

(一)促進深切的自我理解

  讓每位學生能了解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每個主體都具有不同的個性與特質,而且是無法相互取代的。因此,「重視與珍惜每個個體」是從事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進行過程中,首應建立的信念;引導個體深切地理解自己、認同自己、信任自己,並且釐清「主體-主體」(求同納異)與「共同主體」(求同去異)的差異性,進而建構正確「相互主體」的時代價值觀。

(二)互為主體的對話與尊重

  構成人類學習的因素是個體與環境,也由於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交織作用,生產出繽紛、豐碩的教育模式。因此「師-師」、「師-生」、「生-生」的人群關係圖像,便散佈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因此,推展學校校務之時,對於如何建構一個充滿相互尊重的對話環境,如何提供一個相互尊重對話的機會,是一件極重要又緊急的事。

(三)對生活、生存與生命的追求

  我國學者賈馥茗教授指出:「教育的發展,因人類的生活需要而生;教育的變革,因文化的變遷而定。」顯然地,讓人生活得更好,生存得更有意義,讓生命更富價值,藉以「永續」發展人類優質文化的脈絡,是從事教育工作者所應遵奉的圭臬。


叁.環境教育推行委員會職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