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興建背景:(以遷校前後作為分期)
(1) 西元1897年於清水文昌祠舊址成立牛罵頭分教場。
(2)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1935年)清水第一公學校,校舍遷移至光華路現址,開始興建新校舍。新校舍與日式宿舍群在此時期開始興建。
I. 1934年最早興建一棟一戶建【獨棟】宿舍(校長官舍)
II. 1935-1944年興建五棟二戶建【雙拼】宿舍(教師宿舍)
二、建築風格及形式:
(一)、簡介:
屬於「和洋折衷式」官舍,為日治中晚期日人「中流住宅」主要型態,校長官舍以其建築面積,對照大正11年(1922)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其等級相當於當時地方首長大甲郡守之官舍,屬於高等官舍第四種。(面積約120.58平方公尺,36.48坪)
教職員宿舍共有五棟,為雙拼二戶建判任官舍,大正11年(1922)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此一官舍等級屬當時「判任官甲種官舍」。(面積約160.07平方公尺,48.42坪)
(二)、外觀特徵
宿舍群座落鎮南街沿街面,約500公尺,整體景觀具有歷史風貌。
(校長官舍之主要院門位於北側中央,院門圍牆呈半圓弧形內縮,此外南側後院亦開有一後門可通往校園;北側前院、東側庭院、南側後院皆植有樹木與植栽,在後院西南角設有日式水池與栱橋等庭園造景設計,惜今已湮沒於荒煙蔓草中,官舍西側原亦有庭院,被住戶改為車庫。
五棟教師宿舍之主要院門皆位於北側,院門圍牆平直,此外南側後院亦各開有一後門可通往校園;北側前院雖植有樹木與植栽,然因近北側道路,規模較小;南側後院為主要庭園所在,所植樹木與植栽較為茂密;官舍單元之東、西側原亦有庭院,現今多已改為車庫或增建為室內空間。)
(三)、室內特徵
典型日式宿舍空間,木地板、舖設塌塌米。
(四)、構造:木構造屋架、磚砌牆基。
校長官舍:屋頂日式瓦作,為「寄棟式」(廡殿頂)與「切妻式」屋頂併存,為經過變化的混合型式。
屋身,外牆採西式木造雨淋版作法,西式角窗,門窗多為日式作法。基座西北側為實體牆基,東側則開設數個通氣孔。
屋架:為日式木屋架。
(五)、材料:杉木、清水磚、水泥瓦
其主要構造材料為水泥瓦,杉木則用於屋架、柱子、樑及天花板等,而地板則採用珍貴的檜木建造,宿舍的基座由紅磚疊砌而成,內部的隔間牆是由編竹夾泥所做成,外牆則為雨林板構成。
(六)、主體座向:坐南朝北
三、室內空間佈置:
(一)、建築特色
主要的起居室地板,約離地60公分,其目的在於使空氣流通,避免濕氣及潮氣。
日式建築與台灣傳統住宅差異性大,其主要特色有以下五點:
(1)玄關:日本人習慣在房子的玄關處脫鞋入內,並且在高架的地板活動。
(2)榻榻米:日本人習慣在榻榻米上跪坐或盤坐,室內空間多鋪滿榻榻米供坐臥之用。
(3)開放式隔間:日式建築的室內隔間極富彈性變化,由模矩化的「榻榻米」及「拉門」組成空間的架構,而拉門上的紙門則具有窗、門、牆的多功能,空間運用十分靈活。
(4)緣側:意旨是開放式的外廊,設計於屋外,其作用可將室外的景觀引入屋內,營造舒適宜人的氛圍。
(5)通氣孔:
一般日式房屋,都是於高架地板方式建造,其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通風,避免溼氣滯留於屋內,影響居住者的健康,而新街國小日式宿舍亦不外如此,然而不同於以往的是,由於台灣屬於濕熱的氣候型態,為了因應這樣的潮濕環境,特別在床束的部分,改以砌磚的方式建造,一方面可以達到通風防腐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房子整體的耐用度,提高房子的壽命。
為了符合台灣多雨氣候,因此有兩大特色,一是外牆裝設「雨淋板(日文為下見板)」防雨,二是將基座抬高,以阻斷地面上升的溼氣。
日式建築,以坐南朝北最多。 北側光線少,玄關、廚房在北側(食物置於陰涼) ;南側光線強,庭院、曬衣皆在南側。 另外,建築物偏位在基地北側,可以減少北側日影,增加南側庭院的活動面積。
這些細節看似風水地理,卻是常民智慧。
(二)、格局:
在空間格局方面,「1935年版台中州丙種二戶建官舍」主入口位於正面中央,經「車寄」(門廊)打開日式拉門,進入室內「踏込」(踏進),由此可分別通往本官舍之應接、起居空間;由主入口旁小門可直接進入「台所」(廚房);右側面次入口則通往台所與廁所等附屬服務空間。其應接空間部分係自室內「踏込」脫鞋,置於其「玄關」下所設之「下馱箱」(鞋櫃),上台階入「玄關」,經「玄關」直接進入戶長與家人最主要的起居與接待空間「座敷」間(客廳),此空間有六帖大,具備表示身份地位之「床之間」,但未設有「棚」,而是設一「押入」(壁橱),其與官舍後側戶外主要景觀庭園間則設有「椽側」,廊道與庭園間開整面之日式落地門,並設有階梯可下至庭園中。而其起居空間部分則包括位於正面的「子供室」()有四帖半大,無「押入」而設有「椽側」;位於側面的客間有六帖大,有一「押入」;座敷、正面居間、側面居間為三間相連略呈「L」形之日式榻榻米房間,三者之間僅以活動的障子(日式拉門)隔間;此外「玄關」亦扮演聯繫「座敷」與「客間」的內廊道角色。至於家居生活所需之附屬服務空間係設置於官舍側面:自側面次入口打開單開門,於「踏込 」脫鞋,上台階設有一「內玄關」,一側為小便斗、蹲式便器,另一側為「台所」與「浴室」空間。
原本這11間是日本時代的教員的宿舍。這馬,恁看著上開闊的,孤一間就是校長宿舍,伊的規格佮教員的宿舍無相仝。另外10間攏是兩間兩間的教員宿舍。
這幾年,遮厝本成攏抑有教員借蹛,後來學校收回,想欲規畫建置古蹟教室文化園區。予閣較濟的學生會使學習著日本時代的徛家生活。現此時,向望遮的日本時代的宿舍翻修工程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