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社群進修與共備

雙語數學跨校實戰工作坊

外師Bryan指導

利用反覆的句型協助學生聽得懂、會說

雙語數學共備

雙語數學外部專家輔導諮詢會議

雙語數學外部專家輔導諮詢會議

雙語視藝開展學生創造力

俐廷老師分享米羅主題課程

英語老師共備經驗分享

面對雙語課程困境與挑戰

孫佳婷助理教授蒞校指導

雙語體育~充滿活力

現學現賣-自製PE infographic

雙語體育沒問題~

國教署部分領域雙語計畫訪視

英語系和數學系教授蒞校指導

國教署部分領域雙語計畫訪視

校長的鼓勵和支持

會議開始,主任說明:感謝玲瑩老師的推薦,讓我們有機會邀請到瓊花教授擔任龍山雙語視藝的諮詢專家學者。

接著,俐廷老師分享目前已經在三年級雙語視藝課進行的課程內容,包括簡報和簡案。主要內容包括第一節課時,先向學生介紹基本的工具如crayons, pastels, scissors, tool bag, glue以及第一個單元的analogous colors, color wheels, cool colors, warm colors。

Colors 是三年級學生於英語課程時也會學到之內容,在英語課做基本字彙和句型的熟練,在雙語視藝課,英語則變成學習工具,讓學生聽得懂並學會表達如何介紹自己的作品和賞析同儕的創作和觀察生活中的視覺藝術。同樣都是What color is it? 英語老師也會融入許多生活素材和閱讀繪本等,供學生辨認並說出句型It’s (red/green/blue). 同樣的,在視藝課,也會操作的同樣句型時,視藝老師切入的角度和挑選的素材會跟英語老師不同,而且在顏色辨識上,不是只有red, green, blue, 而是細分purple blue,greenish blue等。語言課進行語言聽說讀寫基礎能力的加強,在視藝課則是以語言為學習工具學習該科目的知識情意技能。

玲瑩老師分享:國外看展的經驗,讓他在帶學生認識藝術家時,會特別將藝術家的完整原名呈現給學生看,而不是只有翻譯過後的譯名。影片補充也會幫助學生學習。multimodality多模態學習資源有助於學生學習,除了影片、infographic 更是吸睛好幫手。

冠雯老師問道:現在臺灣大多採用clil雙語模式,同時重視學科目標和語言目標的達成,然而,真正在教學現場實施時,似乎不是如此?好像是學科目標為重,然後再根據學科內容去思考搭配的英語關鍵字彙和句型。

此提問引發老師們的一陣思考與討論。教授雙語數學的宛錚和昀庭也分享,在上數學時,是以數學領域的學科概念為主,其概念本來就有搭配的基本字彙和句型,如How many milliliters are in one liter? 不會特別花時間請學生反覆練句型,而是在講解過程中一直提到同樣的字詞和句型,所以學生input足夠了,就可以有output了!但是視藝的鑑賞似乎沒有一個特定句型? 學生可以說:This is my monster. I used cool colors because it makes me feel calm. 也可以說This is my monster. I used cool colors because my monster is sad. 感受的表達有些抽象,若再用學生不熟悉的外語來表達就更難了!這部分有待老師們共備時再一起討論。

學生學習程度不同,給予差異化的學習素材和鷹架就很重要。我們可以設定基本句型並給予word bank,請學生說This is my monster. I used (warm/cool) colors. It makes me feel (calm/happy/warm/ peaceful/ relaxed/good). 但是程度好的孩子可以提供多一點的句子This is my monster. I used (warm/cool) colors because it makes me feel (calm/happy/warm/ peaceful/ relaxed/good). I used (orange) for his body/head/ feet/ tummy/arms. I used (yellow) for his ….It is shy/ friendly/ angry / happy/ joyful/ bored. 等等。甚至有些孩子可以自由發揮了!但英語能力有限的孩子可以用中文繼續書寫他的想法,不要因為語言而受限了。

但是,以上的發表若沒有足夠的鷹架、語音輸入和練習,不可能一蹴可幾,就說出以上句子,勢必得花點時間在語言鷹架的提供與練習。所以同樣的

課程時間,雙語視藝課是否勢必會增加語言練習的時間,而縮減了視藝課的時間? (我覺得這部分未來社群可以多花點時間交流:soft CLIL, hard CLIL, move on the spectrum, all CLIL teachers are language teachers. )

瓊花教授提到可以讓學生蒐集資料和閱讀。老師們思考三年級學生的資訊能力,想到可以在學生練習英打和中打時,請學生以cool colors /冷色系去找資料。如此之打字練習會比單純的打字母或注音有意義。

念慈老師也分享了他在班上的觀察,看見孩子在雙語視藝課程中所學,遷移運用到導師交代的另一項任務,可以看見學生即使用英語一樣學會了視覺藝術科目中的重要學習內容。

瓊花教授最後特別提醒,別因為實施雙語而淺化了學科內容,也不要把雙語視藝課程變成英語課,老師應該要去檢視課綱中針對該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和學習內容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