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世界與行動學習

網路的世界已經由web1.0單向接收,web2.0達到雙向溝通,web3.0則是將控制回歸 到使用者身上,讓我們只要連上網路即可完成許多的工作與資料取得。這樣的結果也就讓 行動分享的情況在現今社會中可以說是比比皆是。 同時,伴隨這些連網載具的日益進步,如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更是 讓行動分享無往不利。也即從過去的網路優先(Web First),轉換成行動優先(Mobile First),未來更是行動唯一(Mobile Only)的世界。

雲端運算新世界 (雲世界 CLOUD WORLD) 經濟部工業局在2013年台灣SaaS雲端服務品質成熟度評估指標研究報告中,雲端運 算定義為:「可隨時透過網際網路存取應用,且用戶端無論規模、地點、使用設備類型, 均可透過標準機制使用雲端服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網路連線來取得雲端服務供 應商(如:Google、Yahoo、華碩雲端、中華電信、亞馬遜……等)之遠端主機(指不 是在自己眼前的電腦)提供服務的應用軟體(如:照片修圖)或資料存取(如:比賽影 片),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和他人共享軟硬體資源和發展訊息交流社群( 如:Facebook),整個執行方式很像蜘蛛網的連結,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載具 之情況下,讓訊息無所不在。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綜觀國內外學者看法,可被定義為:「學習者可跨越 地域限制,透過「網路通訊技術」,搭配各種行動載具(如:平板電腦、P D A 、智慧手 機等),進行各種學習活動。」有關行動學習之特性如下:

(一)機動性:因為所使用的行動載具具有可移動性,所以只要有網路的地方,便可 隨時查詢訊息,如:目前很多古蹟文物也會使用QR Code解說牌,參觀時只要 以智慧型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掃描後,即可連結網路查詢相關說明。

(二)主動性:學習者因對於資訊有需求,所以擁有取得知識的主動權,如:前面單 元志淵尋找「半月軟骨」資料。(以例說明,是配合前面的單元)

(三)互動性:學習者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學習或是進行資訊收集時,可能產生同步或 非同步的學習,而此時都有可能與他人產生互動,如:志淵分享的運動管理 A P P、瑋殷即時透過社群完成自己的作業。

(四)情境化:這裡指的是學習情境的建構,因為學習者可以設立選擇自己喜歡的平 台、資訊或是功能,來迎合自己學習的需求,如:許多網路書店的誕生與全球 華文網的線上課程修選修,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甚至是出國自由 行時,可以透過即時的翻譯,便可進行簡單對話

所謂「雲端」其實就是泛指「網路」,之所以稱為雲端是因為我們常可以見到電 腦工程師,以一朵雲來代表「網路」。而雲端運算有五大特徵、四種類型與四種服務 模式。以下將簡略說明:

(一)隨時隨地為特徵(五大特徵)

1. 配合用戶需求選擇自己要的服務,也就是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2. 隨時隨地透過網路裝置進行資料的存取。

3. 透過平台,可以讓多人共享資源。

4. 具高度靈活度,可以隨時調整自己所需要的設備裝置。

5. 可被監控與量測的服務,讓自己知道目前使用的情況,如果需要付費,也可以知道 費用有多少

(二)類型多元供選擇(四種類型)

私有雲 :

係針對個人需求而建構的,因此可以提供個人使用數據、安全性和服務等說明 。如:我國就有電信業者推出雲端開店大師服務,可以為個人打造出經濟、方 便的虛擬管理平台。像案例中的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資訊網便是透過這樣的 模式,選擇自己所要的功能建置網頁,以供自己與外界使用。如目前在該校網 頁上,有學校各種公告資訊、各單位資訊、活動剪影、網路郵局、網路請購等 。(如:現今很多搜尋平台都有提供雲端運用的申請。)

公用雲

公用雲服務透過網路及第三方服務供應,可以開放給一般使用者申請,但「公 用」一詞並代表「免費」,此外,公用雲通常不會提供個人資料給他人查詢。 如:臺北市打造的教育雲中的1 KNOW中,提供了我們發現、學習與創作的平 台,讓教師們可以互相成長,進行備課及教學使用,學生則可以自行相關知識 的線上學習,像是有生物課程、國文課程與資訊課程等可以選讀,讓大家可以 隨手取得相關資源。(如:etax ,HEALTH CLOUD)

社群雲

由眾多利益相仿的組織掌控及使用,因為這些組織可能有共同需要關注的議題 或是利益考量,所以建置社群雲,好讓社群成員共同使用雲端資料及應用程式 。如:在為顧及民眾食的安全,目前臺灣有一個iQC商品安全資訊網,只要民 眾在購買商品時,用收機掃描商品條碼,即可透過網路辨識是否為合格商品。 (如:國民教育社群網)

混合雲

混合雲結合公用雲及私有雲,此類型中,使用者通常將非企業關鍵資訊外包, 並在公用雲上處理,但同時掌控企業關鍵服務及資料。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正推動「全民健康雲」整合健康、醫療、保險等相關機構所持有的個人健康履 歷。讓民眾可上網查詢自己過去的相關醫療紀錄。(如:雲端共同作業平台與 私人空間)

(三)服務模式多樣化(四種服務模式) 1. 「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主要在提供使用者網路的軟體應 用,例如:Yahoo電子信箱、Google地圖、Facebook訊息傳遞…等,又像是趨勢科 技與Hinet的雲端防毒,甚至Hinet還有提供網路資訊安全的弱點偵測,這都是我們最 常見到的雲端服務類型。 2. 「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指的就是提供了平台來提供運算 或解決方案,並提供了整合的API(應用程式介面),可以讓客戶的應用程式放在該 平台代管,佈署更簡便,而且節省成本。例如:微軟的Windows Azure、Google 的App Engine…等,都創造出在網路上的虛擬空間,節省過去需要在自己的環境中 放置大量硬體的情形。 3. 「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直接提供硬體的環境及 網路頻寬給企業用戶使用,例如:中華電信的HiCloud、IBM的Blue Cloud…等。 4. 「安全即服務」(Security as a Service, SaaS),主要強調雲端服務與應用,必須 以安全考量為主軸,避免發生雲端安全問題,造成危害人類。

根據2013年臺灣網路中心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民眾在使用手機的相對次數由去年 的32.5%成長至今年的54.11%,成長幅度高達六成多且還不包括使用平板的上網人數 ,行動網路使用者著實的成長不少。但是,從網路世界真假難辨,其可隱藏個人的身 分、性別、年齡,人人都可在網路世界創造虛擬的自己。 所以,可喜的是民眾運用資訊的能力增強,但擔心的是在行動上網與分享時所帶 來的風險(根據TWNIC 2013 年 7 月「寬頻網路使用調查 」報告,擔心上網風險的民 眾高達48%),因此,提醒使用者應注意到行動上網時的幾個原則( 4 個謹慎與 1 全 面)。 (一)謹慎設定個人資料,保障個人隱私。如:手機內的行事曆、電話簿、簡訊與個 人資料等。 (二)謹慎使用行動網路,避免暴露位置。如:隨地按讚,網路便可記錄取你一天的 行蹤,等同降自己曝露在網路的世界中。 (三)謹慎下載APP軟體,確保資料回傳。如:APP本身能主動記錄使用者在日常生 活中的各項活動,若無特別注意這些手機APP存取的權限,個人的活動記錄與 資料很輕易地便能透過網路回傳到開發者手中。 (四)謹慎瀏覽注意細節,免入釣魚網站。如:操作手機時,受限於裝置尺寸有限的 限制,使用時很多細節在設計上都會被隱藏起來。 (五)全面加裝防毒軟體,中毒不會發生。如:建立「全面防毒」的觀念與行動力。

資訊倫理觀念要強化

網路已經無法從我們身邊脫離,但使用網路不只有打發時間與玩樂,在學習的歷程 上,如何透過搜尋讓我們可以快速取得新知,這是可以學習的。同時,在資訊取得過程 中,應謹守合理使用之精神。傳遞各種資訊時,更應留意相關法令的規範。 此外,透過網路與人互動時,禮節的展現不可或缺,更不可運用其來攻擊與謾罵他 人,形成所謂的霸凌。或是傳別人不雅照片與不實資訊、一直佔網路頻寬、一直按讚… …等,因為這都不符合資訊倫理的要求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