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腳臺灣─與蟲的「第三類接觸」
行腳臺灣─與蟲的「第三類接觸」
Tracking Worms Across Taiwan
Tracking Worms Across Taiwan
范秉真教授深入偏鄉村落採集樣本、診治患者,並長期追蹤研究防治成效與變化。這些研究足跡,串連全臺灣防治網絡,也記錄寄生蟲病流行的歷史軌跡,成為臺灣公共衛生發展的重要見證。
范秉真教授在臺灣研究的寄生蟲足跡
范秉真教授防治血絲蟲所用之藥鹽
STEP 1 • 調查與配比
🔍 調查每人每日所需鹽量,藥與鹽比例為0.33%
STEP 2• 採購原料
● 瑞士進口海喘散粉劑90公斤
● 嘉義布袋港臺灣鹽廠申購細粒洗滌鹽25噸
● 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申購藥用95%酒精400加侖
STEP 3• 曝曬食鹽
在陽光下曝曬食鹽約4~8小時,使含水量低達0.6%
STEP 4• 鐵絲網篩
用鐵絲網篩取食鹽,去除粗顆粒塊
STEP 5• 噴塗藥液
取篩過食鹽200公斤,放入八稜角糖衣鍋內,在每分鐘旋轉24次的速度下噴射海喘散溶液,噴完後續吹熱風20分鐘。
STEP 6• 稱重分袋
將鹽取出,稱取450公克裝入塑膠袋內,此量相當於成年人每月的食鹽量。
STEP 7• 封桶標示
每550袋裝入金屬桶內,共分裝89桶。以鐵圈密封,桶外噴字註明藥鹽功效及保存方法
范秉真主持之泰國勞工寄生蟲病之調查等研究
澄清湖採集螺類標本
血絲蟲防治採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