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和平 六年五班 蘇晁樂
「戰爭」是一個讓人聽了會心驚膽戰的字眼。從古至今,有許多無辜的人死於戰爭的血泊中。而和平是每位有正義、有愛心的人所追求的共同願望。
人們喜愛和平,於是從古至今都是精心的用光明的力量和正義,溫暖及關愛、善良與純潔,以及包容、同情等一切人性中最美好的素質,編織成一件柔軟的外套,努力地守護它。
例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雷莎修女,她提供愛滋病、痲瘋及肺結核患者居所,讓他們有尊嚴的死去。一九七九年德雷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發表感言的時候她說:「我們能為世界和平做些什麼呢?」她隨後說:「回到家裡,愛你的家人。」她為那些被社會排除在外,不被需要、也沒人愛、生活在恐懼中的人提供一個溫暖又安心的家。之後南斯拉夫爆發科索沃內戰,但是戰區裡的婦女兒童都逃不出來,所以德雷莎修女去問負責戰爭的指揮官,但是連指揮官也無能為力,德雷莎修女只好自己去救援。雙方一聽到德雷莎修女走進戰區便立即停火,讓她把戰區中的婦女及兒童救出來。可見戰場上的士兵雖然迫於無奈必須打仗,但內心還是渴望愛與和平的。
我們不要戰爭,我們要和平的生活著,不要活在危險中,要讓和平永駐人間。
愛與和平 六年五班 羅德翳
在我的心中,愛是互相體諒、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而和平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所以不會有爭執。有愛,所以這個世界才會和平。
在一九五零年代,北韓跟南韓發生了韓戰造成了很多士兵的傷亡,流傳下來的畫面看起來是滿目瘡痍。如果他們可以好好的溝通,或許可以給當時的人們一個充滿愛與和平的環境。我們常常在新聞中看到有些人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很不愉快,如果他們可以坐下來聆聽對方的想法,彼此達到共識,或許就不會發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了。
這也讓我聯想到曾經發生的一個例子:有一位同學,因為不滿另一位同學偷看她的紙條,所以在社交媒體上公然攻擊她,最終兩人也以翻臉收場,令人覺得可惜。而我認為如果她們可以尊重彼此的隱私,不去看對方的紙條,或是當面說出不開心的地方,或許她們還可以維持和平的關係。
不論是國家、社會,甚至是我們周遭,愛與和平都是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心中,愛與和平是爸爸跟媽媽不要吵架,也是在社會可以對不同族群、性別保持尊重,更是國家跟國家之間不會發生戰爭的倚靠。最後,我希望愛與和平這顆種子會在每個人心中發芽、長大。
愛與和平 六年五班 林恩緹
愛,指對一個人或某物的一種情感和依戀,衍生自親人之間的關愛、忠誠及善意情感與心理狀態。而和平,一般會解讀為沒有敵意及報復,誠摯地想要化解衝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或國際關係學等。
舉個例子:俄烏戰爭,這打了三年的持久混合戰爭使雙方國土都受到嚴重的災難,最慘的還是那些難民,因為軍事的戰火,導致他們無家可歸、哀鴻遍野,每一天都得眼睜睜看著自己土生土長的家園慢慢成為廢墟,親人也逐漸減少,到現在,兩地死傷人數估計高達一百萬人,而烏克蘭有超過六百萬人被迫遷移,屬於歐洲大規模戰爭了。
由於戰場主要在烏克蘭,俄羅斯身為侵略者,表面上受到的傷害沒烏克蘭嚴重,實則也是戰爭受害者。根據單位估計,俄軍以每日一百二十名兵損的速度不斷增加,按照這一趨勢這場戰爭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對俄羅斯軍力與國家造成打擊,戰後必將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俄烏戰爭開打後,不僅全球糧食價格大漲,也讓許多軍人與居民犧牲在冷血無情的戰火底下,其實沒有人或喜歡戰爭,沒有人會期待戰爭的到來。所以我希望:請大家把「愛與和平」當作我們心中的典範。
愛與和平 六年五班 王靖恩
愛與和平是大家的理想,也是世界長久以來追求的目標,愛讓人感到安心,且有安全感、快樂無比。當世界充滿愛,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尊重。和平,因為沒有戰爭與衝動,人類可以自在的生活。
想想看,如果社會沒有愛會怎麼樣?街頭遊民全部因為沒有人照顧他們,紛紛一個個的倒下;因為意外失血過多的病患也因無人捐血而導致死亡…,這些例子都展現出了有愛的社會有多重要了!
和平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到處都在戰爭、打仗,人們無法安心生活,是多麼的恐怖。所以,和平就像一座橋,讓大家可以好好溝通,而不是互相爭吵、打架。我們可以用溫柔地的語氣跟別人交談,而不是用生氣或爭吵的方式對話。
總結,愛與和平對全世界甚至是整個地球來說都非常重要,每一個都是缺一不可。我個人覺得偶爾做點公益也很好,搞不好哪天我捐錢的那間孤兒院長大的小孩是我的救命恩人,跟「蝴蝶效應」一樣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