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網路讀書會優選作品

無花果

參賽主題:臺灣歷史記憶的三十三本書  

者:高雄高工-製圖科-二年02班號黃美樺

指導老師: 張嘉惠  




(一)內容簡介:

  

吳濁流,本名吳建田,新竹縣新埔鎮人。畢業於日治時代台北師範學校,重要著作有《亞細亞的孤兒》、《功狗》、《黎明前的台灣》、《無花果》。「台灣作家全集」收有《吳濁流集》。是台灣近文學史上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創辦了「台灣文藝」雜誌,對台灣文學有莫大的貢獻。「無花果」一書是他自出生到戰後的傳記, 同時也是那個時期台灣歷史的重要見證。


(二)我的心得:

  

《無花果》這本書所呈現的是台灣人不屈不饒,瀕臨死亡的最後一刻也不被輕易打敗的無畏精神。從本書中,我看見了吳濁流先生對於教育、對於文學,甚至對於社會的無限關懷與極於改變現況的思想,就算他明白他的力量如同滄海一粟,他也願意為此一搏,畢竟,人海中若有一個正義的發聲者,相信可以引來更多認同的聲音,就算沒有,這個發聲者的言語也會如同落石投入水中產生的漣漪一般,在有想法的人的身上開出朵朵燦花,並且在無形中對於心靈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為此,從吳濁流先生的文字中,才顯得如此堅毅不拔和義無反顧吧,這也是本書中給我啟發的地方,它在我內心的一隅悄悄輕擊卻有劇烈的迴響,使我相信,這世界仍有正義之聲、正義之言。

  

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是第十二章的「對改革的期望與失望」,台灣光復之後有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物價不斷飆漲、人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艱難,以及文中出現幾點作者認為如何讓台灣變得更好,比方說文章裡愚蠢的習慣裡所寫到的:「複雜的手續,是完全無意義的。持續久了便成了制度,制度一經確立,就受他的拘束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已經晚了幾個世紀的人,被從來的習慣所束縛,且無批判的接受這種習慣,但憑習慣的惰性,以自己為標準判斷事物,因此矛盾叢生。」這句話點出了為何那時的台灣遲遲無法進步的最大原因,先不說官吏的昏庸,光是累積幾世紀以來的習慣就是阻擋進步的最大元凶!


長年以來的習慣是沒有辦法說改就改的,人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然而當這種觀念交纏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道無形的『枷鎖』,矛盾因而產生。而當意見分歧時,自然就無法進步,只能在原地打轉。而文中也講到,在通貨膨脹期間工廠的產量並沒有想像中的好,作者認為如果那時候某些人士能夠將部分工廠轉到大公企業經營的話,或許能夠提高生產量,也能融化一些知識份子長久的不滿。但因為「獨裁主義的英雄們,自我陶醉於戰勝而目中無人」的原因,使得好不容易籌措出來的一億元資金沒能善加利用,反得使一些詐欺分子從中獲利,這也是當時的一大問題。若那些人能更審慎思考、多點雅量或許能將對立的問題減輕不少吧?

  

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建設身心寬裕而自由的台灣就是住在台灣的人任務,從這一點來看,是不分外省人或本省人的。」我覺得他說的很對,看看現在的台灣,真的很糟糕!為什麼那些在野黨,不是支持執政黨的政策理論,而是每天在那裡反對,難道他們不知道惟有共同利益而團結奮鬥才是族群融合的定義,而不是種族分裂。為了我們台灣的未來,只要是住在台灣的我們就要好好思考、好好的珍惜我們擁有的這塊土地。其中他討論的人生的意義!人生是不是什麼也不想,馬馬唬唬混日子就好嗎?天下國家是不是不必去想?像吳濁流那樣,總是要想自己的能力所無可如何的事,是一項錯誤嗎?現代的人類,都以為只要賺錢就能玩得快樂,也許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吧!但是吳濁流卻認為,他不能夠跟那些人一樣,他經常想著多餘的事,卻又不能著那個方向前進,聽他這麼講,我突然也覺得自己似乎踏入他的後塵,學生就該好好讀書,讀書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本分,但是,我卻每天想著打工賺錢滿足自己的欲望,想要成績名列前矛,而自己的慾望又無限,想著多於無意義的事情;自己的友情、親情、愛情,幾乎每天都在思索,今天做的好不好?有沒有得罪了誰?想那麼多,這都是自省呀!


人生,人生是什麼?有人說是及時行樂,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不如快樂的玩。我知道這是虛度光陰,我就是在照樣充滿矛盾的人生活過來的,這就是我的煩惱,燃燒不起來的不徹底的中間想使我痛苦。有憧憬、有理想、有抱負,但就是缺少了向前衝的勇氣和意志力,躊躇滿懷著不公平,多累、多可憐呀!吳濁流擁有與我類似的想法,他從小就被自己還小的小孩打了,也不反擊、不抗議,就這樣默默吞了下來,聽天由命。從抗日到光復到228事件,他經歷了歷史上重要的時光,他寫下了這些點點滴滴,他,很偉大!


(三)討論議題:


經過了無數年,台灣不斷的在向前進,這些進步都是先人的努力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無論他們最後成功與否,都為日後的台灣奠定了穩固的基礎。遲早有一天也會輪到我們付出,屆時我們能怎麼做才能讓台灣成為自己裡想中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