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課程的設計,秉持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孩子各階段的發展特性及個別差異,透過整合性的藝術教學活動,啟發孩子的音樂熱情,讓孩子在邊玩邊學中,奠定良好的音樂基礎及音樂素養能力。
中、小班的孩子大多是第一次進入幼兒園,所以在初階音樂課的操作上是引導孩子跟隨音樂律動與創作大肌肉動作,以及聽辨音樂訊號做出相對應的動作,希望孩子可以認識音樂的高低、快慢、與情緒的變化,並且同時做到立即反應的回饋。在樂器操作方面,著重於各種不同樂器的介紹與操作,並且藉由樂器操作的同時建立課室秩序,才能安全又快樂的跟音樂一起遨遊。進階課程中會引導孩子有意識的跟隨音樂曲式變化而改變律動遊戲的內容,以及認識各種不同材質樂器的演奏方式。更進一步帶領孩子在不同的曲式中肢體律動不同的音樂節奏,並且延伸在不同的樂曲段落操作各個不同的樂器,這需要累積樂器操作的知識,同時訓練聽力、專注力、大小肌肉的協調。
針對大班孩子的音樂課程規劃,則是多以團體舞蹈感應樂曲,之前孩子是跟著老師做,現在則需要孩子團體合作,完成整首音樂的律動遊戲,孩子更能藉由團體活動學習。此外更是將故事情節、語詞節奏與樂曲段落做結合,增加古典樂曲教學內容,引導孩子更加仔細的聽出各個階段的重要節奏與演奏樂器,期許孩子在分組演奏前,先了解整首音樂的脈絡,才能與同學合作完整呈現整首音樂的演奏。這將會訓練到孩子的觀察力、聽力、專注力與分組比賽的榮譽感。
美感是人類心靈的一種能力,也是音樂藝術教育最想呈現的結果。蒙特梭利曾說:「音樂教育不僅是音樂教育,更是人的教育。」音樂家奧福也說:「兒童音樂基礎教育絕不是單一的學習而已,它是結合律動、舞蹈與說白……等等的經驗學習。」孩子的自信來自於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個放鬆、優雅、敏銳的身體,隨時展現舒服與活力,使情緒、性格變得平衡、穩定及富有生命力,將來有能力應付變局、不墨守成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教案活動設計的過程中,依著兒童發展的腳步,為每階段孩子設計適合該年齡層的音樂、律動和遊戲課程;從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開始,到活動帶領、活動參與及最後的團體討論,每個環節都經過精心的設計與安排。音樂不僅僅是音符及樂器的結合與展現,也是開啟人類心靈豐富的原始動能;透過音樂的啟迪,能讓孩子感受生命的美好,帶動心靈的富足,並在潛移默化中懂得珍視自己身體(生命)這個寶貴的藝術品,進而提升自信與自我價值,同時也為孩子的素養教育打下良好根基,奠定一生成功的基礎。
在康橋秀岡校區各式校隊團體中,管弦樂團可說是氣質出眾、亮麗吸睛的隊伍,自成立以來,培育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15年來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年年榮獲佳績,成果裴然。
小學階段已經奠定各項樂器基礎並有良好演奏能力的孩子,在進入秀岡後,管弦樂團將提供更深入、精進的訓練課程。團員練習的時間除本校特色課程「一人一才藝」時間外,還有每週一的課後課程,透過精緻化的訓練,以及優質的師資團隊,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極高效率的學習。
除了國內的比賽和展演之外,管弦樂團也會在暑期積極辦理海外交流及演出,如2023年前往奧地利參加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活動,讓團員登上金色大廳演出,同時舉行了二場周邊音樂會演出,吸引當地熱愛音樂的民眾前來欣賞,深獲好評,也讓孩子在旅程中獲益良多。透過音樂這個共通語言,康橋帶領孩子走向國際,開拓他們更寬廣的音樂視野。
我們常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觀察秀岡管弦樂團團員們多年來在校表現及各項發展來看,學音樂的優勢不只在於品格陶冶,也大幅提高時間管理、自我要求,以及面對群眾展現自己的勇氣,因而在學業成績和各類活動競賽中,都有更優異的表現。學生擁有這樣的豐富經歷,當在申請大學時,均能獲得許多頂尖大學的青睞。更有不少學生在大學階段選擇雙主修,持續音樂專業的學習。
音樂教育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累積,除了演奏能力的提升,更能磨練孩子的耐心與毅力。從樂團合奏的訓練中,學習團隊合作;在每一次的舞台展演中,建立他們的自信。這些過程都將伴隨他們奏出和諧美妙的樂音,成為孩子未來人生中重要的養份與美麗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