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橋有一堂很特別的課,這堂課沒有課本,沒有功課,上課地點不在教室,上課時間也不固定,但它卻總是能讓孩子們殷殷期盼著。
漫步在康橋青山校區,聳立在校園中的攀岩場以及高空大溜索的場地總是令人注目,去年身為康橋新進教師的我,跟著三年級的孩子們上第一堂探索課時,也跟孩子們一樣興奮與期待!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課程融入「哈利波特—神秘魔法石」的著作,將書中的人物、名言及劇情融入課堂中,更讓課堂增添一股神祕的魔法色彩,讓孩子們充滿學習的樂趣,好幾次下課,都看到孩子們抱著「魔法書」,熱烈投入的討論著魔法書的內容。
在幾次的戶外探索課中,看著班上孩子們或是自信滿滿,或是惴惴不安的站上大溜索平台,每位孩子從眼神中散發出想要克服恐懼,戰勝自我的渴望,讓我實在衷心佩服。然而若不是有探索老師細心的引導、充分的準備、團隊的鼓勵、以及對於設施品質的信心,又如何能讓每位孩子勇於克服恐懼,接受挑戰呢?這堂課,實實在在的讓孩子們充分了解自我,發掘了自己的潛能!
孩子們升上四年級,也進入探索課的第二年,在新的主題—「魯賓遜漂流記」的情境帶入之下,孩子們熱衷製作小組的寶物箱,配合著書中人物與劇情,設計了多樣情境活動:像是鉛筆塔、速疊杯等,讓孩子們凝聚團隊合作能力,這也讓我看到他們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更是積極參與其中,發揮了許多創造力和想像力呢!此外,還有很重要的反思能力,孩子們在每一堂課背後,都能從中獲得啟發,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事,還記得有次上完探索課,有個孩子跟我分享:「老師,我以為我做不到的,沒想到我原來是這麼勇敢!」他自豪的神情,令我很是感動。
透過探索教育,我看到孩子們藉由親身體驗學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除了學習知識和技能,探索課程提供了探險與未知的情境,讓孩子們整合所學的知識、情緒去迎接挑戰,從而發現自己的能力、價值、熱情與責任!我想就是這樣的「成就感」才讓孩子們這麼殷殷期盼著每一堂的探索課吧!
探索課為康橋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支持的環境,讓他們在挑戰中探索自己的能力、價值、熱情與責任。透過課程的活動,學生可以更了解自己,並建立強大的自信心。
自我探索尋找歸屬感
「哇!你們看!外面有蜘蛛人!」上課上到一半,孩子們驚見六樓高的半空中,有戴著頭盔的蜘蛛人懸盪在半空!大家屏氣凝神的見證這奇蹟的一刻!「準備下降」、「確保完成」只見那挑戰者的身上繫著一條繩索,而繩索的另一端,則由一整小隊的隊員們緊握拉住,緩緩降下完成任務的挑戰者。這就是連老師看了都想嘗試的「探索教育」課程。探索課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挑戰並探索自己的能力、價值、熱情與責任,進而更了解自己,建立自信心。
而那條合力緊握的繩索,緊緊相繫的,是整個小隊生命共同體的情感!
問題解決建立團隊力
「老師,你看,我們的小隊旗毀了啦……。」「都是小華把它塗成黑漆漆的,現在救不回來了!」上完探索課回來,孩子除了分享上課的有趣或驚險的事之外,探索課其實很容易成為吵架課!孩子們需要與不同想法或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因此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大家對於解決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時該怎麼辦呢?「我們去請教其他小隊很會畫畫的同學吧!」「你們可以再刷上一層底色等乾,就可以重新再畫。」看著孩子們學習如何解決問題,與他人合作、溝通、協調,以達成共同的目標,這真的是高年級孩子們最需要帶得走的軟實力啊!
哇!黑黑髒髒的小隊旗復活了!那厚實又鮮亮的圖案背後隱含著小隊從摩擦到磨合的故事!
冒險精神突破舒適圈
「我不要,我做不到!好可怕!」「老師加油、試試看!你可以的!」「我們都在這裡,深吸一口氣,慢慢把腳踩上!」抱著木柱,孩子們殷切的鼓勵著我嘗試,但我往下一看頭都暈了,雙腿不禁微微發軟,這次輪到我挑戰,怎麼能退縮呢?我深吸一口氣,學習如面對心中的恐懼,往前一步……。
「哇!我做到了!風景好美,風好舒服,我剛剛還看到臺北101耶!我還想再做一次!」探索課鼓勵所有的人來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在冒險的過程中,練習解鎖不可能的任務。
康橋的探索課程對於孩子們的成長不但具有深度啟發性,還能培養出面對未來重要的關鍵能力。從探索自我到建立群性,在團隊中磨練成長,讓每個孩子都充滿了探索未來的熱情。
「媽咪媽咪!我們下禮拜要上探索課,你能不能幫我準備防蚊液?」
「啊!對了!老師說最好要穿長褲,不然會容易被蚊子叮」
現今家長對於一般學校的課程了解,不外乎就是國英數、自然社會等等⋯。第一次聽見孩子們口中的「探索課」,內心滿是疑惑,究竟這堂課是什麼呢?孩子們在康橋的探索課程究竟能學到些什麼?
經過多方面了解以及老師們解答後,知曉課程聚焦在孩子的品格養成、情緒抒發、尊重他人、團體社交學習、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等等。
從孩子三年級開始接觸探索課,每個月一次的課程,回家後總是能聽到他們滔滔不絕的回饋上課發生的趣事。以往最怕高,連遊樂園設施都不敢嘗試乘坐的兒子表示,他今天突破自己內心的恐懼,登上柱子的最高點。因為有探索老師的引導,更因為有同儕之間的鼓勵,讓他在一陣歡呼聲下,步步挑戰步步向前,忘記恐懼也不希望讓同隊失望而突破了自我,兒子分享著,原來在高處,並沒有他想像的這麼可怕,只是在旁邊看著可怕!甚至到最後他還能依自身經驗,分享給同隊,鼓勵著其他人突破一起自我!
「媽咪!今天探索課真的好好玩喔,我好想再試一次,別小隊有同學擔心著哭了!我還教他不要一直看下面就不會害怕了,下一次老師說要帶我們挑戰另外一項設施,我一定要排第一個挑戰!然後我會爬得比這次還快!」
很多時候的恐懼是源自於未知,對於探險與未知的情境,能夠學習整合自己去迎接挑戰,甚至能學會引導及關懷同學,這些突破自我以及發展同理心,我想不是國文英文讀好,就能顯現出來。
孩子們走出教室、拋開制式化學習,跟著探索課,從做中學,體驗不同,用正向且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發展出健全的人格,才是我們父母親所期待的。期許孩子們能在不斷進步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