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寶的藝想世界
小康寶的藝想世界
主題課程進入「小康寶的藝想世界」時,中小班的孩子們憑著日常的生活經驗與繪本故事的閱讀,開始進入故事的殿堂,認識組成故事的結構;角色、地點、發生的事件與結局;編撰故事時,孩子們發現,需要加入一點特別的事情,給予角色獨特的個性,故事才好聽,於是森林的熊被賦予喜歡惡作劇與嘲笑他人的個性、小朋友喜歡的瑪莉歐出現幫忙解決問題、想睡覺的公主與王子需克服吵鬧的環境打擾、開心聚會時出現噴火龍攪局、故事的大黑臉野狼是必要的,分享也是孩子們平常被提醒的重點,每年的生日是大家最期盼的日子,沒水喝的乾旱日子又發生火災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英雄奧特曼也會受傷?受困的旅客和渴望友情的甲蟲會有什麼火花呢?
10班的故事,10種截然不同的歷程,最後天性美好的孩子們,都會給予一個最完美的結局!無邊的想像力,絕無冷場的故事內容,搭配全班通力合作完成的道具,以及精選的音樂與燈光,呈現100公分的戲劇世界,大方自信地站上舞台帶給大家獨一無二的戲劇演出!
同時大班的主題正在進行藝術,藝術有許多不同形式,孩子們從繪畫與雕塑賞析開始,敏銳的小康寶說:「梵谷爺爺的畫,彎彎的,像在跳舞,旋轉得頭暈!」又說:「蒙德里安的畫,線站得直直的,強壯有精神!」透過小康寶六歲的眼,欣賞並探索著藝術,進而創作出自己獨創的作品!這些自由奔放的作品在期末展覽會純真展出!不禁令人讚嘆,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
歡樂慶元宵
「圓滾滾、站不穩,元宵放到水裡滾…」「猜一猜,這是什麼水果呀?」開學過後的一週,各班教室紛紛傳出小康寶唱謠與猜燈謎的聲音,原來是老師們準備帶孩子們一起「過元宵」。
活動前全園老師一起動起來,在小米羅廣場一一掛上應景燈籠、討論與製作趣味燈謎、計畫做元宵的步驟與食材,一個一個的前置準備,都讓整個校園持續在過節的氛圍中,也讓小康寶對上學多了許多的期待,常常探著頭詢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要做元宵?」
藉由課程活動的引導讓小康寶體驗傳統的中西節慶文化,向來是節慶課程的教育特色之一,除了討論與了解節慶的由來、體驗相關的習俗活動,透過應景的節慶佈置,讓孩子們觀察與感受環境氛圍的變化,將節慶教育與環境教育兩者結合,達到「活動教育化、教育活動化」的功能。
看著小康寶們一口接著一口,吃著自己做的元宵;穿梭在小米羅廣場,跟著老師與朋友猜燈謎;提著自己手做的燈籠四處拜訪朋友,在有趣的氛圍中體驗元宵節,相信一定讓小康寶印象深刻,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