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孩子第一次接觸探索教育,很多事物充滿未知且超越想像,如同進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一般需要擁有勇氣且冒險的精神,在魔法飛行課中學習面對克服未知的恐懼及跨出舒適圈的界線。
第一堂課透過分類活動到不同的學院,遴選出級長、副級長帶領大家討論並製作專屬的魔法書,魔法書紀錄每次課程學習狀況。而在討論製作魔法書時也可能出現許多不同的想法或執行上的問題,學院成員之間必須互相配合、提醒、嘗試,才能完成魔法書。
進入學院後的第一個挑戰,每位學院成員化身成一節節的車廂,運用氣球串聯成為魔法列車,過程中討論解決方法,在失敗經驗中學習發現問題並加以討論。過程出現爭執、堅持己見的情形,透過老師的引導找出大家共同接受的行進模式來達成目標。
魔法學院的高空飛行課-大溜索。少數的孩子面對未知時會選擇退縮,站上高空平台跨出去的瞬間須具備相當大勇氣,在老師循循善誘與同學的鼓勵下,最後孩子都能努力突破內心恐懼邁開步伐向下滑出體驗飛行的速度感。
每當看到同學順利滑出,等待的同學也會不吝給予掌聲,害怕的同學完成高空飛行挑戰後,受到英雄般的鼓舞,然後期待著下一次的挑戰。
四年級化身為魯賓遜出航冒險,不同的是由獨自一人改為一群伙伴共同面對困難與挑戰。第一堂課小隊一同製作專屬的寶箱及個人航海日誌,裝載這一年學習的點點滴滴。冒險過程中為了避免食人族侵襲,小隊需要蓋一座又高又穩的瞭望台來監視。堆疊瞭望台時可能會因不同的想法出現衝突,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習相互尊重並試著聆聽別人的意見,學習接受不同的意見。
每一次的探索課程都有不同的挑戰,透過一書一情境、一年段一重點,讓孩子進入情境與故事人物一同歷險並解決問題。有時是個人可以完成、有時需要團隊達成共識才能順利去進行,活動過程中老師適時的介入,引導孩子覺察四周環境變化、主動發現問題,並且能用合宜的方式進行表達。
「老師,所以等一下我們該怎麼辦?」
小學部從中年級開始規劃探索教育課程,在前面的幾堂課,每當講解完活動規則,總是會聽到學生這樣提問,畢竟在中年級孩子的生活經驗中,很少需要處理如此開放式的問題。
而我的回答也總是非常類似,把這個問題還給他們:「你們想怎麼做呢?要不要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看看。」
其實對於老師們設計的活動,我們都很清楚有什麼「破關」秘訣,但在探索課裡,完成最後目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著重於尋找解決方法的過程中,孩子如何處理失敗帶來的挫折感,或是團隊中的溝通是否順暢等等,希望能在每一次的課程裡讓學生看見自己的情緒反應,更加瞭解自己之外,也能學習團隊間的合作,拿捏個人與團隊間的平衡點。
探索老師在帶領課程時,介入時機與次數往往隨著學生狀態而變動,例如:學生發現問題之後,老師會扮演梳理問題的角色,協助大家看見團隊目前的困難,並引導大家決定接下來的行動方案。
另外當團隊的狀況明顯轉變,像是彼此關係緊張,可能要發生衝突時,老師也會請大家休息一下,談談現在的心情如何以及背後的成因,在多數的經驗中,孩子互相理解後,包容接納的程度會比討論前好很多。反過來說,在團隊氛圍積極、樂觀的狀態下,我們也會讓孩子思考正向的思維對團隊的幫助是什麼,期許他們能保持這樣的態度到下一次上課,甚至是其他領域的課程。
每一次下課鐘響前,通常我們會保留一點時間,請大家反思今天的課程有什麼收穫,或是體會到什麼事情,除了口頭講述之外,也會透過書寫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想法,搭配學年情境,三年級以「魔法書」呈現,四年級為「荒島日記」,讓不善於口語表達、或需要時間思考的孩子能整理自己的想法,並做為個人的學習紀錄,並看到自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