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夢想之森 樂閱讀 談圖書館的閱讀活動/從培養閱讀習慣到自主探究學習 談圖書館主題課程
「每次一走進青山校區圖書館,我內心總是會感覺到一股溫馨的感覺。圖書館就像一座橋梁,引領我們通往知識的彼端,而在我心中圖書館更像是一個新奇的世界,給予我更多的機會去學習與探索。」在六年級孩子心中如此所描繪著圖書館。夢想之森圖書館裡有豐富多樣化的閱讀資源,貼近孩子需求與支援課程教與學的閱讀活動,我們創造美好的閱讀氛圍,讓孩子在青山享受閱讀。
圖書館的閱讀主題活動結合課程學習領域,增加孩子在教科書以外的閱讀機會,營造閱讀活動與學生學習的關聯性。當四年級的孩子,在國語課堂上認識了馬偕博士與海倫 · 凱勒,圖書館內也正進行著「那些名人教我的事」人物傳記主題書展,孩子可以與他在課堂上的學習做連結,閱讀到更多名人傳記故事。而除了圖書館內的閱讀活動,在教室學群外也有小型的主題書展,不僅結合課程也與學校大型活動做搭配,譬如行動勸募活動,我們以「溫暖人心、改變世界」為主題規劃校園閱讀角,讓孩子藉由閱讀陳樹菊、南丁格爾的故事,更能體會用溫暖的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圖書資源以外,圖書館搭配中英文課程建置數位學習網專頁,彙整電子書、電子報等不同文本的數位資源,提供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延伸使用,學生也能夠在課堂外隨時連線閱讀。
在夢想之森裡,「樹屋」是每個青山的孩子在畢業前都想上去一次的地方,我們善用樹屋的特性,轉化成鼓勵孩子累績閱讀點數的動力。為了擁有樹屋通行證,孩子們會在大下課時間到圖書館借閱想看的圖書,能夠這樣自發性的主動閱讀,是培養閱讀習慣的第一步。而閱讀的風景不僅只在圖書館裡,行動書車把書帶出圖書館,穿梭在校園中,孩子們開心圍繞在書車旁討論各自最喜歡「100層樓的家」裡的第幾層,或是邊看邊笑的閱讀著爆笑小火龍的生活成長故事,我們讓孩子不因時間與距離的限制,可以盡情享受與書零距離的便利性,轉角遇書香。
閱讀是孩子在成長路上需培養的學習力之一,而學校圖書館則是孩子在閱讀旅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在數位化時代的今日,圖書館的角色和功能已不再只是提供書籍借閱服務,為培育孩子的閱讀力,青山校區圖書館針對不同年級孩子的特性,將圖書館主題課程劃分為低、中、高年級三個階段,致力於啟發孩子閱讀興趣、培養資訊素養,進而擁有自主探究的學習力。
低年級圖書館主題課程旨在幫助孩子認識圖書館,啟發閱讀興趣。讓一、二年級的孩子熟悉和喜愛圖書館是培養其閱讀習慣的開始,我們帶領孩子認識圖書館,引導他們進入書香知識庫,除了讓孩子對圖書館有整體的了解外,也介紹各種類型的圖書,包括繪本、橋梁書、小說與知識類型圖書,激發孩子對閱讀的好奇心,建立孩子對圖書館的親近感,養成日後善用圖書館的習慣與態度度。
中年級則著重於圖書館資源的使用,學習館藏資源的檢索和取用方法,增進選擇與應用資料的能力。讓孩子認識基本的圖書資源分類,以及利用館藏系統查詢圖書,可以幫助孩子懂得如何查找資源,延伸課本以外的知識。此外,中年級課程也介紹各種電子書平台,教導孩子如何閱讀電子書,透過電子書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能隨時隨地閱讀的特性,使孩子能更加靈活地利用圖書資源,擴充閱讀和學習範圍。
隨著孩子進入高年級,圖書館主題課程進一步深化,納入更多不同類型的數位資源,包含線上資料庫、電子期刊與電子報等,教導孩子能綜合運用各種類型的數位資源,閱讀正確且具權威性的資訊;另外,當今社會環境中充斥著許多假新聞,圖書館也積極培養孩子的媒體素養,在課程中透過判斷假新聞的練習,學習如何評估資訊的可信度,幫助孩子在自主探究的學習路上能識別和應對各種資訊。
青山校區圖書館規劃多樣化的主題課程,致力於啟發孩子對閱讀的喜愛和學習力的發展,期許孩子具備主動探索、批判思考以及自主研究的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