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培養-提升孩子的閱讀與思辯素養
閱讀培養-提升孩子的閱讀與思辯素養
閱讀素養是二十一世紀學習的關鍵能力。「閱讀素養」強調學生整合知識,將知識應用在個人生活以及工作領域,並培養「高層次的思辨技巧」與「整合性的思考與溝通」,建立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也是最好的自學工具。通過自主閱讀,可以儲備更多的先備知識,培養思考力與理解力,進而將所學融會貫通、應用至日常生活中。這樣的能力,並非一蹴可幾,而是要透過從小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一步一步積累而成。加上網路媒體及社群平臺,讓孩子很容易受到錯誤的假訊息影響,盲目地照單全收,要如何挑選對自己有用、正確的資訊,建立「媒體識讀」的思辨能力,才能面對真實的世界。
閱讀是需要被指導的,閱讀是要有策略的,才能體現處處可學習、處處在學習、樂在學習。康橋國際學校青山校區擁有豐富館藏的圖書館、多元班書及豐富的數位學習資源,而專業的館員、老師及資訊數位教學工程師更是推動閱讀素養教學的高手,將閱讀素養融入跨領域整合教學,從組織架構、訊息形式、閱讀順序及內容的辨識分析及整合進行有效閱讀,引導自主學習 「理解、思考、討論、發表」,讓孩子願意閱讀、享受閱讀及展現學習的亮點。培養閱讀素養另一股力量是家庭,可著力的重點如下:
一、培養共學習慣:
隨著數位技術的普及,大家很容易將所有空閒時間綁在在螢幕上,臉書、抖音、Youtube等各個網站會根據演算法,不斷推播固定的訊息給我們,久而久之被制約,只會活在同溫層內,家長也越來越少機會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閱讀活動。然而,陪伴是家長應該重視的教養觀念,家長帶小孩去公園玩時,通常會在旁邊觀察陪伴,以確保遊戲安全並指導孩子正確的社交技巧。同樣地,進入數位世界時,家長的陪伴更不可少,對於訊息內容的正確性與否,網路霸凌、網路詐騙及隱私保護問題等孩子都需要學習應對。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應該成為他們可信賴的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及扮演幸福安全守門員的角色。
二、培養思辨能力:
大多數的孩子閱讀紙本或網路訊息之後,問他「你懂了嗎?」孩子往往都會點點頭,但鮮少會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加以運用的聯想。因此,在課堂中老師會透過提問、小組討論、口頭發表及閱讀單的習寫,協助孩子讀出深度思考力。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在閱讀前,建立有目的閱讀,讀完後伴隨著不同形式的分享。最好的方式不是告訴他們該看些什麼,而是傾聽、追蹤他們喜歡的內容,了解他們的興趣,這樣孩子閱讀時更會用心分享自己獨特的觀點。
三、辨識訊息真相:
閱讀不只是興趣,更是一種能力,根據實證研究,孩子知識背景不足時,閱讀理解上會有相當的困難而影響學習成效。家長多鼓勵孩子大量閱讀紙本或數位資源,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現在假訊息層出不窮,真假難辨,眼見不一定為真。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培養孩子媒體識讀的能力,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觀看及討論媒體內容,分辨真實與虛假的媒體信息及網路安全知識的應用。
家庭和學校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與思辨能力擔當著重要的角色,閱讀習慣是需要刻意培養的,家長每天可空出特定時段靜下心投入閱讀,只要願意開始培養閱讀素養,提升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就能讓孩子擁有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