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國中本土教育及台灣母語日
推動重點及實施方式:
(一)週三母語日:訂定每「週三」為本校「臺灣母語日」,以推動閩南語為主,適時推動客語和原住民語。
(二)母語溝通:宣導並鼓勵教師、職員、學生於母語日當天盡量以母語溝通日常生活語言,會議、集會、親師溝通等並配合使用母語。
(三)領域教學:鼓勵各領域教學配合原有課程進度、內容,盡量以母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由各教學研究會設計相關活動。
(四)旅讀竹南:為本校108學年度起推動之校訂課程之一,以閱讀與踏查課程相輔相成,引領學生從文本閱讀與踏查課程中認識本土文化、歷史發展……等。強化對在地本土文化的認同。
(五)情境佈置:校園走廊佈告欄、廁所、教室佈置…等,佈置「俗諺快譯通」,提供學習情境給學生認識臺灣俗諺,並同時對照英語、國語之意義。
(六)本土課程:本土語課程使用多元化媒體教材教學,透過歌曲讓學生認識經典台語歌及其背後創作意涵,期能繼續流傳,經典動畫電影「魔法阿嬤」、閩南語版經典文學作品《小王子》等。
(七)母語網頁:設計竹南國中臺灣母語日網頁,放置於竹南國中首頁連結,推廣臺灣母語日相關活動,包含臺灣俗諺介紹、臺灣母語好站連結、臺語歌曲…等。
(八)刊物宣導:透過本校發行之「心園」,推廣「臺灣俗諺」教學,例如:
原文:《飯後行百步,較好開藥舖》
語意:飯後步行百步,比開藥舖、天天吃補藥好
(九)圖書教材:設置圖書館母語專區、辦理本土文化主題書展、充實相關圖書教材。
(十)學生活動:辦理語文競賽(閩語朗讀、客語朗讀、閩語演講、客語演講)、直笛、歌唱比賽…等。
(十一)社團活動:成立鄉土語言社團,推動母語教學。
(十二)校外教學:辦理認識鄉土校外教學參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