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諺語 (依類別分類)
※一個錢,扑二四個結
比喻人極度吝嗇,與「一毛不拔」意思相近。
※七月半鴨,毋知死活
比喻一個人處在危險的情勢,隨時有生命危險,卻毫無警覺。
※人在做天在看
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老天爺都在看在眼裡,做善事的好人上天堂,做惡事的壞人下地獄。
※人若衰種匏仔生菜瓜
種匏仔是不可能生出菜瓜來的,乃比喻人的運氣不佳,意思是明明看準了,做下去還是失敗了!
※人牽毋行,鬼牽蹓蹓走
指不知分辨人的好壞,當一個人不聽好人的勸導,反而輕易相信壞人的話時,便是人牽毋行,鬼牽蹓蹓走。
※三年一閏,好歹照輪
指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保持好運,總是會有好、壞運交替的時候。
※乞食也有三年好運
乃勉勵人遇到一時的挫折、低潮,不可灰心喪志,只要充實自已,總會等到好時機、好運氣,鴻圖大展的。
※大腸告小腸
是形容人肚子餓,因為大腸裡面沒有東西,所以怪小腸不盡職,沒有把食物送過來!
※千金買厝,萬金買厝邊
花千金買房子,倒不如花萬金買好的鄰居或好的居住環境。
※六月芥菜假有心
芥菜的俗稱是長年,從外表看不出這芥菜有心無心,因此六月芥,菜假有心,便用來形容人虛情假意。
※天公疼憨人
老天爺總是比較疼愛忠厚老實的「憨人」。
※歹戲,拖棚
指不好看的戲,卻偏偏加料添水的演個沒完,讓人看得不耐煩。
※西瓜偎大邊
比喻一個人勢利眼,投機取巧,只靠向較優勢的一方。
※好酒沉甕底
比喻好的、精彩的事物,總是留在最後面才出現。
※在生有孝一粒土豆,較贏死拜一個豬頭
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孝順他們即使一粒花生,比他們死後才用豬頭祭拜,來的實在有意義。
※好心乎雷親
乃形容好心幫人,卻被對方怪罪,或是對方不領情,反而惡意相向的意思。
※千算萬算,毋值天一畫
指不論人如何細心籌劃,都比不上老天爺在人類命運的薄冊上大筆一畫。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相同。
※大骼雞,慢啼
指人大器晚成的意思。
※三腳貓,笑一目狗
指若要取笑批評別人之前,應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缺點。
※牛就是牛,牽到北京也是牛
說明人的個性不易改變,或是形容某人非常頑固,就算換了環境也是一樣。
※心歹無人知,嘴歹上厲害
指一個人心地壞,別人看不出來,但如果嘴巴壞,它所造成的禍害卻很嚴重。
※公親變主事
指做和事老,好事沒做成反而火上加油,加入其中變為當事者。
※囝仔人,有耳無嘴
指小孩子要用耳朵多聽,嘴巴不要亂說話,以免禍從口出。
※扑斷手骨顛倒勇
比喻一個人意志堅定,愈挫愈勇。
※先苦後甜,富貴萬年
指先吃苦後享受甜美的成果,這種幸福才會長久,與「先苦後甘」、「先犧牲後享受」意思相同。
※甘願得失頭前,不可得失後壁
指什麼事情都要在前面談清楚,即使得罪人在先,也總比在事後來翻臉;故先小人後君子才是為人處事之道。
※扑虎掠賊,也著親兄弟
打老虎、抓盜賊,還是要靠親兄弟比較可靠。與「上陣不離父子兵」意思相近。
※扑狗,無帶著主人
乃提醒我們要責備或處罰某人時,要考慮他背後主人的態度,並予以適度的尊重,否則會引起對方主人的不滿,甚至引來嚴重後果。
※甘願做牛,免驚無犁通拖
比喻只要一個人願意工作,不怕沒有工作。
※仙拼仙,害死猴齊天
指兩強相爭,結果危及無辜的第三者,就好像神仙鬥法,孫悟空跟著倒楣!
※好面相,歹肚腸
指長得好看卻心如蛇蠍的人,我們習慣稱之為面善心惡。
※少年袂曉想,吃老毌成樣
指年少的時候不會想,到了年紀老大的時候,一事無成,窮困潦倒。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相似。
※六月芥菜假有心
芥菜的俗稱是長年,從外表看不出這芥菜有心無心,因此六月芥,菜假有心,便用來形容人虛情假意。
資料參考 http://lib.shute.kh.edu.tw/events/local/says/says1.htm#台語童年童謠
台灣俗語之美─日常生活篇
一、工作、職業
(一)頭路
.「在職怨職」不論做哪一行,都會抱怨本行的種種狀況。
.「做一行,怨一行。」
做這一行便抱怨這一行,做那一行又怨那一行。表示不論從事哪一行,都會有抱怨。
.「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形容一個人經常在換工作,真是滾石不生苔!
.「一舉,二運,三本事。」
要成功的話,通常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要有人推薦,第二是運氣要好,第三是要有能力,才能水到渠成。
.「吃人的飯,犯人的問。」
吃人家的頭路,老闆叫你做什麼工作,你就要去做什麼。
.「不去沒頭路,要去沒法度。」
老闆叫屬下去做某件工作時,屬下不會也不能說不做,如果不做只能辭職;但要去做的話,又沒有能力做。
.「緊行沒好步,緊做沒好頭路。」
走得太快無法把步子走好;急著找工作,往往不能找到好工作。
.「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第三開查某間。」
最好賺的行業第一個是去賣冰;第二個是當醫生;第三個是去開妓院。
.「醫生驚治咳,總舖驚吃晝,土水師驚掠漏。」
做醫生的最怕替病人治咳嗽;做廚師的最怕中午的筵席;當土水師的最怕要去找哪裡漏水了。表示各行各業都有其困難之處要克服。
.「司公不驚鬼。」
做司公的不怕鬼。表示各行各業都要有其能耐,否則將會做不下去。
.「三句不離本行」表示一般人常會說的與自己行業有關的事。
.「飫未死,脹未肥。」表示一個工作不頂好,也不極差。
.「燒瓷的吃缺,織蓆的睏椅。」
燒瓷器的人,自己所用的是缺角的瓷器;織蓆子的人,自己睡覺所用的卻是椅子。表示各行各業都是把好的物品拿去賣,自己只使用差的、賣不出去的瑕疵品。
.「家己做醫生,尻川爛一邊。」自己做某種行業,卻反而栽在那個行業上。
.「十藝九不成」
學了十種技藝,卻有九項是沒有學成的。表示技藝雖多,但都不精專。
.「頭家一個比,辛勞做半死。」
只要老闆交待一件工作,屬下便要做得半死才能完成任務
(二)各行各業
.「行行出狀元」只要肯努力,不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有成功的機會。
.「工字(勿會)出頭」意謂做工是永遠無法出人頭的。
.「長工望下雨,乞食望普度。」各行各業都希望放假。
(三)士
.「秀才堵到兵,有理講不清。」
讀書人最怕遇到不講理的人,因為對這種人,即使跟他講道理,也扯不清。
.「秀才餓死不賣冊」
表示讀書人不論遇到什麼生活上的窘境,都不會將其根本忘掉。
.「讀冊讀半死,出業做苦力。」
讀書讀得半死,畢業了卻還要做苦力。表示讀書其實也沒有什麼用。
.「公學讀六冬,不識一箍屎嚳板。」
形容書白唸了,花了六年的時間,卻是什麼都不懂。
.「冊讀對背後」表示讀了許多書,但都沒用!白讀了!
.「三日沒餾就會爬上樹」
讀書如果三天不複習,馬上就會生疏、淡忘。表示複習的重要。
(四)農
.「百般武藝,不如鋤頭落地。」
傳統社會認為不論學什麼技藝,都不比種田來得踏實。
.「豎厝(茨)著愛好厝(茨)邊,種田就愛好田邊。」
一般人都是希望住所之處,鄰居都是好的;而種田者都希望隔鄰的耕作者也都是很好相處的。
.「一粒米,百粒汗。」
一粒米要用百粒汗來換取。此句是形容種田是非常辛苦的。
.「夯筆比夯鋤頭還重」
有的人適合去種田,如果你叫他去拿筆,對他來說是比拿鋤頭還為難。
.「得失土地公,飼無雞。」
對種田的人來說,土地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如果得罪土地公,連雞都養不活。
(五)殺豬
.「豬刀利利,賺錢不過後代。」
由於是殺生,所以一般認為殺豬業者所賺的錢無法留給後代。
(六)做官
.「做官清廉,吃飯攪鹽。」
做官如果清廉的話,連吃飯都沒菜可吃。表示清官沒有辦法過極為富裕奢華的生活。
.「衙門八字開,沒錢甭免來。」
到衙門告官的話,總要花一些錢,如果沒錢的話,就別去了。
.「官有兩口」
表示做官者之言不可聽信。
.「三年官,兩年滿。」
清朝在臺官員素質大多不佳,也無心經營臺灣,任期三年的官,到了兩年便算是滿了,已經準備回家了。
.「選擇免師父,用錢買就有。」
選舉不需要師父,只要用錢買就有了。形容選舉之污濁。
.「好央叫不人新臺幣」
優秀人才、好央求的人未必能被選上,不如有錢的較容易被選上。
.「第一憨替人選舉跑運動」
天底下最笨的人是幫別人拉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