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自然課的力學與資訊課機器控制的課程(3D投石器+馬達)後,相信你已經對投石器的構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現在,讓我們試著自己繪製一個投石器的平面圖,再利用雷切,把你的創意投石器實體化吧!
支撐柱3片,
側板2片,
可調整之骨架1支,
發射器1個
大小:整個尺寸需控制於30cm*20cm內。
線寬:0.1mm
板厚:3mm
不填色。
關閉「縮放物件同時變更邊框寬度」的功能。
側板:120mm*90mm
圓形孔徑:ø6mm
支撐柱:20mm*90mm
缺口:2.9mm*5mm
所需材料:3mm板材、竹筷、橡皮筋
所需工具:木工膠(白膠)、斜口鉗、150號砂紙、十字起子
步驟1:頁面設定300mm*20mm。
步驟2:支撐柱長方形20mm*90mm。
步驟3:缺口10mm*2.9mm 。
步驟4:再製缺口 。
步驟5:貼齊2缺口及支撐柱。
步驟6:畫一ø6mm的正圓。
步驟7:圓與支撐柱雙置中對齊,並群組支撐柱及其上所有物件。
步驟8:再製2個支撐柱,並排列(頂端對齊)。
步驟1:畫一120mm*90mm長方形。
步驟2:畫一直線分割長方形。
步驟3:分割,並刪除多餘圖形。
步驟4:缺口10mm*2.9mm,再製2個,將3缺口放在適當位置,並分別對齊側板長方形。
步驟5:畫一ø6mm的正圓
步驟6:群組側板及其上所有物件。
步驟7:再製側板,並放置在適合的位置。
步驟1:20mm*120mm的長方形,再製,一個縮小至上方,下方長方形做圓角。垂直置中,路徑加相。
步驟2:ø6mm的正圓,放在投石板的下方,置中對齊,群組。
步驟3:2.9mm*10mm長方形,對齊投石板上方、置中,群組。
步驟4:繪一個橡皮筋缺口5mm*2mm,再製4個,搬移,等距分布,對齊投石板右方,群組。
步驟5:再製上一個群組,對齊投石板左方。
步驟1:畫一ø40mm的正圓,再製ø15的正圓,雙置中,路徑減去。
步驟2:畫一25mm*20mm的長方形,與前一步驟圓,路徑相加。
步驟3:再畫一個缺口,與正方形對齊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