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兼提案人:105陳宥丞、109陳詩禮
學生學習心得與反思
在我們這一組報告的時候,我認為說我們的主題的亮點是主題比較明確,並且有規劃性。也已經把大部分我們將會遇到的問題列出來並且提出幾個解決方案。在我們這個方案中,我認為說我們在環保與經濟這方面需要達到一個平衡,並且需要提出一項能勾起早餐店的方案。我認為說我們需要詢問關於補助這一部份的相關問題,因為如果申請到了補助,我們可以將循環餐盒送洗,可以大大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
-- 105 陳宥丞
從這次的報告中,我們這一組都有明確的把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和過程和評審老師講清楚,雖然我們的目標的可達性較低,但是我們還是努力的把研究方法寫完了。而我們缺少的地方,即是如何在學生和早餐店之間達到一定的流暢度,我們必須要讓使用循環餐盒的過程更順利,盡可能的在環保和賺錢間達到一定的平衡性和便利性,這是我們未來在執行此目標時的關鍵,也是評審老師給我們的建議。
而我們未來會持續的進行我們的公民行動方案,繼續的發表單,統計我們的表單資訊等,抑或著我們可以先把此目標改成在校內福利社做實驗,從最底層的方案開始做起。而整體下來的收穫,大概就是我們的進行速度需要再快一點,還有我們需要再擬定更周全和完美的計畫。
-- 109 陳詩禮
研究者兼提案人:108王俋翔、114陳諾
學生學習心得與反思
我覺得我們最特別的是可以搭配學校課程(生命教育),比較不好的地方是 (一) 我們只有要讓大家知道有這項資源,卻沒有想說如何說服人去參加,(二)我們的實際行動沒有很多,之後我們可以先去找輔導室老師看下學期要怎麼安排,還有先把問卷發給人,我覺得這次因為都還沒有做什麼實際行動,所以在報告的時候,被問到做了什麼,只回答了一點點,之後做行動的時候應該不要這麼懶惰。
-- 108 王俋翔
我們組報告的亮點是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然而,我們也發現在行動方案上需要更加針對不同受眾調整溝通方式,並更加重視行動計劃的執行。為延續公民行動學習,我們將定期與輔導老師溝通,並降短期目標變長期的!
-- 114 陳諾
研究者兼提案人:102曹霖、109張安娜、115謝昕志
學生學習心得與反思
我覺得我們這組的亮點是內容段落清楚,有將研究目的、問題、方法,清楚區分。但想當然爾,也有許多需改進的,像是問卷採集數量嚴重不足,參考性低。以及許多細節沒有處理好,像是我們聚焦的:「顏色」議題,或許校園中有更多能直接反映性別不平等的細節,提倡「性別不平等或許就在你我未察覺的小細節裡」的我們,卻沒有察覺,這也是我們需要省思並改進的地方。
探討到公民行動的延續,若是我們付諸的實際行動,統一顏色,行動成功的話,那這延續將會大大影響到本校之傳統,但在傳承中,我們的理念:「改善校園中淺在的性別不平等與性別刻板印象」勢必會流失,這也是我們需要考量的點,或許在開學,讓同學購買制服時就可以推廣此理念。
--109 張安娜
我覺得我們這組的資料完整性不錯。希望分工,問卷統計的部分可以再多一點,可以更準確。到高二後希望這學期做的方案可以被採納或在加深加廣課程中提出。就這學期大家感覺都做得比我好,並發現了自己諸多的缺點擊回首看了這兩學期檔案很有成就感。
--115 謝昕志
研究者兼提案人:102陳禹彤、106邱光緯、114柯詠蓁
學生學習心得與反思
我覺得我們這組還不錯的地方是我們已經開始做這個計畫了,別組目前是還沒開始行動,然後我們已經整完地拔完草了!但是我們還有地方要改進,例如:比賽的對象是誰?是自由參加還是強迫參加?是團體報名還是個人報名?或者是這個比賽的活動要怎麼推廣?不能請上級推廣的話,那我們要怎麼讓大家知道我們有辦這個比賽?這些問題都可以再延伸討論,寫進報告中。接下來我們可以向同班同學提出我們有辦這個比賽,以及說明參與比賽且有得名者,會有獎品,提高誘因,讓更多人參加。今天收穫很多,評審也建議很多,我會將評審建議的東西,再把報告做一次修改,把食農教育描述的再更清楚一點。
--102 陳禹彤
我們今天舉辦了公民行動成果發表,我覺得我們這組的亮點是我們有實際的去行動呈現出來,然後我覺得我們這組還可以做得更好的是我們的行動方案可以再想想看我們要如何推廣到全校,讓新店高中的學生更了解食農教育在幹麻和他的精隨,所以我有在想我們可以先以我們三個的班級做實驗,看成效如何,再來去推到整個校園,另一個是我們的海報配置可以在簡潔一點,因為我們把海報塞得有點滿,有同學反應字有點多,有點影響到觀感,所以我們要在精簡一點。
接下來我會繼續在學校種植蔬菜,有能力的話也會創個園藝社來繼續推廣食農教育的課程,一代傳一代的推廣下去。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個活動辦的很好,因為這個活動讓我了解到我們的公民行動哪裡還可以補救和不足的地方,也讓我們能學習其他組報告的精神,何讓我們聽到老師的專業建議,所以我今天很開心,謝謝敬恩老師辦這個活動。
--106 邱光緯
經過今天的成果發表,除了更認識各組的行動方案及實作,也從對方報告的口條及邏輯學到很多東西。我認為我們這組在四組內脫穎而出的是針對公民行動的實作已經開始行動,種菜相對來講需要的時間比較多(環保餐盒那組我覺得他們規劃的很好,雖然感覺實際執行是最困難的,但他們還沒開始行動所以我們贏了!!)
評審有提問說不了解我們後續了行為和這個主題的連貫性為何,而我後來有口頭補充,但也顯示我們的海報不夠完整,讓閱讀者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再來是有提說我們如何推廣及帶動大家來種菜,這也是我們還需要思考的地方。延續行動對我們這組面臨的課題很大,因為如果我們畢業了反而沒人在觀照這些植物,這項行動就顯得沒意義了,因為主題就是圍繞在永續。我們有規劃要創建園藝社,社團就相對簡單,唯一的困難點就是社員的永續。第二是我們有計畫要舉辦全年級的種菜大賽,希望能讓種菜大賽成為新店的傳統比賽和特色,但目前還要思考如何提升大家的熱忱(榮譽感及實質獎勵)。
整體來說我認為評審對我來將意義重大,因為以往的報告都是自己做,自己報告,最後只有老師的分數。但這次報告完後由即時得到老師的回饋及提問,讓我更知道字跡邏輯上還又那些漏洞還有其實自己也不清楚的觀念。貴雄老師的評論我覺得很尖銳,但卻句句都命中漏洞,反思老師的問題後也了解那裡還要再補充,更完整自己的公民行動研究。
--114 柯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