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互助連線」緣自於歐美日等國的「時間貨幣」、「時間銀行」觀念,並融合在地習慣與觀念延伸發展而來的「互助」方案。「時間貨幣」概念興起於1980年代的美國,而後擴至全球;全世界有超過1000個以上的「時間銀行」(Time banks)組織。這種概念是用自己的勞務或知識,提供他人解答或幫助,來換取自己需要的服務,是一種非經濟交換方式的交易。美國芝加哥、英國倫敦等城市在這幾年,開始意識到,幫助別人、為人付出得到的回饋與尊重,讓他們覺得被需要,而有存在感。以美國華盛頓特區等幾個大城興起的「時間幣」(Time dollar)組織,以及日本的「照護門票」(tickets for caring relationship)系統,正是城市居民渴望認同的產物。
弘道於1995年創始之初,即在全國各地積極推動雙軌互助的概念,志工提供志願服務的同時,若有需求可隨時提領服務。幾次改革後,於2010年正式成立「全國互助連線中心」,更進一步以有系統、有組織的方式逐步在全國佈點,鼓勵有意願或已從事老人志願服務的團體申請加入成為互助據點,藉由該團體的聯絡人進行協調聯繫,當志工有需要時可立即獲得協助,並且共同照顧志工的遠地家屬。未來也希望邀請更多不同領域的志願服務單位共同加入,期待透過互助的力量,將老人的照顧負擔轉換成在地凝聚的互助力量,推動行孝零距離的互助文化,讓臺灣高齡社會發展不再是危機,而是發展契機。
推動「全國志工連線計畫」,主張聯合眾人的力量共同來推動老人福利,志工服務老人可儲存服務時數供自己老年提領使用或立即交換服務遠地親人。
進行通盤性檢討後聘用專業人力投入服務,再次積極推動全國志工連線計畫。為配合「挑戰二○○八---國家發展計畫」正式更名為「志工人力時間銀行」。
為落實社區照顧,推動「社區互助團體」,將志工團體以生活圈照顧網絡的概念,推動組織「幫幫家族」,建立「你幫我、我幫你」的互助社區。
9月獲青輔會補助至日本東京進行「日本時間貨幣學習創意行」參訪,與日本財團法人SAWAYAKA福祉集團進行深度訪談。開始推動時間貨幣政策,台中縣龍井鄉的龍龍幫幫家族成為台灣第一個使用時間貨幣的社區。
辦理「時間貨幣座談會」。結合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系學生組成青年團隊,到台中市福和社區推展時間貨幣概念。協助台中龍井區幫幫家族、台南市大恩社區、長榮社區發行專屬互助券。
「兒女心‧志工情--全國互助連線中心」揭牌,正式成立全國互助連線中心。7月成立「全國互助連線推動委員會」。8月再次發行社區互助報。11~12月於北中南東四區辦理「捲動社區‧延續感動分享會」,共4場次。截至目前為止全台互助據點共98個。
持續推動並鼓勵全台社區據點加入互助連線成為互助據點,推動志工間的自主交換、提領互助,並且串聯全台之互助據點共同照顧志工的遠地親人,使志工能夠信任彼此的服務、無後顧之憂,並有足夠的能量繼續服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