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的渊源及发展
灯谜又称文虎、隐语、廋词,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
灯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文字游戏。它启发思维、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它自诞生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
灯谜文化的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时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时代,而所有文化的发生都源自于人类的问题意识。
灯谜的历史源远流长。若远溯到黄帝时代的《弹歌》作为谜的发源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夏朝:
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
《吴越春秋》记载的一首民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隐喻制作弹弓狩猎的全部过程。
《诗经》:“土㓥tāng羊,无血,女承筐,无重。”以谐趣的手法描述一对男女剪羊毛的愉快劳动。
这些民歌已具备后世谜语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代:
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廋辞和隐语,是灯谜的萌芽。
廋是隐匿的意思,廋辞就是隐语。
当时由于列国纷争,有不少游客在劝说统治者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最先提到“廋辞”的书是《国语·晋书》,这是公元前592年的事。而战国荀子的《蚕赋》,形象生动,详尽准确地描绘了蚕的生态,更具谜语的特征。
《一鸣惊人》的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就下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但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出了道谜请庄王猜:“楚国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海大鱼》的故事
战国时期,靖郭君要在自己的封地薛筑城,这是极大的失策。然而他又下令不准门客劝阻。在大多数劝说者失败的情况下,有个门客来劝,他告诉靖郭君他只说三个字,多说一字,宁愿被煮死。获准后他说了“海大鱼”三个字转头就走。这引起靖郭君的好奇心理,要他说清楚,结果收到意外的效果。
(这个门客用大鱼在海中“网不能止,钩不能牵”, 自由有力量,一旦离开海水,搁浅沙滩,就连小小的蝼蚁也得而欺之作比喻,指出靖郭君在薛地筑城是愚蠢的。)
西汉时期:
隐语和谜已经成为宫廷的娱乐品。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东方朔。
武帝时,上林进献了枣,武帝用手杖击打未央宫的门槛,说:“叱叱!先生束 束!” 东方朔回答:“是不是上林进献了四十九个枣呢?”
原来东方朔看见皇帝用手杖敲击门槛,两个木就是林,意味着上林。束束,就是枣,叱叱,就代表着四十九。
(原文供参考:《东方朔传》曰:武帝时,上林献枣。上以所持杖击未央前殿槛,呼朔曰:"喑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筐中何等物也?"朔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上曰:"何以知之?"朔曰:"呼朔者,上也。以杖击槛,两木;两'木','林'也。来来者,枣也。叱叱者,四十九枚。"上大笑,赐帛十匹。)
这时的谜已具离合拆字的体裁。
东汉时期:
东汉时,董卓残暴横行,民间就流传着一首谜语式的儿歌: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这里的"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呢,从下到上自然就是"卓"字。既然有"董卓"两个字,再加上"不得生",那就是说董卓该死了。
东汉时期,隐语已经发展为一种雏形的文义字谜。它通过汉字的特点,运用拆解、分合等手段,结合汉字的音、形、意,以隐晦或精炼的语言来创造,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文字游戏。
三国时代:
曹操到江南,读到《曹娥碑》文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jījiù ”八字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就问杨修。杨修想了一会就回答道:“黄绢就是色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是妙字;外孙是女子,是好字;齑臼是受辛(辤),是辞字。就是“绝妙好辞”。
南北朝时期:
谜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是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文人雅士,无不把玩。南朝的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诗人谢灵运、谢惠连、萧巡也都制过谜。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谜语的著作《文心雕龙·谐隐》,刘勰说谜是“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隋唐结束后,国家四分五裂,而谜却日渐兴盛,也出现了一些猜谜的专家。
宋代:
北宋时期,文化经济非常发达,造就了一大批文人雅士,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南宋时,统治者不思进取,每年都令民间元宵掌灯,粉饰太平。此时有人把谜粘在纱灯上让人猜射,自此,谜和灯结下了不解之缘。
明代:
“灯谜”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从谜语大家庭里独立出来,专指根据汉字音、形、意的特点而制作的文义谜。明代马苍山把诗歌格式移植到灯谜中,首创了“广陵十八格”。谜格的创立,标志着灯谜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已经和事物谜分道扬镳,进入各自的土壤继续繁荣发展。而谜语,一般就用来指事物谜了。
清代:
清代是灯谜发展的一个高峰,主要表现在谜人多、谜社多、谜书多、谜作多。甚至描写灯谜的文学作品都有不少,比如《红楼梦》、《镜花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等。
现代:
时至今日,灯谜也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了情操,点缀了生活。近年来,中国许多中小学课程设灯谜为必修课,全国各地盛行举办学生灯谜比赛,当然成人灯谜比赛也不在少数。
总结:
谜从最初的流行于口头的说猜方式,三国时期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让人猜,到了南宋,才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此谜有了新名称 “灯谜”。
新加坡的灯谜发展史
战后的第一座谜台
大约1947年,新加坡前辈谜人黄叔麟老师曾在大世界游艺场里一处小花园里见到射虎台,他认为那是新加坡战后的第一座谜台。
60年代的灯谜活动
新加坡合洛联络所每个月举行谜会
新加坡潮安联谊社每年元宵与中秋佳节举行灯谜展猜,后来潮安会馆与潮安联谊社合并,每年这两个节日依然办灯谜展猜。
1964年,新加坡农业长老会在新加坡劳动公园,展览会也出现了一连十晚的射虎台。
新世界游艺场也举行两晚的射虎台,吸引不少人去猜谜。
80 年代春到河畔迎新年射虎台
1987年开始, “春到河畔迎新年” 由宗乡总会 、《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及直落亚逸区公民咨询委员会联办。这项活动每年都设“射虎台”,射虎台每晚由不同的谜人主持,谜题多样化,风格各异,吸引了许多灯谜爱好者,谜台下总是万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
2021年,碍于疫情,射虎台因 “春到河畔迎新年”停办而暂停。
2022年,鉴于疫情趋缓,“春到河畔迎新年”再办,但入场人数限制在18人,不过增设现场直播及线上有奖猜谜。
2022年,防疫措施解除,“春到河畔迎新年” 人数不限,现场直播及线上有奖猜谜依然保留。
灯谜俱乐部的成立:
1992年,新加坡第二代谜家郑泽生先生在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成立“灯谜俱乐部”,开班授课,吸引了不少灯谜爱好者报名学习。
中学生灯谜学习坊的举办:
2003年,新加坡裕廊初级学院母语部为全国中学生举办“中学生灯谜学习坊”,吸引了数百名学生报名参加。
教师灯谜课程:
2003年,新加坡裕廊初级学院母语部为学校教师举办了“初、中级灯谜课程”,吸引数十名教师报名参加。
新加坡灯谜协会成立:
2004年,在郑泽生老师的策划筹备下,新加坡唯一的灯谜组织“灯谜协会”诞生了。谜协成立至今,曾应邀到学校、社团、会馆、图书馆及联络所举办灯谜讲座,也为联络所、社团及学校主办过无数次中元宵节及秋灯灯谜展猜。
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
2004,2006, 2008及2010年,裕廊初级学院、联合早报及灯谜协会联合主办“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吸引来自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及马来西亚各地中学派队参赛。
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2006、2007、2009、2011至2014年,裕廊初级学院、联合早报及灯谜协会联合主办“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各校反应热烈。
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2022及2023年,由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同安会馆及新加坡灯谜协会主办,华侨中学协办该项活动,获得各校热烈支持,踊跃报名,灯谜再度在校园里掀起热潮。
华中的灯谜活动
2003年初级灯谜学习坊(裕廊初级学院主办)
华中派出46名学生参加。是阵容最强大的一所学校。
2004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裕廊初院、灯谜协会和联合早报联办)
参赛者:谢春冠、 谢凯祥、 温健
团体奖:优胜奖
金箭奖(本地组):谢春冠
2006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参赛者:吴雨谦、梁敬伟、许十界
得奖:
冠军:华侨中学
金箭奖:许十界
2006年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裕廊初院、灯谜协会和联合早报联办)
参赛者:吴雨谦、梁敬伟、许十界
2007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参赛队伍:华侨中学一队、华侨中学二队、华侨中学三队、华侨中学四队
获奖:
冠军:华中一队
亚军:华中二队
季军:华中四队
金箭奖:许十界、王畅田、黄宇浩
2008年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裕廊初院、灯谜协会和联合早报联办)
参赛者:许十界、黄宇浩、黄彬(华中一队)
赖志豪、江哲殷、何立贤(华中二队)
优胜奖:华侨中学一队和华侨中学二队
国际友谊赛季军:黄洁恩(马来西亚太子城国中)、陆嘉燕(中国求是中学)、许十界(新加坡华侨中学)
2009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参赛者:许十界、黄宇浩、黄彬(华中一队)
赖志豪、江哲殷、何立贤(华中二队)
得奖:
冠军:华侨中学一队
亚军:华侨中学二队
金箭奖:许十界
2010年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裕廊初院、灯谜协会和联合早报联办)
参赛者:
华中一队:蔡松洋、文先达、余盛杰(后补:胡志光)
华中二队:黄品嘉、刘杜凯英、邱子杨(后补:关俊乐)
获奖:
1. 优胜奖:华侨中学一队、华侨中学二队
2. 区域团体杰出团体奖:华侨中学一队
3. 区域杰出个人表现奖:余盛杰
2011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至2014年
华中没有派队参赛
2018年华中举办灯谜学习坊和制谜课程
2022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同安会馆、灯谜协会联办,华中协办)
参赛者:华中派出一队参赛
2023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同安会馆、灯谜协会联办,华中协办)
参赛者:华中一队和华中二队
得奖:
优胜奖:华侨中学一队
2024年全国中学生灯谜比赛
参赛者:华中一队和华中二队
得奖:
亚军:华侨中学二队
季军:华侨中学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