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報導
Media Reports
Media Reports
圖片資料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2022/02/21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社會實踐與生活創新研究中心|貳参玖柒映像 2397 Film Studio
1871年英國攝影師湯姆生與馬雅各傳教士,從台南步行到高雄內門,翻越幾個山頭到六龜一帶沿途拍攝以及日記記載當時的人文地貌。這次拍攝跟實踐大學翁裕峰老師一起踏勘湯姆生的途徑,追溯痕跡用影像跨時代對話,從前製瞭解故事背景到實際走訪,很推薦大家到這些地點感受不同面向的遊程。(文字轉貼自貳参玖柒映像 FB 網站)
2021/06/26 |自由時報
2021/06/26 |社團法人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
杉林枋寮至六龜神農宮的山道,自清代以來即是常民往來利用的路徑,並被記錄在1904年《台灣堡圖》之中,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as, 1837-1921)跟隨馬雅各醫師從台南府城,經南化至高雄山區山杉林、甲仙埔、荖濃、六龜,再循這條古道返回木柵,並在六龜后山留下了二張照片,此段調查分享即聚焦在后山南稜古道的文史查訪,將文史與地景現況做了比對之外,也能了解在清末日治時期,當地族群關係與社會政經發展的情況。
2021/06/19 | Daniela Wu
NCKU ICID Creativ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2021/07/02|旗美社大
2013年旗美社大邀請游永福老師開課-「循著湯姆生足跡.邁入禁向之邦」,循著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的足跡,一起走入旗後、木柵、內門、杉林、甲仙、荖濃、六龜與枋寮,用雙腳體驗湯姆生和馬雅各醫生南臺灣內山之行辛苦,用眼睛了解路徑沿線文化、生態、產業、宗教之美,用雙手紀錄漫漫歷史刻痕。
歡迎大家一起觀賞《走讀湯姆生馬雅各之路》,來認識這條文化路徑的風華,作伙加入文化關懷和生態保育的行列吧 !
2021/07/07 | Collaborative Badlands 惡地協作
教育部第二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 惡地協作:淺山地區之區域創生與跨域實踐
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與傳教士馬雅各,透過濕版攝影及文字紀錄,於150年前向國際展現這條深入南台灣、穿越惡地形的福爾摩沙壯遊路線。永續城市與地方行銷課程學生結合偏鄉服務及社會實踐精神,從觀光發展的角度,進行馬雅各湯姆生之路整體規劃,希望串聯台南、高雄農村社區觀光,並透過線上成果發表會,為農村深度旅遊找出更多可能性。
湯姆生1871臺灣線性文化遺產/ 2021湯姆生文化節系列講座
2021/10/30 | 游永福
擾動湯姆生主題
10/02 湯姆生/馬雅各之路與濕版攝影
10/09 打狗與台灣府城好風情
10/23 內山地界原住民平埔族群的美麗與奇異
2021/11/07 | 戲偶子劇團
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一位法國水手Jean, 以及一位客家兵勇阿火,各自為了國家,在台灣戰場上廝殺…..彼時,另外一批外國人也以科學調查、開拓傳教知名,在台灣探索。
指導單位: 客委會
主辦單位: 戲偶子劇團
協辦單位: 甲仙國小、甲仙愛鄉協會
活動錄影: 台灣映像工作室
2021/12/03 |GoTaiwan
2021是馬雅各醫生逝世一百週年,這批書信手稿,是馬雅各醫生回報宣教概況的書信。特以張瑞雄牧師所藏,英國倫敦亞非學院(SOAS)之馬雅各醫生書信手稿,進行初步介紹解讀,並介紹張瑞雄牧師捐贈文書,以緬懷表彰馬雅各醫生及張瑞雄牧師對台灣教會的貢獻。(轉貼自《GoTaiwan》頻道 )
2021/12/10 張秀慈
今年是馬雅各逝世100週年紀念,張秀慈老師在基督教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盧啟明主任的引薦下,接受台南市文化局邀請,參與「台南市歷史名人Podcast系列- 馬雅各」之錄製工作,錄製過程中感謝文史工作者張耘書老師協助錄製,以及南神研究中心廖安惠老師協助確認,供有興趣者參酌。
游永福,《尋找湯姆生》:深具「世界線性文化遺產」內涵與潛力的1871年台灣珍貴圖像
2020/01/07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2020/04/05 |蘋果日報
(報導紀錄片獲得中華電信「2020MOD微電影暨金片子創作大賽」的「蹲點.台灣」紀錄片組首獎,及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紀錄片)
2020/07/19 |台灣控
走進大武壠族的生活,踏上攝影師湯姆生的百年足跡,體驗高雄荖濃庄腳一日小旅行
2020/07/19 |黃温庭(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