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訂單退了,更看清楚短板在哪裡?
2023年06月28日
約一年前的熱門話題是缺晶片,豐田生產方式的低庫存被責難,當時寫了這篇專欄(新聞的現世報)。這會兒訂單不足,庫存滿倉,卻沒人提起是TPS的問題,因為這是TPS一直耳提面命的,生意好時卻沒人聽。
1978年在大野耐一的《豐田生產方式》中就提醒,低成長將隨侍在側,要在景氣好時做好準備( 如何從精實製造端走向銷售)。現在訂單退潮,可以更看清楚以往忽略的短板,總得有所覺悟。
在製造部門總是會遇到「景氣與不景氣」的循環,公司所設定的生產力、品質等改善目標仍一以貫之,改善的機會永遠存在。我會利用以「產量÷人均產量」計算配置人數的機制,天天改善。
景氣好時,增產會有量產效果,因此生產線可以更少的人生產出要求的產量。所以會有人員的餘裕,於是運用餘裕人員做以前沒有人手作的改善改善。
不景氣時,根據計算,生產線只能配置較少的人,在運做同樣的生產線時,就會人員不足的感覺,此時也許沒有時間改善,但可因有需求,而激發出一些少人化的改善點子。
當然不景氣時,正因為景氣好時有些餘裕的人員可用而有準備,所以也不致捉襟見肘。又如此時因訂單不足生產線只能配置較少的人,但整體人員有餘裕的話,更是活用餘裕人員改善的好時機。
當這樣不論景氣或不景氣,都可因持續的改善而游刃有餘時,大家都會更積極地投入改善。
我講過好幾次,一位總裁劈頭就問我「請教我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我現在可以回答:「讓員工看到好結果,就會相信,而且有所行動。」當然也要讓老闆看到「賺錢」,才會相信TPS。(「改善」當然要能賺錢)。
賺錢的能力來自於哪裡?(降低營運費用與庫存!提高投資報酬率ROI)
也許認為庫存可幫忙賺錢,但實際卻賺不到錢!
人員的能力與主動性,來自於「培訓賺錢分享」的良性循環。
刊頭的圖案是「四象限時間管理」的圖,我將其活用於TPS的環境,下圖也許説得通。其比例並非標準,但可這樣進行:
1. 在處理「緊急重要」(非做不可)時,思考如何防止與減少。
2. 暫不要做「不緊急、不重要」,將餘裕用於更需要者。
3. 「緊急不重要」是日常已標準化的項目。
4. 「不緊急重要」是非標準項目的改善與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