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源遠流長的精實--流的傳承
作者: 李兆華 老師
2024年10月02日
9月23日接受標竿精益創始人郭光宇先生的邀請,參加《流的傳承》精實讀書會直播。這是源於標竿精益2017年12月24日在上海舉行的「流的傳承」新書發表會,因此,欣然應允。直播內容與2017年新書發表會的視頻等內容,可訪問「精實標竿視頻號」,本文簡述23日的ppt,請參考!
名為《流的傳承》讀書會,但因針對內容的說明,讀者們讀書會更精確,所以略過,本回以「源遠流長的精實」為題,對該書的背景做說明。
精實(Lean)並非橫空出世,名字創於1987年左右,但其內涵是傳承自豐田生產方式--Lean Production,1990年的《改變世界的機器》,雖然介紹了整個企業,在第二篇「精實生產的要素」中,包括了工廠、設計、供應商、銷售、企業管理的各個職能,但後來作者就發現大家受制於名稱,大都專注於與工廠有關的內容,而疏忽了「精實企業」的本質。因此,於1994年在HBR發表了「從精實生產到精實企業」的專文。
接著1996年出版《精實思想》介紹當時接受「新技術」輔導的成功案例。1999年Mike Rother 與John Shook出版了《學習觀察》,介紹「精實企業」的實踐,貫穿企業內部的「價值流圖」。2002年,「精實企業」的呼籲者Dan Jones與Jim Womack更以「價值流圖」連結「顧客、價值」,可視化「精實企業」。甚至,從1997年起,更在世界各地創設 “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 等機構,戮力推動「精實企業」。但回顧現實,諸多因素,Jim長期致力推動的《精實企業》仍寥寥可數,從他今年4月在英國利物浦的演講中,可見一斑(Womack的提醒「恢復關聯性!」)
這是豐田幾十年來的「物與情報流圖(價值流圖)」架構沒變,只是隨著技術、科技的進步更進化了。這圖就把「顧客、豐田與其上游的供應商連結起來了。所謂連結,看得見的就是最少「情報、物料、成品」的停滯,讓顧客、豐田、供應商、員工、社會共享、共創價值而共贏。
講到這裡,好像都沒講到大家熟悉的TPS?的確,但迄今所講的都是被忽略的TPS。如果你說:「我們正在做的,豐田也正在做啊!」那我問你:「豐田幾十年前就開始做的『物與情報流圖』的改善,你做了嗎?」《學習觀察》、《綜觀全局》兩本書的內容落實了嗎?(被忽略的「繪製價值流圖」)
清楚了以上的內容,再來讀這本《流的傳承》就輕鬆了。大野耐一與其弟子自1945年開始30年間的努力,就是以「促進流動」形成競爭力,而超越了美國汽車業。因此,日文書名是「大野耐一期待經營者・管理者(促進流動的人)扮演的職責」,這句有點拗口,所以我想出了「流的傳承」,作者原田先生說,中文書名比日文書名有意思。
遺憾的是原田先生於2019年末去世了。這責任真的是落到我們這一代的身上,而且如Jim Womack的感慨,努力了40年,也到了該交棒的時候。上圖是2017年《流的傳承》新書發表會的照片,我們都是流的傳承中的一員。
僅以本頁,作為結論。ppt. 刊頭的標題是《流的傳承》第二章—「經營者的職責—讓豐田生產方式維持成功」的副標題摘要,原文是「喚起感動的技術、技能,引導至感動的經營管理—利潤是流動化的紅利」。
購入的「物料」,在「物料」加工之後,成為「商品」流到顧客手中,才能獲得利潤,任何物料流動中斷,都會增加成本,都是問題,都是要改善的題目,這是TPS的本質。透過企業活動賺取利潤,是企業的初衷、本質,但環顧周圍,是否還有許多可改善的地方?
人、機、方法,都是為了促進物料流到顧客手中,若說「開發、設計、品保、人力資源⋯⋯」又與這有何關係?反過來說「若沒有關係,不就對物料的流動、企業」沒有貢獻嗎?
希望本文能提醒大家「精實企業」的初衷,不論是TPS或是Lean,方法也都有了,請從思考「4M的流動」開始,方不愧為「流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