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點擊下方鏈接關注官方帳號 (@917stvux),將可及時獲得最新的李老師專欄!
大量採購比較便宜?為何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堅持「只買一升」原則
作者:李兆華 老師
2024年03月20日
手機上傳來上述題目的文章吸引了我(連結 https://books.cw.com.tw/article/1134?fbclid=IwAR2ZVIBzT3XxZnrnepdsxgYlbs4sVP5D5Y46AvNythKRFW2sPz0K-CWZOFs),哇!稻盛和夫也有和TPS中Just In Time、自働化,及時發現營收虛胖徵兆的想法。仔細一查,原來是來自於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實學」中的一節。摘錄幾則與大家切磋。
開宗明義即有「精實管理」的精神:企業必須永續發展,如果將企業譬喻為人體,血液流遍體內各組織,身體必須經常保持健康結實的狀態。換句話說,經營者必須促使公司成為毫無一絲贅肉的肌肉型企業,我稱這項原則是「貫徹結實肌肉型的經營」,也是我的會計學信念。
1. 「善用二手貨」▶:
在購置製造設備時,第一線的技術人員總喜歡購置全新的機器,我總是主張「如果二手的機器或設備就已經堪用,用二手貨即可」。即使有性能優異的機器,我也不允許想買就買,我希望教育技術人員徹底思索,如何靈活運用現有的機器,培養創意的功夫。(參考:老當益壯,90歲的沖壓機)
2. 徹底實施健全的會計--「陶瓷小石子論」▶:
(多出顧客訂單所需,期待未知何時會購買的「庫存」)如果顧客停產相關機型時,這庫存就變成一文不值的廢物,可是,這批零件在帳簿上被列為庫存,仍為公司的資產。明明已經是一文不值的廢物,還沒有道理地將這兩千個零件視為資產,根本不符現實。無論以多便宜的成本製造,即使永遠是「良品」,卻無陶瓷零件的價值,無法變現而變得毫無價值,只算是路邊隨處可見的「小石子」而已。
3. 警覺注意「固定成本」的增加▶:
設備投資列入折舊攤銷費用,會造成固定成本的增加。此外,人事費用也佔固定成本的絕大部分,正式員工增加,固定成本隨著增加。尤其是與企業營收無直接關係的部門,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增加人員。
為了貫徹結實肌肉型的經營,最重要的並非降低與原料費等產能相關的「變動成本」,而是保持或盡量降低「固定成本」,以便提高獲利率。如圖所示,盡可能降低包括「固定成本」的總成本,就可降低損益平衡點,結果就可在低銷售數量時就可產生利潤,而增加營業額與總成本之間面積的總利潤。
4. 絕不投機,以汗水換得的利潤更珍貴▶:
「投機」就如同「零和遊戲」,基本上,有人犧牲才有人獲利。所以即使獲取投機性的利潤,也無法為社會創造嶄新價值,真正的經濟價值。換句話說,對人或社會提供的正面價值絕非是透過投機活動就能增加的。
企業的使命是藉由人們自由、創意豐富的活動,製造嶄新價值,貢獻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這樣活動成果所獲得的利潤,才是我所謂的「揮汗工作所穫得的利潤」,我認為這才是企業應該追求的真正利潤。
5. 預算制度合理嗎?「當下採購」的精神▶
這一節正是刊頭題目的內容:
此外,在京瓷,關於原料等的採購,每個月只採購當月需要的份量。有時候,根據實際狀況,也有只採購每日必要份量的方式,這就是我稱為「只買一升」的資材採購原則。有時,即使對方鼓吹購買一斗的價錢更便宜時,我仍然只購買目前所需的一升份量。
⋯⋯孩提時代的經驗,讓我學到大量採購看似比較便宜,其實並非如此。人類面對「買越多越便宜」時,總是不知不覺地買下了不必要的份量,結果反而胡亂使用,毫無節制。如果手邊只有必要的份量,就會審慎使用。所以當下如果只需要一升,就只買一升。
常被質疑導入TPS後,怎麼不見公司利潤好轉,或是抱怨老闆不關心。的確TPS是從現場改善開始,但這只是為整個公司做個示範。如果連大家最頭疼的現場都可如此地改善,一樣的概念若活用於整個公司會有多大的效果啊!老闆會不關心嗎?
以上幾則摘錄都是稻盛和夫在京瓷,類似於豐田的做法(參考:豐田社長13年裡,為交接打下了什麼基礎?)推薦給大家這本「稻盛和夫為了即時掌握企業實況,所歸納出的獨到會計原則,經營者確實掌握現金、獲利盈虧,實踐年年雙位數成長的經營絕學。」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