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科技組同學們的話
陳世文老師
陳世文老師
親愛的科技組同學們:
這學期能教授「閱讀科技專題作品」這門課程,我感到非常榮幸。在與你們相處、討論、創作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你們在數位科技素養與教學應用上的潛力。雖然大家尚未正式踏入教職現場,但我看見你們對教育現場的敏銳視角,以及靈活運用各類數位工具與AI技術的能力,創作出一件件兼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專題作品。
在課堂上,我並沒有給予太多明確指導,大多透過開放討論與提出初步建議,讓你們自由發想。但坦白說,我心裡比誰都還緊張,即使半夜,仍不忘嘮叨地在line群組貼文,提醒大家要記得完成進度、優化內容,心裡不免擔憂:「你們真的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專題作品嗎?」但出乎意料地,你們的成果遠遠超出我預期的好。更多時候,我覺得不是我在教你們,而是我從你們創作中學習到許多來自年輕世代的創新與設計思維。在18週的歷程中,從發想主題、規劃內容、架構網站、整合工具,到製作海報與進行成果發表,你們親身走過一段充滿挑戰與未知的學習旅程。這段旅程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制式範本,每一步都是你們靠著創意與行動力,踏實走出自己的專業足跡。
恭喜你們!成功完成屬於自己的學習任務。我以你們這群表面看似隨性糊塗、實則深具實力的學生為榮。你們的表現不只讓我看見年輕世代的能力與潛力,更讓我對未來教育現場增添更多信心與期待。最後,再次謝謝你們的努力與陪伴,相信有大家的投入,未來教育會更好!
— 世文老師 2025.06
宜庭的作品《科普故事館:寫字用的棒子》結合科學知識與創意故事的跨域學習實踐。以生活中常見卻易被忽略的科學現象為切入點,設計出富有教育意義與趣味性的電子繪本,並用電子書形式呈現,幫助讀者在故事中理解科學概念,展現出當前強調素養導向教學理念。宜庭在創作過程中展現出高度的自我規劃能力,表面看似輕鬆,實則步驟明確、條理分明,充分體現其對跨域學習與素養教育的深刻掌握與實踐能力。
怡馨透過生動的繪本形式,引導孩子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展現出極高的創造力與執行力。為了完成這部作品,她自費升級ChatGPT Plus,並投入大量心力構思故事、經常熬夜撰寫和修正故事腳本,並使用AI輔助繪製上百張的插圖,最終精挑細選出合適圖像製作成電子書。她專注投入的學習態度與對完成任務的堅持精神令人相當感動,也讓我們看見她充分展現科技與閱讀素養所完成的精彩成果。
晶蕙的專題以「讓孩子看懂天氣圖」為目標,巧妙結合程式設計與互動學習,開發出富有教育意義的教學網站。她運用H5P與ChatGPT等數位工具,設計出引導學生理解氣壓與天氣變化的互動評量,協助孩子將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一開始似乎還在適應節奏,讓我頗為擔心,但她最終交出一份令人驚艷的成果,展現出她的學習潛力與創造力,也讓人看見她在過程中的蛻變與成長,值得讚許。
佳謙的主題是「從修課心得出發-探索教育專業進階學程」,以自身修課經驗與反思,設計成深具指引功能的電子書形式。無論是每張插圖的安排,或每段文字的編寫,均充分展現其用心與細膩。作品製作過程,我發現她總能將腦中想法具體落實,且經常主動找我討論創作構思及細節,從對話中可察覺其思考的縝密與條理。此作品不僅展現她對修課的深入理解,也為未來欲修教育專業進階學程學生提供高度實用指引價值。
鈞程作品主題聚焦於「AI科技輔助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契合當前數位轉型的教育趨勢,顯示其對教學現場敏銳觀察與實踐能力。此作品除了介紹Padlet及其AI製圖功能,還應用於語文課程活動設計,結合情境教案與科技互動學習,創造深具應用潛力的教學模式。從教案、網頁到Google Site製作,帥氣的他總是不斷調整修正,逐步完成具體可行的設計流程,顯示其追求卓越的學習態度。
禹萱設計的《東華小學堂》是一個中文學習的互動式網站,她運用AI輔助網頁內容設計,結合HTML語法與JavaScript互動網頁技術,打造出一個具備筆劃、注音、修辭等學習與即時回饋等功能的互動式學習網站。透過清楚的介面設計,學生可在網頁中進行自主學習與評量,實踐即學即用的語文教學理念。她上課話不多,但專題成果相當豐碩,展現其數位應用的整合能力與創新思維,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