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故事的省思
六年三班 鄭思宥
我喜歡閱讀寓言故事,因為寓言總是告訴我們重要的道理。其中有一篇寓言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這篇故事就是守株待兔。
宋國有一個農夫,有天在耕作時,看見一隻兔子跑過來。那隻兔子可能太驚慌了,沒注意前方,撞上一棵樹,農夫便不勞而獲地得到那隻兔子。他想:「以後如果都可以這樣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於是,他便丟掉了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樹下等兔子送門來。結果從此以後,再也沒得到任何兔子,反而使自己成為宋國的笑柄。這就是「守株待兔」的故事,後用來比喻等著目標自己送上門來。
這則故事讓我學到不可以「苦等」,我們毋須期待幸運送上來門來,否則不會得到任何收穫,我們能做的,就只有一直努力,千萬不能像農夫一樣,等待著兔子再次撞上樹,而是做好自己該做的本份,充實真正的自我。
暑假生活記趣
六年三班 塗詠樂
今年暑假,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碌,所以他們讓我和妹妹到補習班學習新知識,也希望我們升上新的年級,能輕鬆的學習,考試也能有個好成績。
補習班的課程相當豐富,老師開始教六上的數學,比起五年級的數學更有挑戰了。也有安排英文老師教我們口說英文,訓練我們英文口說能力,AI程式魔方這次將要學習新的單元讓我非常期待。特別的課程是科學實驗,透過顯微鏡,我看見了很多肉眼看不出來的狀態,原來糖跟鹽的結晶狀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每一堂課我都玩得不亦樂乎。
這次暑假是我小學的最後一次暑假。所以我希望我可以好好的珍惜,也利用暑假的時間加強自己的能力,在六年級才能有好的成績。
黑糖珍珠鮮奶
六年三班 高彩恩
黑色的粉圓
搭配上黑糖與珍茶
喝上一口
包覆著幸福的滋味
冰紅茶加牛奶
樹薯粉加水
搓成粒狀
粉圓與黑糖相遇香甜奶茶
講究彈勁
不可黏稠
一顆顆晶瑩的珍珠
一杯杯香甜的奶茶
在國內隨處可見
在國外生意興隆
這是國外的奶茶奇蹟
這是臺灣的為國爭光
寓言故事改編------邯鄲學步
六年三班 林紫婕
很久以前,在戰國時期的燕國壽陵這個地方,有一位青年,他的家境還算不錯,論長相也在中等水平之上,但是他總覺得自己缺了點什麼。
在他十八歲的時候,迎娶了一位從趙國都城邯鄲來的女子,這位女子的面容小巧精緻,他也為自己娶了一位如此美麗的妻子感到自豪。有一天,他獨自坐在樹下乘涼,望著妻子向他緩緩走來,曼妙的身影令他恍然大悟 :「啊!我缺少的正是走路時的美姿,女人走起路來婀娜多姿,彷彿步步生蓮,我身為一個男人,在走路這麼簡單的事情上,又怎麼能輸給她們呢?」接著,他想起妻子曾經和他提過,家鄉邯鄲人的走路姿態非常優美輕盈,於是,為了學習走路的美姿,他決定到邯鄲一探究竟。
一到邯鄲,他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人,對所見無不感到新鮮,邯鄲不愧是趙國的首都,一進城中,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攤販,而人們的穿著更是五顏六色,令人眼花撩亂。但最吸引他的還是邯鄲人的走姿,因為不管是男女老幼,走路的姿勢都如妻子所說的優美,孩子走起路來活潑;女子走起路來優雅;老人走起路來穩重。他看得目不轉睛,於是下定決心要好好研究他們走路的姿勢。
一年如白駒過隙般轉眼就過了。待在邯鄲的這一年中,他嘗試了孩子輕快的步伐,沒想到不僅沒有學好,反而摔得四腳朝天;第二次,他試著以女人的方式走路,不過卻適得其反,走路時沒有女子的優雅高貴,反而顯得歪歪扭扭;最後,他嘗試了老人的穩重步子,但是不管怎麼學,他只感覺每一步走起來都沉重無比。很快,終於到了要返家的時候,這時的他,走起路來不僅笨重,還歪七扭八,甚至走兩步就跌倒,他擔心這樣的走路方式會遭人嘲笑,而且還可能滿身是傷,因此最後他只好忍辱含垢的一步一步慢慢爬回家裡。
寓言故事改編
六年三班 陳妍伶
很久很久以前,宋國有一位辛勤工作的農夫,他有一位妻子和兩個兒子。他每天都辛苦的種田、耕地,為的就是想讓家人過上好一點的日子。但是,他有一個煩惱,因連年乾旱他的秧苗長得實在太慢,再這樣下去,作物都還沒成熟,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風了。於是他決定與妻子商討一番。
「老婆呀,你說該怎麼辦呢?作物長得這麼慢,我卻要天天辛苦的下田工作,但是秧苗一個月卻只長一、二厘米,你說我怎麼會有幹勁下田呢?」農夫無奈地搖頭抱怨著。「你呀,就是性子急。凡事都要有耐心,只要願意等待,小草也能長成大樹,等到作物成熟了,我們再拿去賣,不就得了?」丈夫雖然嘴上答應了,但內心其實還是很著急。到了晚上睡覺時,一旁的妻子正呼呼大睡,他卻輾轉難眠,突然,他想到了一個絕佳的法子,不禁令他覺得自己就是個天才,而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快樂氛圍中漸漸睡去。
隔天一早,他哼著快樂的小調兒下田去,遇到了小兒子。小兒子問他:「爸爸,是什麼事讓您這麼開心呀?」「你爸爸我呀,可真是個天才!等你上學回到家,就能看見原本矮矮的秧苗,變得又高又大!到時候,爸爸再帶你去吃好喝好!」農夫得意的捋了捋鬍子回答,下巴都快翹得跟天一樣高了。「好呀好呀,父親最棒了!」「看到兒子堆滿笑意的臉龐,我就更有力氣耕田了。」農夫心想。當他來到田地後,第一件是不是鬆土,而是把剛種下的秧苗全部拔高。做完這件事後,他就拍拍身上的塵土準備收工,並踏著愉悅的步伐向家走去。
「唷,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啊!怎麼這麼早回來啊?」妻子面帶不解地詢問道。「我呀,今天幹了件大事,累得很,所以就早早回來休息。」「是嗎,辛苦了,那你今天就早點睡吧,明天讓兒子過去看看就好。」於是農夫洗漱後就進入甜甜的夢鄉,卻不知暴風雨即將來襲。
「天哪!出大事了!」大兒子著急地跑回家,氣喘吁吁地搖醒熟睡的父親,「爹,太可怕了!農作物全都枯死了!」「怎麼會這樣?我明明把秧苗全都拔高了啊?」農夫只能錯愕的看向妻子。妻子見自己不中用的丈夫,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深深地嘆了口氣,說:「唉!你就是這樣,沒在聽別人說話。我已經告訴過你事情的後果,你還是堅持要這麼做,那我也沒辦法,看來咱們今年得勒緊褲腰過日子了。」「唉,真是悔不當初啊!」農夫悲傷的摀著頭不停的喃喃道。
這就是成語「揠苗助長」的由來,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使用不當的手段以求速成,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此做事不應求速成,而是按部就班、腳踏實地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