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四肢或軀幹,因缺陷而失去正常的運動機能。
因病狀而有不同特質,例如行動困難、呼吸問題、動作協調不良
不佔用無障礙空間及設施
協助規劃無障礙校園環境
接納與包容
主動協助同學使用無障礙設施
由於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聽覺器官構造的缺損,機能產生部分或全部的障礙,因而對聲音的聽取及辨識有困難。
常有發音不正確的現象
對環境或人的聲音沒有反應
在團體中較少主動發問或參與討論。
聽同學說話時縮短談話距離
將複雜的句子簡化
不輕易放棄與同學溝通
盡量讓同學獨立自主
多為同學設想
因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視覺器官之構造缺損或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礙,經矯正後對事物之視覺辨識仍有困難者。
較無法掌握環境中物體的相對位置
需借助聽力與觸覺接受外界資訊
無法有效運用非語言溝通
社交能力受限。
看到同學時主動打招呼
走道上避免堆放雜物,避免絆倒
主動邀請同學參與班上的活動。
指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能力與同年齡者相較,有顯著偏差或低落現象,造成溝通困難者。
無法正確構音或咬字不清、語音不清等。
音調偏高或偏低、鼻音過重或不足等。
重覆語音達三次以上、首語難發、延長語音等,俗稱為口吃。
使用詞彙少,常有詞不達意現象。
因表達的受限,影響人際互動。
耐心等待同學說完話
保持注視並對他說的話有興趣
不嘲笑或模仿他說的話
盡量使用單一語言進行溝通
體諒並理解他們的困難
指重大器官障礙、重大傷病或罕見疾病所造成身體健康上的障礙。
體力較差
肢體動作方面有困難
需定期到醫院檢查或長期住院觀察治療。
經常缺課,與同儕互動機會少,對團體適應能力較差。
飲食、作息因疾病而有許多限制。
主動邀請同學餐與各項學習活動
避免好奇的詢問和注視
留意同學的身心狀況
共同討論並給予機會
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有明顯遲緩,且學習及適應生活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
記憶力不佳、注意力不足。
學習速度與反應能力遲緩
表達和溝通理解能力較一般人低落。
自我控制能力低,易受同學影響。
自我照顧和社會適應能力薄弱,需要
旁人照顧。
缺乏隨機應變能力。
以行為示範代替口號指令
多給同學練習的機會
安撫並加以指導代替訓斥、耐心
不要過度保護或低估其能力。
指長期情緒反映控制有明顯的困難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
精神性疾患(如思覺失調症)
情感性疾患(如憂鬱症、躁鬱症)
畏懼性疾患(社交畏懼症)
焦慮性疾患(如選擇性緘默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其他(如懼學症)
「外向性行為」是問題行為顯現於外,例如發脾氣、攻擊、衝動、違抗等行為。
「內向性行為」是屬於較內隱性的行為,例如退縮、孤獨、憂鬱以及焦慮、表達能力欠缺,常說些與情境無關的事情,無法與人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
嘗試正確的了解
提供同學較長的時間適應新環境
願意在旁陪伴
不批判也不給予武斷的意見
避免人身攻擊
提供轉介與合適的資源
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
高功能自閉症
1.語言理解、表達能力、人際互動有困難。
2.在非口語訊息(表情、動作、話中帶話)的理解上有困難。
3.社交溝通與社交互動缺損。
4.沉迷特定知識或活動。
5.堅持自己作法難以彈性因應不同狀況。
低功能自閉症
1.認知功能方面能力較差。
2.堅持度極高。
3.語言發展較差,眼神的接觸較少,對於人際關係發展興趣較低。
4.伴有明顯的自我刺激行為(如自體旋轉、看光影、莫名的揮拍手)。
5.沉迷特定知識或活動。
6.堅持自己作法難以彈性因應不同狀況。
可讓事情的發生是可預期的
尊重同學生活作息
試著理解他們的不同
發生突發狀況時,等待其提解情緒後,慢慢討論解決辦法
主動互動使其順利適應社會生活
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和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寫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
閱讀理解:辨認國字或拼讀注音困難,閱讀速度很慢、跳行跳字且易發生錯誤。
書寫:注音的拼寫或國字的仿寫、書寫有困難,筆畫很難辨認,或者句子不完整。
識字:難以辨認文字視覺訊息(形碼)或音韻訊息(音碼)。
無法瞭解數字之概念。
常合併認知方面障礙
多理解同學學習上的限制
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報讀,協助說明文句
提供筆記借閱
簡化對話內容
接納困難並陪伴
屬於一種非進行性的腦部神經損傷。原因是在大腦未發育成熟之階段受到傷害,而造成動作控制障礙。
每個人的症狀不一,可能會有如下情況:
肌肉僵直收縮、腕部和手指會有不隨意的顫動現象、平衡能力差、不能有效控制動作、無法表現準確與協調的動作。
提供校園合適空間
提供生活與學習上必要的輔助
幫忙同學抄寫筆記
主動邀請同學參與討論
指兩種以上不具連帶關條且非源於同一原因造成之障礙而影響學習者,障礙不因一種障礙導致另一種障礙之產生
多數缺乏適當與他人互動的能力。
多數的多障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與技能。
以智障生為主的多障生以及自閉症為主的多障生無法用口語溝通。
較覆雜棘手的醫學治療狀態,如大多伴隨嚴重喱癇丶慢性呼吸道問題丶嚴重的飲食困難丶肺炎等。
避免投以異樣眼光或好奇的詢問
同理感受
了解他人意思前不任意解釋
學習愛護同學的輔具
【參考資料來源】普通班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教師支持手冊(彰化縣政府編印)
全國特殊教育資訊網
大專校院特殊教育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