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交流團的目的是讓學生擴濶視野及豐富學習經歷。初中及高中學生分別有最少一次參加境外交流團的機會。交流團的形式十分多元化,包括跨學科考察、校隊訓練、升學考察、義工服務、全級性主題活動、奬勵計劃、姊妹學校計劃等。學生在交流團會有不同的學習體驗環節,例如南韓製作泡菜、青島製作風箏、北京製作京劇面譜、潮州學陶瓷、肇慶包裏蒸糭、廣州體驗農耕活動及試穿日本地道服飾等。本校亦希望學生透過參加交流團,深入了解不同學科的知識及與不同地方的學生作交流,例如本校學生曾到馬來西亞森林研究所,深入認識熱帶雨林的特性、新加坡學習英語、台北作籃球技術交流、廣州的姊妹學校參觀及交流。
學生領袖培訓方面,我校的學生組織有學生會、領袖生和校隊領袖。
本校透過舉辦不同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
每年開學初都有學生會選舉,當選的內閣會舉辦多項的班際活動讓學生參與,例如籃球、羽毛球、水球、棋藝、班際西瓜波及紙飛機比賽等。學生會亦會於試後活動舉辦歌唱比賽,讓學生經歷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
領袖生是一個服務團隊,日常於學校執勤當值,維持校園和諧安寧的氣氛;亦會協助學校舉辦各類型活動,例如在小學面試日接待家長、介紹學校。領袖生亦會參與社區服務,例如在「長者學苑」裡服務區內長者;以秉承校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為宗旨,回饋學校和社會。此外,為啟發領袖生潛能,學校亦提供不同的訓練,讓領袖生在團體合作、領導才能、解難技能等方面都得到發展;以致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交流時,也能學以致用。
其他學會及校隊也注重培訓領袖人才,例如本校田徑隊及泳隊成員於「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及「學界體育聯會」的比賽擔任裁判、體育記者及志願者領袖。田徑隊及泳隊成員在校內也擔任室內賽艇教練及體育科體適能教練等工作。
「師生多元活動體驗日」為2021 – 2022 年度陸運會替代活動,學校安排初中及高中學生分兩日回校參加。學生既可參與電子閃避球、地壺球等新興運動,更會被校方安排參加「神秘」活動,刻意安排學生接觸不主動參與的活動,突破自我限制,發揮潛能。
活動共有12個不同的項目,分為三大範疇,包括:
新興或熱門運動:
1. 劍擊
2. 芬蘭木柱
3. 地壺球
4. 電子閃避球HADO
音樂藝術:
5. 圓圈畫Circle Painting
6. 和諧粉彩
7. 非洲鼓
8. 迷你花
實用手作學習:
9. 投石機率(STEM)
10. 交流電燈(STEM)
11. 手工蠟燭
12. DIY燈牌
在兩天的活動裡, 老師與學生一起探索和體驗不同類型的活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誼。老師亦能暫時放下繁瑣的工作,與學生度過輕鬆愉快的時光。
學校期望學生可把體驗日中所學到的技能與本區長者分享,達至社區長幼共融。
本年度中四課程新增了全方位學習節,旨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課程採用主題式探究模式,每個主題約有5次活動,讓學生對主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和體驗,第一學期的主題是「環保教育」,而第二、第三學期則分別安排了「生涯規劃行業體驗」及「音體藝體驗」。
在進行「環保教育」的主題時,學生參觀了零碳天地的環保設施及綠在觀塘垃圾回收站,體驗如何分類及回收垃圾。另外,亦參觀一間環保概念店,認識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環保意念;學生總結參觀經驗後,需自行設計班本環保活動,嘗試在校園生活中實踐環保意念,不論成功與否,學生也獲得一個寶貴經驗。最後是環保創作及填寫感謝咭,透過活動可讓學生發揮創意,亦讓學生反思活動意義及培養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