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網上開放日
首頁-學校整體
服務學習
學校整體_多元活動
Google Reference School
學校整體_傳媒報導
學科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
數學
網上學習平台展示
學習支援
優異課業展示(各科)
學生成果展示
網上開放日
傳媒報導
校園天地|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線上遊韓探索世界
韓國觀光公社是韓國的國家旅遊局,致力推廣韓國旅遊及文化。韓國觀光公社(香港支社)今年推出The KR Virtual Study Tour Experience Day(線上遊韓體
【教育要聞】聖本德體驗日代陸運會 電子閃避球激發潛能
新冠疫情下,未接種疫苗的學生無法參加陸運會等體育活動,影響全人發展。有中學利用全方位學習津貼,把傳統陸運會改革為兩天的「師生多元活動體驗日」,學生既可參與電子閃避球、地壺球等新興運動,更會被校方安排「神秘」活動,刻意安排學生接觸不主動參與的活動,突破自我限制,發展潛能。校長鄭銘強指,校方擬成立校隊,參與電子閃避球比賽;又期望學生所接觸的新興運動及技能,向長者推廣。 彩虹邨的聖公會聖本德中學,整體學生疫苗接種率僅約五成,現時維持全校半日授課,無法舉辦陸運會等大型活動。校長鄭銘強指,在持續一年多的新冠疫情下,為了防疫及追趕教學進度,各類課外活動均告暫停,改為面授課堂,影響學生身心發展,因此特別把原訂兩天的陸運會,改為「師生多元活動體驗日」,安排初中及高中學生分兩日回校參加,以免人群聚集造成感染風險。 師生共可體驗十二項活動,包括電子閃避球、地壺球、芬蘭木柱等新興運動。其中融入電競元素的電子閃避球,參加者須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作賽,按照策略分配「技能點數」至攻擊力或防禦力,以及「召喚」進攻用的球或防禦用的護盾,以最先擊倒對方的一隊為勝。 參與活動的中三生余翠兒形容,自己以往不擅長運動,「多走幾步便會喘氣」,但電子閃避球結合電競與運動元素,實現其「在學校打電競」的願望,「若有校隊,我會參加!」同級的羅家城亦指,活動有助激發運動潛能,在制定戰略時亦可訓練思維能力,「如我們隊為了不被『扣血』,就把所有點數分配至防禦力,確保對方不會擊破我們的盾,再適時反擊。」 動態的新興運動外,也有插花、非洲鼓及交流電燈製作等靜態活動。課外活動主任殷秀汶指,為讓學生突破自我設限,體驗平時不會主動參與的項目,校方事前不會告知具體活動內容,只讓他們從體育、音樂及藝術三選一,再安排參與兩項活動,「以插花為例,若然事先告知,男生或覺得是『偏女生』的活動而不選,但實際上男生參與時,表現亦很好。」 活動所需費用達二十萬元,由過去兩年累積的全方位學習津貼承擔。活動結束後,學生須填寫問卷,供日後發展課外活動的參考。鄭銘強指,目前計畫成立電子閃避球校隊,參與學界比賽,爭取日後代表本港,到日本參賽。 區內有較多長者居住,該校多年前已成立長者學苑,定時借出校舍開辦不同課程,並安排學生協助,鄭銘強期望學生可把從體驗日中,所學的地壺球、芬蘭木柱等新興運動及其他技能,與長者分享及參與,達至社區長幼共融。
過百中學生參與人工智能比賽 應用新科技提升斜坡安全知識
香港踏入雨季,亦代表山泥傾瀉的危機逼近。政府每年平均接獲大約300宗山泥傾瀉報告,而在極端天氣和斜坡老化影響之下,山泥傾瀉的潛在風險實在不容忽視。單單是2008年6月的一場暴雨,便在大嶼山引發 2,400 多宗天然山坡山泥傾瀉。因此,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近年積極利用創新科技應對山泥傾瀉的威脅,例如以人工智能解決土力工程上的問題。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憑整體穩定的表現,勝出強化學習DeepRacer組別的比賽。
返回首頁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