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計畫八

師資生應用程式設計融入特殊需求課程素養之提升

計畫主持人:特殊教育學系林玉霞副教授

理念  我國目前所修定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係依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

  我國目前所修定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係依據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縮寫為CRPD)之規範,明定不得由於學習者的身心障礙而作出任何區別、排斥或限制,其中「通用設計」與「合理調整」是該公約的重要內涵。

  本校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之職前課程規劃融合教育部精緻化師資培育方向,充分呼應教育部特殊教育師資職前課程五項專業素養。其中包含一般教育專業課程12門、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專業基礎課程14門、特殊教育方法課程10門、特殊教育實踐課程10門、特需特調課程11門;資賦優異類特殊教育專業基礎課程8門、特殊教育方法課程5門、特殊教育實踐課程7門、特需特調課程10門。本校所開設的特殊需求課程著重理論與實務兼具,讓師資生能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能及人文關懷素養,並能將所學綜合應用,進而研究創新,提升解決問題之能力,以因應未來學科教學之所需,強調科學、閱讀、科技、工程、藝術與數學等多元領域的統整與探究。

  數位學習或稱資訊融入教學早已是特殊教育界非常通用的名詞。數位學習不但有助於提升特殊需求學生之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亦對老師的教學品質有正向影響。將「程式設計」融入特殊教育的議題,也同步受到歐美國家之重視,甚至將其視為新一代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目前世界各國,已將應用程式設計作為學校教育的正式課程,將程式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以遊戲的形式融入學生學習環境,且已逐步落實。前瞻未來的世界,程式思維應為特殊教育現場不可或缺的學習要素。此外,越來越多的實徵研究證實數位學習及平板電腦結合App(微型應用程式),能有效改善特殊需求學生之學習成效,未來將成為特殊教育教師教學上的利器。

目標

(一) 研擬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之職前特殊需求課程之內容。

(二) 強化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師資生將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需求課程之素養。

活動策略

(一) 辦理微型應用程式設計工作坊,引導特殊教育師資生應用程式思維設計特殊教育課程


(二) 組成特殊教育微型應用程式設計共學社群,藉由共學完成微型應用程式製作和教案撰寫

(三) 以教學場域進行特殊教育課程教學實踐,以測試微型應用程式設計的實施和成效

(四) 舉辦特殊教育微型應用程式設計成果發表會,給予師資生展現教學成果的舞台

量化指標-110學年度

1.完成四門特殊需求課程之調整,以培育特殊教育師資生之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需求課程之素養

2.辦理特殊需求課程設計研習與座談2場以上

3.辦理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師資生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需求課程發表會一場

4.辦理專家諮詢會議一場

量化指標-111學年度

1.完成建構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特殊需求課程設計能力之檢核指標一套

2.召開師資生特殊需求課程設計研習與座談2場以上

3.辦理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類科師資生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需求課程發表會一場

4.辦理專家諮詢會議一場

化指標

1.校內特殊教育學系教師,結合數位教材研發專家與業界教師能共同參與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需求課程研發與調整

2.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3.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生能完成微型應用程式融入特殊需求課程之教案設計

4.特殊教育學校(班)師資生能利用微型應用程式帶領特殊教育學生進行特殊需求課程教學活動

活動預告

活動成果